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2 0世纪 80年代是金庸闯入中国大陆图书市场并迅速走红的时期 ,90年代是金庸以及以金庸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被中国大陆学术界逐步接受与首肯的时期。世纪之交 ,对金庸及其作品的研究再度升温 ,并开始进入国际汉学界的较高层面的视野。回首世纪的中国文坛 ,对“金庸热”以及相关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进行审视、剖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深深地激励着更多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方面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理应更加得到重视。金庸的武侠系列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典范,小说以史诗般的体裁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成就不亚于传统经典,并逐步为正统所接受。在国内已经形成专门研究金庸小说的金学,小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开始走向世界。它的成功英译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以它为借鉴,有助于带领更多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金庸小说艺术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通过人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使一向被称作“市井学”的武侠小说,登堂入室,融入学主流,金庸的提高了武侠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化品位,使历史上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武侠小说,真正具有了学意义的品位和规格,故被人称为之“武林宗”。  相似文献   

6.
金庸之所以创造了武侠小说界迄今为止无人能够逾越的巅峰,这不仅是因为他大气磅礴的才气,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现代精神,不断的在进行创新与超越。这种创新与超越,在其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否定“快意恩仇”、任意杀戮的观念,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纠正黑白分明的正邪二分法,以“爱护百姓”为新尺度,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以及用现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来剖析塑造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金庸武侠小说重要主题之一.金庸小说突破了以往传统武侠小说中过分强调汉民族本位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用一种现代视角来看待民族斗争与民族交往,力图在矛盾和摩擦中寻求民族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相互支持,充分肯定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间的交流与借鉴,体现出一种民族平等、民族融合、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观念,具有一种独立的现代精神.本文立足于金庸小说文本,通过异族部族与汉族集团、异族统治者与汉族统治者以及超越民族界限的英雄与平民即萧峰与韦小宝这三个层次关系的比较。具体分析阐释金庸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民族平等融合的观念.金庸把民族问题上升到更为广阔的高度,着眼于整个世界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与民族之间也要相互协调相互协作,避免发生战争,超越了一般的民族和国家界限,在令天看来更有其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庸武侠小说生命意识悖论现象十分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爱观悖论;二、生命观悖论;三、狂欢悖论。金庸武侠小说悖论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传统观念的束缚、武侠文类的限制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雅俗对峙是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0世纪中国小说地位空前变化,新学对通俗小说发生影响,通俗小说则对新学提出了挑战。雅学、俗学都能产生伟大作品.金庸就是超越雅俗的典范,他超越了“供消遣”与“为人生”的传统,以超凡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以对传统小说语言形式的发扬光大,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金庸之所以创造了武侠小说界迄今为止无人能够逾越的嵌峰,这不仅是因为他大气磅礴的才气,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现代精神,不断的在进行创新与超越,这种创新与超越,在其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否定“快意恩仇”,任意杀戮的观念,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纠正黑白分明的正邪二分法,以“爱护百姓”为新尺度,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以及用现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来剖析塑造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王杰 《文教资料》2008,(6):16-18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奇特的现象.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英雄成长的故事.英雄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这一形象在子一代成长的过程中缺席,子一代就对"父亲"进行着审视.寻找和探究金庸小说中的审父现象的原因,对金庸的武侠小说的理解有一个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视角看金庸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热是一种化现象,它是在中国大陆解放,香港市民阶层急骤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过程中,从“写武侠”到“反武侠”经历了一个否定“自己”的化心态演变过程,同时在创作中表现了许多新的化观念,使武侠小说不俗脱凡,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武侠小说是学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类,它可以与学共存,但“武侠小说热”却不是学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它不可能走向永恒。因此,金庸“挂刀封笔”,是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的叙事艺术,得力于戏剧、电影尤多。戏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小说场面和人物调度的舞台化,电影的影响表现在笔墨描写的视觉化和场景组接的蒙太奇化。影剧式技巧的运用,使金庸创造了一种新的武侠体。  相似文献   

14.
武功描写是武侠小说的标识,对提升武侠小说的品质,深化武侠小说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庸小说的武功描写十分好看、耐看,具有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实理想,又能探求人生的哲理以及历史、社会的底蕴,同时还能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作品的主题意蕴,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谈论武侠小说创作的文字不多,且不系统,散见于一些访谈录或作品序言、后记.通过它们,可归纳出金庸关于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也是主要的看法,即:人物核心及性格观;情节跌宕与个性观;背景历史真实观;创作创新变化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追求,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成功实现,使金庸小说得以全面提升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提出金庸小说使武侠小说从人们眼中的"俗文学"步入到"经典文学"行列这一过程,正是对中国武侠小说的一种超越这一观点,从金庸小说的武、现代精神以及"金庸热"这一怪异的阅读和研究现象入手,简要论述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小说雅俗分流、雅俗互渗,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通俗的,但作品反映了中国传统儒、释、道化的精髓、体现出小说创作“学人生”与“学的娱乐性”的统一。金庸先生武侠小说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已远远超过俗学的范畴,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庸小说作为中国武侠文学的重要一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刘卫英、王立教授《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一书从主题学研究方法入手,从16个母题和意象专题研究来阐释金庸小说中的深层意蕴以及某些人类学解读。不同于其他一般性金庸小说研究的论著的是:该书创新性地从部分母题的中外文学主题史来源、以及民国武侠小说代表作的介入等方面阐发,成为该书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9.
金庸武侠小说与表现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作家的独到之处根源于作家的自我表现 ,因此是不能体验的。金庸对政治与历史的关注与表现 ,根源于他从政的愿望及其幻灭。对于金庸来说 ,政治是一刀两刃 :得在政治 ,失在政治  相似文献   

20.
武侠小说以江湖为侠客活动的背景和空间,金庸的作品,拓展并强化了江湖的表意功能,体现出武侠小说的民间立场和它与世俗社会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