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来,对于特教课程的实施我有切身的体验,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可以说对于我们的培智教育教学我们一直是在研究和探索中前行,如何给这些孩子更适合、更实用、更有效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的全育课程是基于我们的生存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从分科教学到综合课程,一步一步走来,如何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生活,如何能让学生接受和进行更全面有效的教育,新课程让我们能更好地基于学生选取教学内容,更全面的给予学生生活化、合适化的教育和训练。我们课程的设置是以综合课程为基点,同时又解决综合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较以前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全课程教育并不是仅仅涉及课程的一种新的模式,它是一种新的课程与教学的模式,是一种更系统、更成熟、更完善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一定才能为目标,我们培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知识人才,需要正规课程的参与.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所以,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3.
心理教育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其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由于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这是一门全新而陌生的课程,因此在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着误区:认为心理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专家的工作,缺乏对课程的科学认识,把课程等同于教材,对心理教育课程采取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以学生是否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作为课程的唯一目标等等。显然,着力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的专业素质,提升其对心理教育的课程意识和适应水平,是目前中小学心理教育最为迫切的客观需求。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我们认为通过加强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来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专业能力的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规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特点、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一定才能为目标 ,我们培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知识人才 ,需要正规课程的参与。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 ,所以 ,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12,(6):14-16
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校的培养目标,思考学校教育如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上期,本刊介绍了大同中学以课程统整为渠道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一些经验。本期,我们将继续刊载该校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市场的需要。目前,因各种原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种种不令人满意之处。因此,我们就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等问题对两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该调查问卷为基础,本论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需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市场的需要。目前,因各种原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种种不令人满意之处。因此,我们就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等问题对两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该调查问卷为基础,本论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需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有效的新型教育模式,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运用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研,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面对课改赐与的良机,我们肩负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使命,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10.
只有造就千百万适应新世纪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我们的教师担负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逐步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学校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和内容都较核心课程有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进步之处。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启示我们,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改革和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改革的民主性,注重通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前沿知识和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标准和内容,也是衡量学生质量的依据。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教育形成的巨大冲击,函授教育的课程问题也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函授教育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对函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对西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课程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试图为函授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寻求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对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我们应秉承“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进行开发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们锦州市有占18%的小学和初中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今年又有占62%的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师培训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建设新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为导向,全面进行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符合…  相似文献   

15.
邱琼玉 《教师》2013,(7):20-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将"校本课程"这种崭新的课程类型推到了我们面前。对广大的小学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⒈加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四园”(学园、家园、乐园、花园)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我市的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一、落实课程方案,让学校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一直禁锢在单一的课程结构里面,“考什么教什么”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使学校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对此,我们以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重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构建学生选择发展的教育机制,变教育选择学生,为学生选择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乐园。我们从…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课程不仅在"课堂",课程不仅是教材。课程是人本的,课程是生成的。课程的适切性、丰富性、选择性已经成为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终身发展方面发挥根本性作用。实践表明,课程向前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育人迈出的很大一步。回顾近些年课程的发展,我们从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越来越成为德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德育的主旨是育人,它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德育课程的改革体现了围绕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我们力图从新的德育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价三个重要方面深入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评价既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又是一个价值趋向的导向、一种激励的手段。因此,科学的评价模式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达成。针对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的目标内涵,以及课程实施的对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力求在传承传统评价模式的精髓基础上改革评价,在新的评价模式中注入生活教育的思想,因此我们首先对新旧评价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推动德育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徐霞琴 《教师》2012,(11):61-61
课程资源开发是指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地方、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当前,体育与健康教育正处在战略性改革时期,我们必须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与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中学阶段的学生自主锻炼,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