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家长常把孩子的早熟当成孩子的早慧,以为早慧的孩子就是肌体发育快,能较早地识字识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等。其实,不仅早熟与早慧有很大差异,就是早慧也存在多种类型,相互间各异其趣。弄清早熟与早慧各自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训练、指导与教育的科学性。广义的早熟指孩子生理、心理与智慧的超前发展。一般意义上的早熟专指儿童生理、心理的早熟。生理的早熟表现为躯体、骨骼、神经系统得到较早发育,在身高、体重方面大大超过同龄人。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先天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的营养水平。心理的早熟与先天的神经类型和后天的环境相关。胆汁质型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成人的教养态度极为敏感,能较易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以适应周围的变化。比如,有的孩子为了能博取他人的欢心,着意揣度别人的心理,从小学得乖巧,行为表现也很投机。另一方面,有些儿童由于  相似文献   

2.
大概谁也不会否认今天的孩子是越来越趋于早熟了,而且这种早熟并不单单表现在生理上,更表现在心理、学识、能力诸方面。自然,如果“早熟”仅限于这些方面,对各位父母来说,谈不上是件可怕的事。因为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早熟本在情理之中,而且为不少人梦寐以求。诸如6岁的初中生、12岁的大学生、14岁的篮坛巨人等等,像如此早慧早熟者,哪位家长不希望有一两个落人自家以光耀门楣?  相似文献   

3.
《萌芽》杂志社举办的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都参加了。看过《三重门》之后,我对他的早熟、早慧感到十分惊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4.
永不放弃     
从前,我根本不承认父母有必要为我操心。在学校,我惟一及格的科目是体育。在家里,我经常和父母顶撞,破坏他们的规矩。他们要求我午夜前必须回家,我偏要早晨四点才回来。我做事总是比同龄人早熟——5岁就会滑水;10岁就给人家剪草坪、刷游泳池赚钱;15岁就会开车。我酷爱运动,打棒球、踢足球,还参加过牛仔竞技表演。我独立独行,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这样到了17岁,困扰我的已不是独立的问题了,我已经失控了——我的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和父母不断争吵。我感到气极败坏,惶恐不安,因为我搞不懂自己的生活到底怎么了。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爆发了一场…  相似文献   

5.
师法胡适 吴晗于1909年8月11日出生于浙江义乌,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其家庭经济时常颠簸于温饱与小康之间。其父吴滨珏秀才出生,家道颇严。而吴晗少年聪慧,自小钻研历史,对明史产生浓厚兴趣。吴晗不仅早慧,还早熟,十二岁时到金华读中学,广读博览,一边吸收梁启超变革维新的思想,一边又学会打麻将、抽烟,逃学旷课,无所不来,总之,他不是一个“乖孩子”。  相似文献   

6.
<正>1早慧是天生的吗?虽然还是中学生,闵诗睿已经拥有了极其丰富的履历——她是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出过两本书,获得过上百个大小文学奖项,琵琶八级,民族舞五级,还上过几次电视……她的荣誉列满了整整2页A4纸,而我脑海中浮出一个词:早慧。那么,早慧是天生的吗?如何能成长为早慧少女?以下,将会为你一点点揭开答案。  相似文献   

7.
海子是当代诗坛上重要的抒情诗人与史诗诗人,是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海子诗歌创作的特点,指出早熟与早慧的内在分裂构成其创作心理的基本面貌,并导致了他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1986年7月,我从益阳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老牌名校——桃江县桃花江小学,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那年我正17岁。  相似文献   

9.
王鼎钧 《新读写》2014,(7):24-25
我们那些同学,早慧的,早熟的,也都有了“性的觉醒”。我们可爱的小老弟陈培业告诉我一个生动的故事。他有了爱慕的对象,他俩参加演讲比赛,她得第一,他得第二,大家笑他们“天生一对”。他俩参加合唱团,他是男高音,她是女高音,大家笑他们“夫唱妇随”。这戏谑的言词好像在背后猛踢一脚,使他身不由己坠入爱河。在歌咏队里,发声之前,他有时全身发抖。  相似文献   

10.
我是否早熟     
燕子姐姐:我还不到10岁,可我已长得很高,是班上最高的女生。我看电视里经常说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多都早熟,我是不是也属于早熟啊?前一段时间奶奶生病住院,叔叔、阿姨们带来了许多营养品,我也跟着吃了很多,是不是吃坏了这些东西?早熟会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11.
这个年纪充满了承上启下的挣扎——怀春的初始,出路的茫然。关于17岁的歌曲不少,《那一年我17岁》、《17岁女生的温柔》、《17岁的雨季》《17岁》……  相似文献   

12.
10岁以前显露出非凡才能和特殊智力的儿童叫作“早慧儿童”。唐代文人的早慧,丰富了唐代诗坛,他们的贡献体现在思维创新、审美创新、意境创新诸方面。唐代文人的早慧,为我们今天培养人才提供了借鉴,即注重早期教育、学习刻苦、注重诗教、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良好家学。  相似文献   

13.
隐形的翅膀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转眼之间,我走过了17个春秋。17岁的我即将成年,此刻,我坐在教室里,闻着浓浓书香味,听着“沙沙”笔动声,望着窗外。闭眼似乎仍能感受到那片属于我自己的草原——我自己的回忆,似乎仍能闻到阳光的味道,似乎仍能听到玩耍的欢笑吉……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有持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松 《教师博览》2005,(3):52-52
2004年11月25日.英国顶尖学公布最新调查报告说,早自两岁便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上学时要比完全在家照看的孩子早慧1年。  相似文献   

15.
用耳朵阅读     
几年前,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我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这样一个题目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作家,除了我之外都是早慧的天才,他们有的五岁时就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有的六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这让我既感到吃惊又感到惭愧,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轮到我发言时,我说:当你们饱览群书时,我也在阅读;但你们阅读是用眼睛,我用的是耳朵。  相似文献   

16.
五月双城     
陈雅佳 《高中生》2010,(9):59-60
我坐在这里,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纪念我即将远去的16岁和即将到来的17岁。——题记如果现在回忆过去,那些午后的阳光不会被树阴遮盖,它们依然起伏在少年的眼睑之上。是谁在生物课上睡着了,连嘴角的笑容都不曾惶恐?  相似文献   

17.
小花歌,这次回家看到你又长高了,更倔强了。早慧的你,十三岁便成为一名初三学生。大大的眼睛里都是个性。我牵着你的手,摸着你的黑发,陷入了沉思。一时间不知道是难过还是开心。  相似文献   

18.
<正>丢勒生于纽伦堡,父亲原是匈牙利宫廷的金匠。丢勒上学期间,父亲常带他到自家工坊学习技术。13岁时,早慧的丢勒不想走父亲安排好的路,便对父亲说:“我想学画画。”也是这一年,丢勒在没有经过专业绘画培训的情况下,用银尖笔画法创作出了至今仍被认为是惊世之作的《13岁时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9.
在非洲国家马拉维北部的一个小村落,有一个17岁的青年——黎格逊·凯伊拉。他看了《林肯传》之后与妈妈商量:“我想到美国去上大学,您能答应我去吗?”  相似文献   

20.
17岁,花儿一样的季节,我踏入了军营,成为一名部队幼儿园的孩子王。我高兴,因为我将成为播种太阳的使者;我自豪,因为我是快乐雁群里的一只领头雁。我爱孩子,也爱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我们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