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情感教学对人的智力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教学过程中,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去感染、激励学生,就能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利于学生情商的发展。那么教师就应该做到在备课的过程中,研究教材的感情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动情,在课堂外施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可以信任,从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叶秀芬 《儿童音乐》2013,(11):50-51
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提高审美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3.
音乐不是一种工具,音乐是一种艺术,这是音乐的本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该把音乐教育当做一种较为简单的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呆板地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和传统教师教学生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考虑学生的情感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教科书上的知识,并积极探讨多元化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设施进行辅助教学.这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列举一些有效的非传统的教学方法,探讨怎样实行多元化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4.
史蓓华 《成才之路》2009,(35):26-26
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在转变。诚心诚意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真真正正把课堂学习的舞台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这才是时代呼唤的课堂,是符合现代教学基本理念的课堂,更是学生渴望的课堂。那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已有了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以审美教育为基本属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但通过优美的旋律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在动人的歌唱中让学生体会真善美,感悟艺术的真谛。音乐所传递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那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将这种情感与学科知识紧密的融合,并以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深思的课题。一、重视参与性原则,激发审美动力和审美愿望  相似文献   

6.
王宁 《青海教育》2010,(1):58-58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放手让他们自由想象,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交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别出心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身音乐潜能。  相似文献   

7.
苏燕 《教育革新》2007,(10):80-80
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音乐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而这种育人的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这种美育的音乐教育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自觉地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生感受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采,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怎样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贯彻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那么,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感受音乐是发展学生自身音乐能力的基础之一,也应该是在我的音乐教学中的第一个目标定位,那就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地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的。因为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所以对于它的感受和理解,要依赖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感受和理解是贯穿于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不论是对音乐的鉴赏,还是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都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分析和评价音乐,从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属艺术教育范畴,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具有审美性质的音乐教育,目的不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艺,而多从音乐欣赏、表现、表演来实践。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的激发他们对音乐乃至人生的热情,体验到超越自我、追求美好的快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单方向传播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可以说,体验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反映社会,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的审美、认识和教育三种功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作用。论述了音乐的审美、认识和教育三种社会功能对社会及人们生活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情感指数的必修课程。音乐教育的实质在于美育,而美育的实质在于情感教育,因此,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审美过程与审美活动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情感指数,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艳 《教学与管理》2009,(10):92-93
音乐具有深厚的审美内涵和感人魅力。音乐教育应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健全人格和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按照音乐的本体特征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审美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裴菊安 《高教研究》2006,22(3):24-26
音乐反映社会,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音乐的审美、认识和教育三种功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作用。论述了音乐的审美、认识和教育三种社会功能对社会及人们生活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七音十二律以其无穷的变化组合,构成色彩斑斓的奇妙音乐世界.音乐在各类艺术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传达出震颤心灵的情感语言,音乐的审美作用,在音乐作品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些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比较突出和强烈;有些作品的审美作用比较突出和强烈.那么音乐美是什么?它的审美对象是什么?音乐内容、形式?是音乐美存在于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创设音乐情境,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的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叶秀娜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105-106,11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文从音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三个方面提出音乐教育必须遵循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音乐声中,人的思想认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表现。音乐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和声),能够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贝多芬曾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