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被屏蔽的批判”、全面否定的“愤青式批判”、冷漠的“攻击式批判”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批判是理智的产物,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非情绪的产物。批判作为一个思想的历程,是交流与对话的相互学习过程,它追求客观、公正与真实,主张严谨、求是与合作;它在情感基调上是尊重、理解与宽容的;在目的上指向于“立”而不只在于“破”。教育要培育人的批判精神,就要正确认识并理解批判之内涵,进而实现教育培育现代公民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精髓,也是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全面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前提。实践批判与自我批判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哲学家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研究的关键。其对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纠正当代我国批判存在的误区,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批判观。  相似文献   

3.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哈贝马斯方法论的起源入手,分析哈贝马斯批判解释学的特点,并论述其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批判课程理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再生性知识;课程实施强调的是对话式教学。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对新课改产生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姚文放先生的新著《当代审美文化的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眷注于“批判”的思维方式,以美学的新话语和新视野,去考察当今的审美文化,将批判的美学和美学的批判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诞生了当今中国意义上的学术批判和文化批判,是为美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学理性质的批判意识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的一个鲜明的理论特征。众所周知,康德最早为“批判”这个概念规定了分析、推理、考察、反思等哲学内涵,使其提升为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沿循着康德的“批判”的思维路径进一步前行,它着力于…  相似文献   

7.
德国批判教育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60年代德国批判教育学产生,各批判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批判有不同理解,虽然批判的教育学生主张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开启了教育学 的新视角,但是也很容易导致一种批判的意识形态。因而对批判应该加以分析,辨别和探讨,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批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学应该是批判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政治旨趣,必须遏制其在意识形态领域肆意蔓延。为此,应从历史观、方法论以及价值观3个层面对其展开批判。如果说"社会意识本体论——历史偶然论——历史假设论"是历史虚无主义唯心史观的核心表征,那么,"感性直观—结论"式的研究方法则暴露了其方法论的形而上学实质,而其价值观上的"价值中立"原则实际隐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企图。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全面立体的批判,有利于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生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可以从理论、方法和价值三个维度加以理解.在理论维度上,要秉持历史规律论,抵制历史选择论,坚持群众史观,批驳英雄史观,肯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地位;在方法维度上,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虚实相间的叙事方式、以偏概全的研究方法和主次不分的思维方式;在价值维度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批判教育学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对后现代理论的吸收,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中对整体性、普遍性的否定。对现代观念的理性与主观性的质疑,批判教育学得以发展,并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系列教育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向光富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31-33,55
批判思维是一种反省性的辩证思维,它由批判思维能力、知识和意向构成.研究者们先后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种取向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有关批判思维的迁移效应虽有争论,但多数研究发现通过教学实验其迁移效应显著,故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向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在批判世界的过程中,从浪漫主义的批判发展到历史主义的批判,把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结合起来,把批判运动同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它非科学批判理论的完整的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3.
哲学自身的批判是哲学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既是哲学理论的意蕴,也是哲学实践的脉络.与康德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其哲学批判的首要特征在于实践性,其哲学自我批判的最大特征在于彻底性.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作为主要培养学生德性素质的教育活动 ,不仅应是传授的 ,还应该是创造的 ;不仅要扬善 ,而且要抑恶 ;不仅要促进学生正面发展 ,而且要为促进学生正面发展而批判不良现象。学校德育批判包括学校内批判和学校外批判两部分。其中的学校内批判主要有德育指导思想反思、德育形式批判和德育方法批判。学校外批判则为德育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文化批判、科技批判、生态环境观念批判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在理论层面,通过哲学批判,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性,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世界历史的资本本性.在实践层面,指认共产主义是扬弃资本的世界历史的现实运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将共产主义运动定位于人类解放的高度,才真正构成对资本的世界历史的实践批判;经由共产主义运动生成的世界历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的批判性哲学。在今天,阐扬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先验批判是刘士林针对当前国内学术研究现状而提出的理论主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文结合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有关论述,从成见的角度阐述先验批判的认知图式、理论资源与运思方法,对进一步深入讨论先验批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的建设、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具备理性的批判精神和能力。具备批判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就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批判型教师”。批判型教师的批判具有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两个纬度,批判型教师的成长经历了自发状态、自觉形成以及自由实现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章依据批判的两个向度,界定了大学批判品格是大学具有的内在自我超越与外在引导社会的倾向与能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西方大学从中世纪到近代、现代的演变过程中,其批判品格由萌芽到形成再到被遮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在当今小学教育中逐渐推行开来。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言,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备理性的批判思维。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记忆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应该采取有效可行的改革措施,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思维。语文阅读在小学教育中起到全面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