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菩提 《江苏高教》2007,(1):142-143
面对虚拟社会给和谐现实社会构建带来的挑战、网络社会道德的失衡、大量的网络不文明与犯罪现象,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身心健康与意识形态的冲击,唯有正确处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风尚,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网络不法行为,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会素养,才能使网络虚拟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社会环境中出现个人言行、社交、学术、消费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原则,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方面提供好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影响。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体系,既顺应了社会发展之要求,又保证了大学教育之质量。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应以大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坚持虚拟与现实、自律与他律、绝对与相对、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等原则,围绕基本伦理道德、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文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从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来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虚拟网络生活的主体,从众心理对其网络人际交往、社会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道德盲从也会使大学生丧失自我道德判断的能力,对其道德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利用好从众心理效应,积极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助推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网络这个全新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的深入,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社会中,现实社会中以外力监督为重点的传统道德教育范式很难取得效果.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推崇的“慎独”精神,其终极目的是形成一种道德自律,最终达到“至德”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慎独”思想与网络道德培养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极强的契合性.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方面融入儒家传统的“慎独”思想,运用“慎隐”“慎微”“慎欲”等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网络中形成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是对时代特质的折射和反映。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传统道德与人生价值、集体主义与社会生活、学习观念与职业道德、金钱观念与网络道德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深化相关研究并指导实践开展,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日益模糊,非道德主义有抬头之势,且出现了信仰冲突或危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民价值观错位、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和主体意识缺失。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等学校应当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要群体,在所有群体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要相对较好,但是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网络道德问题有: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色情以及网络诚信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让大学生的道德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仍然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失范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阻碍了高校校园和谐网络文化的构建,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弱化.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不佳、开放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及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应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等对策来有效减少以至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具有匿名、开放、虚拟、信息庞杂等特点。目前,社会对网络的监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之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很容易出现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薄弱,从而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完善网络运行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强化网络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内在自律意识的培养,加强道德引导,并适当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增强我国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实证调研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存在的伦理问题有网恋问题、网络上使用不文明语言问题、浏览不健康网站问题、网络黑客问题、网络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等问题。对引发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有网络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制约原因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现实社会之外又进入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给大学生带来严峻地挑战,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色情、网络游戏、黑客等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大学生,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的道德。建立强大的道德自我,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建构至关重要。因此,在明晰虚拟社会的道德自我的基础上,要对大学生行为主体自身、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提出建构虚拟社会中大学生强大的道德自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区里具有比在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学生将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利用者和改造者,因此,对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培养至关重要.网络信息道德的培养同道德的培养一样,必须从知、情、意、行入手.  相似文献   

15.
道德从网络技术中分离出去,是休谟难题在虚拟社会中的表现形式,网络危机因此归咎于技术本身。虚拟社会中的个体道德需要并不必然绑定道德实践。博弈论试图为虚拟社会建立新的道德规则,但这一思想实验由于先在的道德判断而陷入困境。由于人们在虚拟社会的初始状态中已然"先知",使其对于虚拟社会道德规则的有效性失去信心,而语言交流在引入博弈分析之后,也为虚拟社会规则的普遍有效性制造了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生成的“虚拟熟人社会”与传统熟人社会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其道德舆论发挥监督功能的机理也与传统熟人社会相类似。虚拟熟人社会的道德关系为道德监督功能提供内生依据,虚拟社会中人的固定性存在为道德监督功能的发展提供外在支撑依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以“虚拟熟人社会”的形式生成丰富的网络道德舆论资源,并通过不断强化道德监督功能的外在监督力度,从而推动道德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以厦门市800名青年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辅之以个别访谈,运用SPSS进行分析,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道德文化生活丰富性、共同思想基础巩固性几方面对青年大学生入党过程中的精神生活发展情况实证考察。数据显示:青年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较高,心理更加成熟定型;道德文化生活出现量的有效变化与质的明显跃升;共同思想基础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有力巩固。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文化领域变革、中观层面的组织培养考察与微观层面的主体自我整合探讨入党过程丰富青年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自控力也相对有限。在步入网络这个相对自由、开放、虚拟的空间后,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放纵自己,出现了网络失范和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地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探讨抑制或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有效对策,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道德有着约束大学生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规范网上行为,保障虚拟网络世界有序运行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正确使用网络,才能发挥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应有的作用。但在现实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整个网络的健康生态环境,有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引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高度政治意义,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社会层面的道德认知和个人层面的道德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判断中运用自身善恶标准进行判断,对同一类问题的道德认知不统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着知与行的不一致性,部分大学生将现实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认知区分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