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4,(17):21-26
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克服由文化脉络边际带来的传播障碍,因此在来自不同文化脉络的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构建一个第三方文化空间可以为双方文化协商和交流提供缓冲地带,从而帮助信息的顺利传播。镇江市充分利用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渊源关系,积极构建基于赛珍珠文化的第三方文化空间,以激发跨文化认同、鼓励跨文化体验、提高己方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宽容为传播策略,成功地向外界传播出真山真水、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国江南名城形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中“洋网红”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大众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这种以他者视角解读中华文化的短视频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第三空间,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地带。通过爬取B站以“洋网红看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弹幕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观众在第三空间的缓冲下,跨文化传播中用户的文化认同感会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呈现两极分化以及民族中心主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王平阳 《今传媒》2023,(4):104-106
影视作品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不同于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提倡各文化主体平等交流互鉴,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从转文化传播角度解析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方案,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视角,从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化已成为国家形象叙事框架能否成功的关键,文化间性是多种文化之间对话交往的前提条件,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再到“转文化”间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诉求。国家形象是基于文化间性理论意义生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框架体系。本文基于文化间性、转文化理论,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自塑”“他塑”“间性”等维度,研究了挖掘中华文化元素、拓展泛媒介化空间等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5.
档案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章以社会公共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档案文化发展的新定位,以大众文化为新的表现形态,共同推动档案文化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空间、主体和成果三个维度描述信息时代档案文化所呈现的微观样态,将档案文化空间样态解构为网状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阐释了档案文化主体样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共同构成了面向大众的档案文化成果样态。  相似文献   

6.
陆敏  陈燕 《现代传播》2022,(12):65-69
历史文化纪录片是“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视觉影像载体。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混杂空间中,海外观众如何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传递的文化内涵?《如果国宝会说话》《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的YouTube海外观众评论呈现出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共享、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三种样态。而若要强化文化共享的可能,降低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的程度,则需要提升纪录片审美意趣、呈现细腻的日常生活、提供清晰的背景知识,这将有助于海外观众超越柏格森所言的“习惯记忆”,唤起人类共同的“纯粹记忆”,促进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华元典“朋”字从贝币之意发展至友谊之“朋”,具有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文化意蕴,既体现于“朋”在文化交流中的符号意义,又拓展至个体、群体、国家之间在人文传播实践活动中的“友谊之交”。“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一种符号理念,也是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从“朋”之溯源及文化意蕴来看,“朋”之“友谊之交”源远流长,呈现出从连接到交融再到维系的历时性传播特征。同时,“朋”文化主要关涉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意义结构,各环节关联紧密,共同形成“朋”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该过程亦即文化的认知、对话与接纳的认同过程,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闫晗 《传媒》2023,(9):90-93
动画电影的空间话语是极具魅力的文化看点。本研究以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为基础,发现中国动画空间话语经历了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建构历程。当前,中国动画或表现为奇观化的“第一空间”,或表现为空心化的“第二空间”,呈现出空间与“两张皮”的尴尬境地。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动画的国际化传播,还需建立动画电影的“第三空间”,引入作为镜像的“他者”,通过互文性建构或抵抗性建构,让本土空间与“他者”空间在故事中展开碰撞、引发思考,最终达到包容他者文化、传播自身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改造与历史文脉传承形成了矛盾。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通过系统挖掘“空间叙事文本”“持续小规模改造”和多元主体“共同生产公共服务”等举措,完整地保留了街巷肌理、文化遗存、建筑风貌和历史故事,建立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社会教育与休闲活动之间的对话,形成了以东府文化为背景,以爱国主义、廉政文化、家风家训教育为主题,以关中民居院落为特色,集民俗文化体验、阅读服务、公益博览、娱乐活动、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其对“空间定位”的精准把握,彰显出“槐院里”叙事空间再造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破解国际传播话语失衡困局的视角,探讨短视频等新传播形态和平台在跨文化语境下的适配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传播好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主流媒体、自媒体、普通民众为代表的多元传播主体,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成了传播“和”文化的内容矩阵,通过价值理解和情感共振搭建审美情境,形成跨文化共情合意空间,自主可控平台的出海则为此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跨文化话语调适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国际舆论场上建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理念,从话语实践出发对冲西方话语霸权的内容池,再逐步过渡到多元文化共存和打破原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认识体系,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章浩 《现代传播》2022,(12):18-26+47
过往对影响受者解码因素的研究聚焦在传者所呈现信息、传播情境中业已存在的各种信息和受者心智三种因素,忽视了不同受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次传播活动中,传播行为会影响到多个主体。对某个特定的受者而言,其他主体所受的影响都可以称为“第三方效果”。在很多单一的传播事件中,第三方效果会影响到受者对传者所呈现信息的判断,成为影响受者解码的第四种因素。第三方效果的影响广泛存在于社会互动之中,在网络传播中尤其显著。它是传播行为在现实情境中即时制造的新信息,以“传者呈现导致了他者的这般状况”“他人对此传者呈现持这般判断”和“他者处于这般状态”的形式,对传者所呈现的信息形成补充,并以复合因果链的方式,共同作用于受者的解码过程。  相似文献   

13.
熊越 《中国出版》2023,(9):16-19
后疫情时代,全球传播生态加速重塑,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从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化间性下的“话语内容选择”与“语境转换”、主体间性下的“共同体意识符码”和“他我关照”的分析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剖析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对跨文化传播意义生产的探讨,反向推动跨文化传播方法论的发展,两者同频共振,建构出国际文化共识的同时明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最终实现中国故事对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在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观念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人类文明。大众传播媒介的繁荣导致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成为城乡文化冲突加剧的催化剂,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后果和影响,城市文化不断吞噬着乡村文化。因此,若要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得以共同发展需要新的传播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吴冬  刘举 《出版广角》2015,(2):76-78
自媒体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形成多元化新格局搭建了平台,并使民众成为文化传播新主体.坚持平民立场的对外文化传播不同于以往的意识形态宣传,更容易以平等姿态和人文意蕴为国外政府和民众所接受.只有坚持文化平等、互敬、互惠原则,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软实力”,进而改善以往国际形象和异质文化的认知偏见.传播手段、内容的创新和主体多元化协作机制探索应成为当前我国提升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黄婷 《东南传播》2022,(9):104-107
短视频的发展使得侨居海外的华人拥有文化传播的渠道,成为文化中间人。通过采用个案的文本分析,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马来西亚华人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最终发现,文化中间人既通过共同解释项展现同质文化,又以文化注解的方式凸显文化差异,展现出一种奇观化的叙事。同时在数字媒介时代,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成为必然,第三空间的理论边界进一步拓宽,发展为以媒介为边界的数字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8.
王晓晖 《新闻战线》2023,(21):54-57
更加深刻地链接“我”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精准地定义中国国际传播的“世界身份”,对于全面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效能至关重要。我们应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共同价值及技术进步为引领,拓展国际传播新疆域,对中国实践进行意义再阐释,找到共同话语空间,汇聚多元主体表达的国际传播力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袁梓潆 《传媒》2023,(10):54-56
三星堆“考古热”走出国门,是国际传播领域近年来发生的现象级事件。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文明的灿烂明珠,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精神的重要价值符号和文化样本,其国际传播实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成功样本。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从传播符号、传播语境、传播主体三个维度,探讨三星堆国际传播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游戏出海”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热词,中国游戏产业迅猛发展,并在全球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其自带创作人、创作环境中的文化基因,因此在出海过程中遇到不同文化氛围下的游戏群体容易产生“不适应”性。如何让中国游戏被外国玩家所接受,如何让依附在游戏中的中国文化能被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所理解是一个现实的棘手课题。本文通过试图探索游戏这一独特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规律,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克服文化的差异性和不适应性,给出实现游戏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对策,以期发挥出“游戏出海”带动文化传播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