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冲破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是科学定位,关键是全面总结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素的内部结构与类型,积极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闵建杰 《职教论坛》2006,(1X):28-30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职改革的核心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正确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往往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相混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区别开来,正确理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型、智能型、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上;在人才培养中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要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要改革办学模式,实现产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完善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体系,延伸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应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王明伦 《职教论坛》2002,(13):29-31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体现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特色的两个不同的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融合,又内涵有别。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的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概括性之特征。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就是说,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把它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所以,笔者…  相似文献   

5.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韩山师范学院档案学专业2022年通过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特色的办学定位,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以需求为导向,推动课程体系创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王澍 《江苏教育》2023,(10):31-35
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梳理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分析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介绍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揭示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同时,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分析、创新人才的跟踪评价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阐释全学段一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多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构建(节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职院校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改革,通过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面向廿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是学校的正…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传统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技创融通、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国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适应国家制造业和产业变革对机电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要,能有效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为辽宁再振兴服务的首要任务。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高职院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学校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高职院校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只是概括了一方面,不能突出高等职业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又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混淆。只有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研究和高职院校的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鉴于此,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途径。探索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在证书体系、招生制度、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面临系列挑战,唯有进一步构建职业教育证书体系、优化高职教育招生制度、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方能助力高职院校加快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在阐明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价值逻辑基础上,厘清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共在影响关系。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存在惯性思维与片面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内外关系离散与冲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变化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将“三主体联动”和“四要素融通”内嵌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助力育人理念革新,依托专业建设加速人才培养提质进程,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职院校改革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背景,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以期促进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和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层次结构合理化的保障,更是实现学生、中职、高职和企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这需要从完善中高职衔接教育对口招生政策,共同确定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开发满足中高职衔接教育系统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等几方面来保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实际上就是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计划,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蓝图。高职院校应以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为依据,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从而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其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深刻理解,找出其客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制约因素;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