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在光的波动性一章中讲了光的偏振。本文根据有关光的偏振的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解释实际观察的结果。并对教材中的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认识偏振光     
新编<物理>教材第三册增添了<光的偏振>内容,讨论了光的偏振现象,得出光是横波的结论.这引起了许多学生的浓厚兴趣.这里笔者想就几个方面来再认识一下"偏振光".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1.旧教材对光的教学都是按照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分两章进行,两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相对独立.高中物理新课程光学教材,突出"光的本性"这条主线,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全章教材内容编排灵动活跃,贴近光学研究的新技术成果,具有时代气息.2.教材在光折射现象研究中得到折射定律后,及时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从实验中得出的折射定律(sinθ_1)/(sinθ_2)=n_(21)与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结论形式一致,是否可以推测光可能是一种波?"光线"是否应该是光  相似文献   

4.
光波是横波,具有偏振特性。观察光偏振现象,通常要使用偏振片。目前许多中学实验室缺乏偏振片,我们利用自然光在普通玻璃片界面上反射时,可以观察到偏振光这一原理,进行演示。布儒斯特定律指出:当一束光投射到两介质(如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如果光在第一介质(如空气)中的入射角的正切等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的偏振态的性质和光在晶体中的双折射现象,然后与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偏振态之间的关系相结合,来研究晶体表面附近光的偏振态的理论研究.首先论述的是光的偏振态的性质与几种偏振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是反射折射对光的偏振态的影响和光在晶体中会发生的双折射现象,最后通过两者结合来研究晶体表面附近光的偏振态.  相似文献   

6.
<正> 费马原理:光在指定的两点间传播,实际光程总是一个极值.从这一原理出发,可以征得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遵守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针对我院培养的学生是中学教师,而现行教材对中学物理中需要牢固掌握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论证都不太完整这一情况,故此我用费马原理较完整地证明折射定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初中教材中的几何光学,是以光在均匀媒质中作直线传播为基础,研究光在透明媒质中传播问题的光学。几何光学运用两个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几何光学里,光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光线就是指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线。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线进行的方向是按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而改变的。这部分的教材体系是:在讲授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传播的基础上,介绍光的反射现象,讲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象、球面镜;再从光的折射现象讲光的折射定  相似文献   

8.
夏锡良 《物理教师》2007,28(5):16-18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定律.那么,如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活动呢?让我们先审视一下几种版本的新课程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处理.1对人教版教材探究实验的质疑人教版教  相似文献   

9.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这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教材分两节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再现科学家对光的波动性认识的探究过程.第一节主要从实验角度研究产生双缝干涉的条件及原因,第二节则从理论上推导了亮条纹和暗条纹的间距规律,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波长.  相似文献   

10.
姚武斌 《物理教师》2004,25(1):9-10
1 教学设计的思考 高二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一节传统课.通过访问互联网确定这一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课的传统教学方法都是运用演绎法.上教版教材通过复习电路中有关电动势及产生电流的条件,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先给学生观察当条形磁体插入组成闭合电路的线圈中时产生的电流和插入速度的快慢间的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1新考纲考点解读内容要求71.光的折射定律72.折射率73.全反射、光导纤维7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ⅡⅠⅠⅠ光学部分仍分为光的折射(几何光学)和光的波动性(物理光学)两部分(如上表),删去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棱镜、光的色散、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激光的特性及应用等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删去的知识点中一部分是在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如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一部分虽然删除但还需要…  相似文献   

12.
马吕斯定律是普通物理波动光学中关于光的偏振的最基本定律之一,也是有关偏振光强度计算中最常用到的计算公式。马吕斯定律主要是讲线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透射光强度的变化规律的。设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强度为Ⅰ。,透射光的强度为Ⅰ(不考虑检偏器对光的吸收),则Ⅰ=Ⅰ。cos~2θ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课本的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的"牛顿第二定律"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做好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实验装置看似简单,但要做得成功还有一定的难度,要用人工控制两个小车同时停止运动,确实不易,稍有不慎,小车就会冲出长木板撞向定滑轮,影响实验效果.由于实验中的两个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也影响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可视效果.两块木板与小车之间的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也很大.教材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很好,为定性分析的演示实验.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的定量分析,而由于实验装置结构上的不完善,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要想在实验中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其定律,减小摩擦是关键.为此,我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了再次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知识准备,也是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进化的重要基础.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四种无性生殖方式以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双受精的概念,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谢志刚 《物理教师》2006,27(7):5-35
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教材第三册第34页中,关于光的偏振有两处论述和一个插图,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问题1:教材中通过实验将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得出的偏振光的定义不严密,书中说: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着一个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演示偏振现象的新实验方案,并自制了实验教具,说明了偏振现象是横波的特性,纵波无偏振现象,对光的偏振做定量研究并验证了马吕斯定律。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演示偏振现象的新实验方案,并自制了实验教具,说明了偏振现象是横波的特性,纵波无偏振现象,对光的偏振做定量研究并验证了马吕斯定律。  相似文献   

18.
折射率的测定是几何光学中的重要问题,是高考考纲中规定考查的唯一的几何光学实验,属于探究型学生实验,对同学们理解光的折射有很大帮助,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根据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只有切实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本文除了教材上介绍的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外,还应用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探究了测定折射率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葛水兵 《物理教师》2022,(12):89-90
基于光的偏振教学,探究了一种分析偏振态的普适性解题思路,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光的传播"这一节,人教社版的新旧两种教材(新教材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版本,旧教材指九年级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下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大致相同,都围绕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速等方面编写.但是它们对有些细节的处理、知识的获取过程等在安排上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