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是价值创造的机器,智力资本管理把蕴含在个人大脑中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进而将组织知识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活动中,通过无形资产(智力资本)和有形资产的有效匹配创造了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了预期的投资收益.对智力资本协同管理效应的度量和评价对企业战略价值链构造、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构建具有实用意义的企业智力资本协同管理效应的评价和度量模型成为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旨在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构建度量智力资本的协同管理效应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学智力资本集聚及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的价值取决于拥有的智力资本。对智力资本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形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有效的智力资本管理可以加速智力资本集聚。大学智力资本集聚的实践表明,大学智力资本经历了纵向集聚、横向集聚、网络集聚模式。对大学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条件下,确定大学目标,智力资本集聚,评估与度量智力资本,优化智力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3.
结合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现状,分析了现有智力资本评价方法或模型的优缺点,基于智力资本H-S-C结构设计了民营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并设计问卷进行企业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级因子载荷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评价指标权重,使得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为民营企业智力资本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度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智力资本价值链与企业智力资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可以通过价值链反映出来,智力资本价值链包括从智力资本存量积累到智力资本有效管理的全过程。基于价值链的智力资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智力资本创造价值,也对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力资本对高新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促进关系,是高新企业提高生存概率和维护竞争优势的必要因素,高新企业应重视其智力资本评价并进行有效管理。针对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主观不确定性,采用未确知测度的评价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总结法构建高新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S高新企业进行智力资本评价,分析发现S企业的短板为关系资本,尤其是其客户和营销渠道两个方面,并给出相关建议:客户方面加强客户需求分析,提高客户满意度;营销渠道方面加强冲突管理、选择合适营销渠道及规范中间商准入制度。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发现高新企业往往过度注重创新管理,导致关系资本管理认知匮乏。  相似文献   

6.
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INP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以智力资本影响为分析视角,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包括智力资本在内的影响SINPD的五个主因素: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企业的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是SINPD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不仅能够推动SINPD在我国的研究,而且对企业有效实施SINPD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险资本与智力资本协同能够实现创业企业知识、资本、管理与创新的有效结合,将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本文将创业企业的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和社会资本,对VAIC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基于2009—2016年34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针对国有背景的风险资本与企业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国有风险资本并没有与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产生协同效应,但与创新资本和社会资本产生了协同效应,尤其与社会资本的协同显著提升了创业企业的价值增长能力.研究结论有利于完善我国国有风险资本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同时也说明智力资本管理是创业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有效地管理智力资本,就必须对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评估。针对如何分析和评价企业智力资本状况,确立了4个一级因素、22个相应的二级因素的企业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企业智力资本评价的数量化评价模型。运用该数量化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对企业智力资本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进一步找出影响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具有诊断的功能。实例表明,该评价模型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中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企业智力资本架构,对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中的动态评估进行研究。论文着重探讨智力资本评估的主要指标和一般流程,并结合对Skandia国际金融和保险服务公司智力资本评估模型的分析,得出企业智力资本评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对引导、创新企业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资本、信息资本、企业创新氛围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通过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改变、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进行分析,对于构建合理、有效、稳定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思考,从而塑造企业内在的核心能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廷兵  方新 《科研管理》1999,20(6):52-59
对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即收益现值法、成本法及市场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影响了评价结果 和公正性,阻碍了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本在基本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不同对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知识产权价值的模糊评价模型并针对具体案例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形势及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能力,合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武器。本文论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知识产权形势,并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模式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力资本报告是客观真实反映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国外一些先驱企业通过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经验.剖析了国外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基本内容,总结了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四要件,并提出了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基本框架,最后分析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财务管控风险、经营管控风险、知识产权自身风险和政府行为相关风险四个纬度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风险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群效用的最大化与个体遗憾的最小化原理,建立基于VIKOR方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样本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The literature surround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IC) theory has grown substantially over the last 10 years with new models, frameworks and approaches introduced for how to manage IC. Yet,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 of deploying IC methods in an organis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 firm'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relatively unexplored. This paper will review one tool, the IC Navigator approach and its effectiveness as a tool for resource deployment analysis and its impact on a firm's future value creation activities. The paper reports on research that involved five manufacturing firms who participated in an action learning workshop series and particularly the workshop dedicated to using the IC Navigator approach. The usefulness of this model as a tool to reconfiguring a firm's resources, as perceived by the five firms, is examined and finding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情境下,创新企业之间出现创新挤出,削弱了集群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知识资产治理的战略行动来填补制度的失效或缺位。本研究以桐庐制笔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探讨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演化逻辑,研究发现:第一,集群情境所特有的邻近性(包括地理、制度、认知等),使得基于独占性视角的产权制度治理知识资产过程中存在失效或缺位现象,整个集群陷入“近墨者黑”的恶性循环;第二,集群内创新企业通过“连横”“合纵”等制度创业策略,能动性选择、调整或重构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的制度场域边界,推动基于合法性视角的本土化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第三,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可分为基于专利法律的独占自治模式、基于社群规范的社群自律模式和基于多元制度的多元共治模式,从动态角度看,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并非总是沿着同一路径,能动性、本土化成为模式演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组织智力资本(OIC)概念.就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过程进行分析,将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形式分为渐进积累型增长和突发变革型增长;分析了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三个阶段:活化、改变与制度化.为了深入分析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内在过程,以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过程为例进行研究,并得出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组织变革以及组织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知识产权工作业绩评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陆飞 《科研管理》2002,23(5):137-144
本在对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评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业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原则,制订了评估方案,设计了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数量指标体系和管理指标体系两部分。应用该评估方案对上海10所高校1999年度的知识产权工作业绩进行了评估测算,排出的次序比较符合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9.
Software must evolve in order to adapt to new demands and scenarios. In the case of packaged software that can be customized, this evolution implies the maintenance of both out-of-the-box and customized functionality alike. New user interface technologies provide a way to interact with applications that software vendors are forced to incorporate in order to meet new user and market requirements. Packaged software vendors are facing software evolu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nd conserve the existing ones. This case analysis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packaged software, Meta4 PeopleNet, towards the addiction of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features to a Human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Management tool. The find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presented in this case study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for packaged software vendors facing software product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思维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延高  李平  刘炬 《科技与管理》2006,8(5):102-105
提出了新兴技术的本质特征是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高度不确定的技术和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具备动态能力的观点。并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吸纳和集成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指出知识产权是新兴技术领域企业形成和保持动态能力的柔性资源。最后,在新兴技术背景下,给出了管理知识产权需要确立系统思维、组合思维和分享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