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新华 《教育》2013,(33):9
当前,"就近入学"陷入尴尬。按相关规定,各地小学入学均实行"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但是,在国家就近入学政策的基础上,很多地方又往往要求孩子入学,除了有当地户籍,还要有这个区域内的房产证为凭证。在这一背景下,择校演变成了择房,以致名校学区房价格节节攀升。依然在继续上涨的学区房价,刺痛着无数父母的心,但是学区房刚需仍是不可撼动的热点,多数人仍旧在学区房的范围内坚持着。对于民众而言,不妨冷眼对待天价学区房。良好的教育资源固然是孩子成材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并不是必要条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媒体疯传北京某小学周边"学区房"暴涨到每平方米30万元的天价,"学区房"这个近年来热炒的话题再次让人焦灼。于是有人将之归咎为就近划片入学的"新政",即教育部年初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这一热炒的问题应该做些冷静的思考。什么是"学区房"?简单地说,就是依学校划定学区,位于学区内的房子。学区内学区外有时仅一街一墙之隔,为什么房子价格有天壤之别?一是学区内肯定只有优质学校、名校;二是被划入者可以直接  相似文献   

3.
百家观点     
《湖北教育》2016,(4):66
"天价学区房"背后需冷思考连日来,"天价学区房"再度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及社会公众聚焦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学区房的出现自然有其现实因素,天价学区房也还会在各地继续上演。当前教育部鼓励各地实现"多校划片"做法,无疑是解决学区房屡创"天价"的有效措施,当然最终解决天价学区房问题,还得靠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对于家长来说,应该看到孩子的求学之路是漫长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好学校固然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和教  相似文献   

4.
媒体疯传北京市某小学周边“学区房”价格暴涨到每平方米30万元的天价,“学区房”这一近年来热炒的话题再次让人焦灼。于是有人将之归咎为就近划片入学的“新政”,即教育部年初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人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这一热炒的问题应该做些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在"天价择校费"事件中,最值得追问的是:面对离谱又违法的"天价择校费",一些老百姓为什么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教授认为,"天价择校费"背后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优质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要消除这种需求比较困难。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减少交钱入学、"条子生"等各种人为的不公平入学的空间。(《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1目)  相似文献   

6.
顾骏 《上海教育》2014,(15):65-65
继上海市静安、长宁等区出台抑制“学区房”炒作的招生政策后,近日北京市教委拟联手住建委等有关部门,就同“学区房”相关的问题出台措施,加强就近入学政策解读宣传,规范居住年限等条件标准,引导家庭就近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有专家认为,在当前“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出台具体政策加以应对,是政府责任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必要保障”。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7.
微评     
《甘肃教育》2015,(3):6
家务劳动岂能用金钱衡量"我有钱!"重庆的黄女士以"按劳付酬"的方式让女儿做家务时,女儿却一口回绝。相信不少家长都会用"按劳付酬"这种看似一举两得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其实,父母应当让孩子感受劳动的乐趣,对孩子的成果给予肯定,否则将在无形中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焦以璇)学区房骗局源于教育不均衡开发商热衷于拿"学区房"来炒作,正是看准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一旦挂出"学区房"的牌子,烂楼盘也能卖出天价。对于与学校没有任何合作关系的楼盘打出  相似文献   

8.
广角     
《政治课教学》2015,(4):71-72
教育部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近日,教育部召开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工作。针对201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提出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打好"组合拳":一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二是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积极稳妥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三是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9.
谭萍 《师道》2014,(12):9-10
某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的入学机会:某区严管使用权房入学。最严入学新政发布后,市场表现怎样?有人欢喜有人忧.甚至还有人浑水摸鱼:君不见.一些中介甚至现在还在高价叫卖使用权学区房,号称能上好学校.这不明摆着欺负一些父母不了解情况吗?  相似文献   

10.
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入学择校问题,需要教育系统与社会共同努力,尽快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良好的沟通机制。最近,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实行以来,家长不惜花重金购买住房,学区房价位节节攀升的问题,北京市教委领导明确表示正在研究"新政":北京市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在制度上做一些约束,今后不是说在这买了房就能够就近入学。这一说法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义务教育入学问题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入学择校问题,需要教育系统与社会共同努力,尽快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良好的沟通机制。从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2012,(1):6
前有芙蓉姐姐、凤姐、木子美,后有马诺、干露露、郭美美,为出名、为金钱不惜语出惊人,行为出位;女大学生甘愿被包养、当二奶,未成年女生吸毒贩毒;"兽兽门"、"北影门"、"工行女",频频曝光的性爱视频最大的可能竟是表演、炒作;最近上海又曝出少女"援交"事件……一向以温  相似文献   

12.
教育聚焦     
<正>北京2016年两会热议教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造成家长花‘天价'追逐学区房;教育结构不合理,造成企业招不到人、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学院院长何华的这番发言,将教育改革与供给侧改革联系到了一起。"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一些人大代表看来,面对新形势,教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一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更有时下网上热炒的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因孩子就读的学校并非离家最近,上海市一个适龄儿童家长起诉当地教育局。司法部门认为,该教育局有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以及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法定职权,应安排该适龄儿童入学。这一事件让我想起了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沿着司法部门的思路进一步分析可知,减少学区划分中的质  相似文献   

15.
从小学"入学典礼"看教育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场域中,我们难免会低估或忽视一些事件的力量。通过对日本两所小学"入学典礼"的介绍与分析,反思我国小学入学的初始教育。立足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应给予小学入学初始教育更多的关注,改善我国小学的入学初始教育,挖掘入学初始教育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契机,从而提高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社会公平基石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学区房热"现象作为曲线择校方式,使名校成为富人子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合法途径。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杜绝"学区房热"现象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观念,确立全面成才思想,树立长远培养意识;完善体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加强法制,重视规范教育市场,打击不良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的眼里会以为地产公司就是"马路边的房产中介",就是"卖卖房子".其实,地产公司做的事情还是比较高大上的.我们会在城市里建设漂亮的住宅、豪华的酒店、舒适的商场、好玩的主题乐园,比如大家常见的希尔顿酒店、上海中心大厦、迪斯尼乐园还有各种商场,都是地产行业的不同的业态.  相似文献   

18.
一、"特色"人物日记@@日记本上按要求简要记录:在你心目中,班级最有特色的同学是谁?请写出姓名、特点,梳理表现人物特点的特色言语、经典动作以及典型事件.经过统计,多数同学票选出了"特色"人物DW.@@DW特色一:火箭帝.@@经典事件:入学测试灵光一现,临门一脚踢出了个"免费生",从此飞流直下,年级排名跌出千名之外,再未见过火箭腾空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就近入学"是国家为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方便入学而颁布的教育政策。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证儿童受教育机会平等,但实际情况是该政策在教育场域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困境,有违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择校热仍未减退;学区房依然抢手;学生渴望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未得到保障。本文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尝试对该政策在实施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做出解释:第一,公共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私人资本发挥竞争作用;第二,教育场域中主体多元,场域游戏规则复杂,政策难以调控。在了解问题症结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的写作,无论是教学故事还是案例,都少不了要写出对叙述事件的教学见解,以揭示所叙事例蕴涵的教育真谛.见解也就是观点,即作者对事件中展现的某一教育现象的看法、主张、态度.这样的观点必须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列举事件的个体特征所含有的独特的教育意义,不泛泛而谈:同时,还必须有深刻性,即要揭示出事件蕴涵的深层思想和潜在价值,不能浮光掠影.在写作时,作者若不作深入的思索,只抓住最先浮现出来的那点认识,没有比较和开掘,往往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如此浅尝辄止,其实并不可取.常言说得好,"最顺手的一招是瞎招","柳暗花明"的佳景总是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展现,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