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对农民“原始社会主义性”作了以下论述:农民的“互助合作性”是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共性;产生这种特性的根源来自严酷的现实与农民美好愿望的深刻矛盾;农民的“原始社会主义性”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伟大动力,这一评价与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决策,是造成毛泽东在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上产生“左”倾急躁情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着力解决苏区军民的民生问题,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民生问题思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根据地农民生计的首要任务: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是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互助合作是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方式:以普...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还是阻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就这个问题做出过古典式结论,认为农民兵有阶级二重性或固有缺陷,从而更多地关注其消极面即农民的反动性和落后性。毛泽东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辩证地看待农民,将农民视为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动力。认为农民不仅是革命时期的主力军,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动力。毛泽东的农民动力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场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把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在土地制度改革后,引导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的逐步过渡形式,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是党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合作社思想(主要是论述农业合作社)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史上是要大书特写的”。对于合作社问题,历史上马、恩曾作过重要表述,列宁在晚年也作过系统展开。他们提出了用合作社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计划,指出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对农民实行领导的条件下,有千百万农民群众参加的合作社是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手段。毛泽东从中国农民小生产者占极大优势的国情出发,对合作社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民的积极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参加互助合作运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二是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当时,农民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两方面的积极性? 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农民的积极性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是发自农民的内心。  相似文献   

7.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农民教育观点,并将其付诸实践;重温毛泽东农民教育观,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毛泽东农民观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之间的农民观比较,毛泽东农民观与梁漱溟的农民观的比较,以及与孙中山、瞿秋白的农民观的比较这三个方面。学者们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阐述了毛泽东农民观的创新性和局限性,从而得出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看来,与农村社会制度从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顺应,旧式分散的、落后的农民也必然转变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不仅为农民摆脱穷苦命运提供基础,而且是农民受教育、改造旧习气、培养新风气的基地。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改造的一系列思想,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理想性、探索性、群众性等特点,可以揭示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缘由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非常强调农民的地位和作用。但与革命战争年代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肯定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更侧重于改造农民的狭隘性和落后性,教育农民被作为党和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推进今天的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深入了解农民,正确认识农民,加强教育农民,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维护农民利益,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毛泽东的这些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如何引导以农民占绝大部分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难题 ,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以农业合作化作为中国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切入点。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这期间有成功的经验 ,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空想的错误——人民公社。这些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 ,对今天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农民 ,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改变中国农村经济面貌是毛泽东一生最为关注和耗尽心血的问题。毛泽东领导的 2 0世纪 5 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出发点在于解放农民 ,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主要实践活动是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其间有成功和经验 ,也有挫折与教训 ,它对于今天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论邓小平的农业基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在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上与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毛泽东的农业基础观相符合,而且也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并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浅谈毛泽东“农民革命动力论”及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农民观,是其一系列独创性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农民革命动力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同时,毛泽东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历史局限,从思想教育和走集体化道路两方面对农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由于这改造缺乏一定的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之相适应,没能从根本上铲除产生农民消极的阶级特征的物质基础,因而其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这一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引导我国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回顾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业合作化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教育,形成了丰富而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超越了马列主义农民教育理论,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又摸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状况和农民觉悟程度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左”的错误,推行并完善了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振兴农业道路的大致轮廓。党中央现行的农业政策,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基本理论的继往开来;中国农民逐步走上富裕之道,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殷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教育,形成了丰富而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农民教育思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超越了马列主义农民教育理论,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