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不足,然后阐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的着力点,最后论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策略,包括各教学院系与思政部门对接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对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促进思政教学模式转换;合作开发专业资源库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块等。  相似文献   

2.
李金萍 《甘肃教育》2023,(13):15-19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积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增强协同效应。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以课程为中心,围绕课程的分布、内容、方法和资源,构建课程分布“以一导多”、课程内容相互补充、课程方法相互促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课程联动机制,强化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打造全课程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高校在不断的探索中,从课堂教学、学生需求和育人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但协同育人在制度建设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教师的协同认知方面还有困难。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学科融合和增强教师的认知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发挥时代引领性作用。当前,高校存在着"重思维轻思想"的问题。课程思政立足高校课程体系全专业、全门类育人要求,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思政基石。目前,课程思政的基石主要为思本之基、政本之基、德本之基。围绕课程思政所具有的根本基石,不断深度挖掘和开发各门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政元素,深度开发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达到"有课程就有思政"的全课程育人境界。  相似文献   

5.
6.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等,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构建大思政视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传统思想理沦课的课堂教学思维主要倾向于直线、平面、单向和积累式,应用于当代多样、复杂、立体的社会就会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老师们宣科而不照本的授课形式,让我听得很入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我们在台下不得不认真去听。""希望这么好的教学形式不仅仅局限在比赛中,要能推广到日常课堂上让更多同学受益。"……在4月24日举办的第五届上海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高低对我国人民素质整体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更决定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是民族兴旺的重要基石。所以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此,笔者在自身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怎样进行加强与改进,探讨有 效的途径,希望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原则,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积极构建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新体系、注重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打造全面的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评估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包括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具有培养大学生品德的重要功能。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手段单一、内容枯燥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应当整合学校及社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情境化实训,同时创新课堂,构建项目教学体系,并衔接课内与课外,实现跟踪式教学和全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的一份战略研究报告上批示 :“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保证培养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影响力“知识经济”是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于1990年首先提出并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创造、扩散、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如果说在200年前 ,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 ,那么 ,今天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因此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经济时代后的一…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渠道,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与学习者的思政教师,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确立发展方向、培育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体系逐渐得以完善,结合学生认知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调整并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主题。尤其是受学生本位思想的影响,思政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个体发展纳入思政教学目标体系,统筹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思想动态,提升学  相似文献   

16.
郭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7):159+180-159,180
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必须对高校思政教师进行激励,激发他们教学的热情.建立高校思政教师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非对称信息环境下提出激烈高校思政教师发挥潜能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学生在中学就已经学过的一些政治课内容,到了大学还要学习,使得大学生对所学思政课内容有"似曾相识"之感,很难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政治教育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的主要构成内容,亦是高校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生成的主要路径之一,对解决社会多元化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及科技进步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社会及民众赋予全新的内涵,唯有遵循国家发展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在社会发展的时代,真正理解与认知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内涵,切实发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成长发展方面的指导作用,并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  相似文献   

19.
20.
<正>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学生组织的中心,是在高校党委组织领导下与共青团引导下带领青年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管理及服务的自治组织,是青年学生加强综合素养、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舞台,是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学校未来发展和改革建言献策、表达个体需求与维护权益的主要路径,更是高校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在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相对于高校教育部门与专职教职工而言,新时代高校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会凭借鲜明优势与特征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功能。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提出全新目标与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