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时采用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由于增加了高分考生录取理想高校的机会.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预计,越来越多的省市也将会实行平行志愿。那么。实行平行志愿是否就使考生进了“保险箱”.没有了高分落榜的危险?实行平行志愿省区的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降低落榜的风险?为此.本刊特邀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宋朝阳为考生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看分填报高考志愿,容易出现志愿扎堆、断档或缺档,录取时产生"大小年"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笔者根据填报高考志愿经验总结,采用"平均分差均值"法对号人座选大学,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小年"现象。首先,还是解释一下高校录取的"大年"。这是指某校某年在某个省份的录取中,报考考生偏多,造成志愿扎堆,尤其是在高分考生偏多的情况下,导致该校的最低录取分与考生所在省的相应录取批次线(省控线)的分差(差值),比上一年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3,(10):40-40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免不了听到一些关于对“落榜”考生的叹息。在每年的落榜生中,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占相当的比重。为了让考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志愿填报在录取中的作用,并掌握科学填报志愿的方法,我们将从本期开始,每期选择刊出今年各地在志愿填报上具有典型性的个例(包括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并交叉刊载),同时给以评析。我们的初衷只有一个:为了更多考生提高高考志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历年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的高分落榜、高分低就等不在少数,令考生、家长、高校和招考部门痛惜不已。在高考的战场上,如果说高考水平的充分发挥对考生来说是取胜基础的“正兵”的话,那么高考志愿的理性填报则将是后发制胜的“奇兵”。本文拟与考生朋友们谈谈志愿填报的原则与经验,希望考生朋友们在2004年的高考录取中能够准确把握,增加成功机会,减少失误几率,迈出人生发展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清晖 《教育与职业》2005,(22):74-75
与以前不一样,今年北京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再需要填写“是否服从调配”。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调剂办法。按照新的调剂办法,录取高校将按每个批次的顺序志愿进行录取工作,录取完成之后再公布剩余计划,重新征求考生志愿,即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达到分数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和相关媒体查询本批次剩余招生计划的信息,填报剩余招生计划的志愿。  相似文献   

6.
历年高考中,都有为数众多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情况发生,令人十分惋惜。的确,填报志愿是高考报名和录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志愿填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考生能否跨入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高校正常录取。因此,志愿填报不可小觑,更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志愿填报历来深受教师、家长和考生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才能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有比较大的录取几率呢?这其中确实很有讲究,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一些做法,谈谈填报志愿中的“保底”技巧。  相似文献   

7.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和制约。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间由原来的高考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更改为考生成绩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不少考生及家长认为这种办法好,考生本人的成绩知道了,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也知道了,考生的录取批次也就定位了。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的杂志,我们的编辑每年都有幸进驻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参与录取工作,以熟悉招生流程,搜集志愿案例,提升业务素养。今年,本刊编辑再次进入录取现场。在录取工作中,编辑既为录取的考生感到开心,也为落榜的考生深感遗憾,而将他们的“得”与“失”展现给来年的志愿填报者,是本刊的职责,因此,我们特地向考生报告……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今年这种对考生不利的现象将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从挥汗考场到高考阅卷,从张榜成绩到志愿填报,最后再到高考录取,每一过程都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且不说前面的种种环节,单就高考志愿及录取来说,风云多变,谁主沉浮?遂演出无数的忧忧喜喜。现在,借你慧眼一双,纵览各地考生07志愿填报案例,借他山之石,琢你08志愿之玉。  相似文献   

11.
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家长并不轻松.其中感到最为困惑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第一志愿学校及专业。填报高考志愿常被人们称为“第二次高考”。一些过来人这样说:“准备得早,策划得合理,可能相当于考生的总成绩提高几十分”:“既要分数考得高,还要志愿填得巧,填得好”。然而,每年都有一大批考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志愿填报不合理,高分低取.甚至落榜,或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与自己的意愿相差太远而抱憾终生。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笔者想就近些年来填报高考志愿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考生及家长有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多数省(区、市)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是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因此,如何将自己当年的高考成绩与历史录取数据进行对比参考,有效降低自己落榜的风险,成了志愿填报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下,笔者就如何参考历史录取数据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考录取程序越来越规范,以及各类高考录取相关政策的出台,要求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需要了解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在这些繁多的信息当中,考生应着重注意各高校招生章程中一些专业的限制要求,许多考生由于忽视了高校对招生专业的限制政策,导致在录取时无法录取到自己填报的专业,失去了宝贵的录取机会,造成很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录取过后,都有一些考生医高考分数不够录取分数线或因填报志愿失误而不能被录取,这些考生因种种原因又不想复读,因此他们面临失去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时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有些考生想通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他们首先关注和选择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近日表示,2008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体育艺术类 许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艺术、体育类志愿很难报,如果填报得过高,很容易坐“过山车”,高分落榜现象很是普遍;如果报得过低,录取后感觉到吃亏。尤其体育考生因为录取计划相对较少,所以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现象更是普遍。  相似文献   

17.
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牵动着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尤其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面临渠道多、信息广等问题,使考生和家长常常会不知该选哪所学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填报“失误”、“撞车”而造成高分低就、高分落榜。鉴于此,考生与家长应该掌握何种技巧才能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中拥有清晰的思路、获得科学的方法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7年高考的临近,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越来越关注的事情。为了帮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避免因思路的偏差和“技术”的失误,而成为高考的“悲剧式”人物,笔者从往年落榜生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教训,给考生们提个醒。这些教训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大忌,触犯一条,就有落榜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教师博览》2008,(3):18-18
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相似文献   

20.
但凡参加高考,总希望能被自己向往的院校录取,最好还能被安排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如此这般地心想事成。对于一些考生,常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点儿特别背的考生,甚至是鱼和熊掌皆不得: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上线落榜,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简言之,决定高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高考成绩,就数志愿填报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