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秋和 《教育》2014,(30):62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其主旨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服务,以学生能否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标准。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多年的努力探索,笔者所在学校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精心构建了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代办学新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生为本"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提高大有裨益,文章以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科学合理的引导与管理有着更多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教学改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小学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竞争意识,自尊自信的情感,乃至他们对于整个学习生活的整体认识都是需要教师的正确把握。小学管理的以生为本的理念,还有很远的路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把握。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科学合理的引导与管理有着更多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教学改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小学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竞争意识,自尊自信的情感,乃至他们对于整个学习生活的整体认识都是需要教师的正确把握。小学管理的以生为本的理念,还有很远的路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把握。  相似文献   

5.
"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以生为本”未必是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明,却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中亟需重视的问题。人性、个性、健康是力行“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的三个重要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生为本设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笔者通过考察分析学生的相关前知识,明晰学生的错误观点以及有待突破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融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借助教育心理学相关原理,以生为本设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诸多事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待解决,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寻求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健康、持续、协调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构建以生为本的大学文化,是充分尊重、爱护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以生为本理念下,开展英语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只有激活主体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步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喜欢求异、独立性强、自信心强的创造个体。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学生广留时空。  相似文献   

11.
英语作为外来语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障碍较多,部分教师会在不自觉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共生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本文就从唤醒学生自信、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与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情这三方面的共生教育理念来体现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为外来语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障碍较多,部分教师会在不自觉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共生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本文就从唤醒学生自信、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与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情这三方面的共生教育理念来体现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曹美玲 《华章》2008,(20):137-137
政治新课程凸现出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应如何把持新课程?应如何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定位?本文结合中学政治新课程的实践,对"以生为本"的内涵进行了如下解读.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一切要以学生为本;换位做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给足参与的空间,我们的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5.
曹美玲 《华章》2008,(19):137-137
政治新课程凸现出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应如何把持新课程?应如何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定位?本文结合中学政治新课程的实践,对"以生为本"的内涵进行了如下解读.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以生为本,创建情境,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工作中的“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其直接指向“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何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启用"变生为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质量高不高,社会欢迎不欢迎,是学校发展的最终评价标准。邝邦洪校长在《办学理念与治校实战》中,对“突出特色,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索尚创新”的办学理念作了阐释,邝邦洪提出的“以生为本”从“大师、大楼”的增长看到“生”的本质变化,是认识的重大突破,使教育发展观扬弃直观走向科学。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其内涵体现在:工作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价值追求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工作原则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工作方法是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工作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成才这个关系学生根本利益的问题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