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见微知著,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略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见微知著,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略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完美人格、正确三观的重任,这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相同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抓住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学实效性,又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构建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德育过程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寻找与课程内容的切合点,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积极融合,认知和重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做到课内熏陶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和融入方式固化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主要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搜集、整理、选取和运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素材,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深度融合,让课堂具有浓浓的文化韵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郑秋明 《教师》2020,(12):91-92
从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出发,新时期背景下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学科的重要任务。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撷取及高效应用。教师通过深度挖掘及系统整理,将其打造为该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章结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展开探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取用原则,进而提出科学的应用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增强学生文化信心和综合素质的重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引入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从情境创设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具体融合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7):96-97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未来铸造者,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因此要把理想和信念这杆旗帜通过教学树立到学生心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构建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课堂教学的机制,同时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重视多重载体的综合运用,形成协同效应,注重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价值认同,促进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自身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既能够让课程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发挥更强的感染力,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质,也能够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促使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因此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就现状而言,存在侧重传统教学未能融入传统文化、轻视实践引导、未重视环境育人等问题,需要教师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改进,探索更有效、更全面的融入中华优秀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儿童核心素养的作用,践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机融合的实现,需要解决好教材容量的有限性与文化的丰富性、儿童认知的初级性与文化的成人性、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与文化的传统性这三大难点。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构建内容体系,厘定文化选择范围,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社会的现代性需求筛选文化内容;在内容编排上,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各个主题,融入儿童的生活实际及现代化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体上,教材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在载体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注重传统经典;在内容上,凸显精神文化,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功能上,力求全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应当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探索法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融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境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儒家重要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讲授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时,教师应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注重义理辨析,着重分析课文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可采取“合理重构,确立目标;强化理义,注重德育;勇于实践,强化效果”等策略,深入挖掘《论语》的当代价值,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功能,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育人方向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基于此,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民族中,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其主要阵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与弘扬的客观需求,还可以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丰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想在新形势下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就需要教师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全方位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文化教育情境。  相似文献   

18.
任春阳 《考试周刊》2023,(32):137-14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关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与生活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因此,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行与思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能够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积累的财富,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内涵,一直以来,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是与语文学科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发现了传统文化对其教育的价值,所以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本文就对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但是其道德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作为新生力量代表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对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建设有着借鉴和带动作用。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道德行为有待提高。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以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很丰富,特别是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自身品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调节乃至其社会责任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也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最为接近。所以有必要将其所提倡的道德文化融入到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