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手机短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手机短信语言也相应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手机短信语言的自身特点、手机短信语言与社会文化、手机短信语言规范等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近十年来手机短信语言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是随着移动通信发展而来的新产物,也是科技发达的标志,对这种新生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手机短信"善假于物"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使人们在利用手机短信传递信息的同时,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手机短信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娱乐方式,手机短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机短信的流行归功于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手机短信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手机短信语言不仅传达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还产生了幽默、委婉的效果,此外,还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文章从语用学尤其是合作原则的视角来研究手机短信,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手机短信语言。具体从合作原则角度来分析语用学是如何影响手机短信,进而影响交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对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反讽与民生问题。幽默言语对关联理论的有意无意的违反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和致笑机理。方寸之间,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体会到手机短信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语言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语用现象,这与手机短信语言模因变异密切相关。规范手机短信语言,首先,应处理好语言模因变异与语言规范的关系;第二,干扰不规范模因变异的传播,阻止不规范语用的凸显;第三,用规范的语言模因引导手机短信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已成为在具体语境中形成的新兴语体.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手机短信的内容丰富,语言风格多样,手机短信的语言特点与社会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英语在信息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手机短信用语中英语语言最明显的变化则反映在英语词汇的变化中.文章探讨了手机短信用语中英语词汇的特征,分析了构词法中的缩略法,使人们能更好的认识新时代、新环境下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陈胜 《考试周刊》2011,(4):39-41
手机短信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之一,对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经济原则在手机短信用语中的应用,并对影响语言经济原则在短信用语中应用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娱乐类手机短信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其实质在于幽默和独特的语篇特征。本文首先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娱乐类手机短信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以求揭示这类手机短信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0.
幽默手机短信的语言模因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语言模因现象并解析语言模因怎样触发幽默言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在手机短信中,"包袱"是创造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技巧,而它的形成与语言模因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篇三个层面的模因变异探究手机短信"包袱"的生成,研究发现语言模因论对于手机短信中"包袱"的生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飞速发展,手机短信本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使用上的新特点,手机短信的语体与性质也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之一。手机短信语体特征表现在外部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其外部因素特征表现在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和交际方式四个方面,而内部因素特征则表现在简练性、通俗性、开放性等五个方面。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语体特征,可将手机短信语体定性为书面口语体中的书面谈话体。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与其他语言和文本形式相比,幽默类手机短信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体风格.本文根据文体学相关理论,以语言运用中的常规和偏离为切入点,结合实例,从语音、词汇、书写、语法、语义和语域这几个方面分析幽默类手机短信的独特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叶芳  胡瑕  励琰 《教书育人》2008,(2):88-90
近几年,手机短信的用户在高校校园中快速增长,短信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在前文中我曾实证性地探讨了手机短信语言在高校中的实际运用状况,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短信语言不仅展现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折射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本文将从理论性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交际已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新的交际方式,毫无疑问它也是一种语篇,并具有自身的特征。由于它的语言和书面语的规范化有所不同,引起了批评,被认为是“语言灾难”。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手机短信的语言特征,认为不应该片面否认短信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为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的过程。手机短信是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方式之一。要使手机短信的语言能够感染对方,打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写者的心意,就必须充分发挥修辞手段的作用。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具体表现在大量使用修辞格,使用各种修辞格可以达到写者所需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手机用户数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人际沟通方式已深深嵌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拇指文化由此而演绎了语言的新时尚.本文拟就短信语体的特征、类型、成因及手机短信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发达的标志。它以其经济实惠、迅速快捷、隐秘快感、幽默风趣、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倍受手机一族的青睐。人们通过手机短信把美好的祝愿、生活的压力、失败的苦恼和尴尬的处境转化成幽默的“空中语言”,通过它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放飞自己的心灵。短信语言,言简意赅,或谐音,或引喻,或幽默,或诙谐,令人忍俊不禁,为之开怀。对这种新生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押韵和叠音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机短信语言呈现出来的音乐美,以便人们更好地运用它。使之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道桥梁,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19.
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为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的过程。手机短信是现代人彼此交流的方式之一。要使手机短信的语言能够感染对方,打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写的心意,就必须充分发挥修辞手段的作用。实用修辞在手机短信中具体表现在大量使用修辞格,使用各种修辞格可以达到写所需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语境下的话语狂欢--浅析当代手机短信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种,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产生的.手机短信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具有后现代艺术的复制性、平面化以及快乐原则等特征.同时,手机短信具备民间文化形态自由自在的特征,无论从其民间本质、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上来看,都是产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下的一场话语狂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