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对教育全球化、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积极应对。政府主导、校际交流、校企联合,是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途径。合作模式选择、合作过程中,国家利益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追求,是未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不可回避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5):4-6,2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参与国际化进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应立足双边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积极确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取向,即以语言教学为平台,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内涵;以文化认同为教育合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谐发展;以平衡知识要素为教育合作重心,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政策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合作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其政策的规约也日益具体、明确和易于操作.推进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加大与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东盟国家进行政策构建的力度,提高政策构建的均衡性,同时加快构建实现与东盟各国全覆盖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体系,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跨境高等教育校际合作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实践,必须对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较为紧密的、不可回避的几对关系——营利性与公益性、教育资源的输入与输出、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国际化与民族化——分别加以阐析,尽力找出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以便作出科学的政策抉择和正确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全球经济最具增长力的区域之一。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也存在着政策法律缺失、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全面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优化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合作体系等举措,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心相通"是增进合作交流的关键节点。作为"第四外交",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载体,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只是繁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区域成功的需要,亦是推动中国-东盟稳定发展、互利共赢、搁置争端、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才的重要机制。回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了"对等性"、"偏单向性"、"差异性"、"政府主导性"及"内部竞争性"等特点。为了切实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需要造势与蓄能,打造高等教育"我的优势";着力挖掘教育输出与援助的"对口需求"等。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对外汉语教育、留学生规模、招生专业三方面对云南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情况进行梳理,阐述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发展方向,使其更符合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除了加强以经济为重点的合作外,还拓展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如打击跨国犯罪、禁毒、防治艾滋病、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本文以中国东盟禁毒合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机制理论评析中国-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形成过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禁毒的历史,从毒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来看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的契合点和共识;其次,论述中国-东盟的禁毒合作过程及其对中国-东盟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东盟十国都存在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也将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宏观环境分析法(简称PEST),从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s)、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技术自然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和约束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获得吸引力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应遵循合法性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接轨国际通用惯例和标准原则及高校为主、政府支持原则.合作应以合办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模式为主、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为辅,合作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大专学历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方面.实施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需要政府和行业两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合作中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东盟合作的背景下,通过对广西泰语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在发展泰语教育中要与国内外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泰语人才,充分利用中泰两国资源开展实习实训,共同建设国际化专业教学团队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需从教育与经济、市场、利益双赢及政府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考量;校企合作应采用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共建经济实体、校企文化对接、依托行业背影、开展工学交替等合作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体现在: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和市场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生存压力等;机遇在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单位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有利于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化认同带来的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环境安全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东西方理论研究者的热切关注和争论。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人口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政治和安全问题,形成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地区、跨越边界的冲突。中国与东盟国家随着对本国及本地区的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开始寻求双边和多边的环境合作以及机制的建设。但以多边主义为趋势的合作机制在东亚地区的构建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办学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是其日后工作的重点,但当务之急是如何创新现行的校企合作机制,以期实现实际情况与后续发展的合理衔接,进而提高人才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对此,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结合校企合作障碍和国外成功经验,就体制机制创新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改善现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的全面展开,合作和传媒发展的力度也逐步加大。21世纪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媒发展与合作,更是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才能让东盟各国了解中国,从而加深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学考试政策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学考试作为一项国家考试制度,其政策制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的属性,因此参考公共政策的机制运行过程有助于解决当前自学考试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目前,自学考试在制定和调整政策过程中,应逐渐建立包括利益协调、组织制度运行、评估反馈等在内的政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远程高等教育是在分离传统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远程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现代转化,它在不断消除距离障碍中重构自我。远程高等教育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创建现代教育结构、重视交互与对话,突现了其现代个性。  相似文献   

19.
刘建岭 《教育科学》2012,28(1):66-70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招生人数以及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已发展到33所。但是,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地区在学校数量、师资力量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新形势下,应该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均衡发展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