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四大南戏之首的《拜月亭》是一部爱情剧,奏于乱世。本文试从取材角度、爱情程式及构剧方式等方面将其与元杂剧中存在的大量才子佳人戏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见其描写青年爱情方面之特色。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30-133
南戏是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种戏曲艺术创作,被称为四大南戏之首的《荆钗记》,是婚恋题材的南戏作品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荆钗记》通过钱玉莲和王十朋的爱情故事,完成王十朋和钱玉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独特的婚恋观,同时表现出反封建的社会意义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22,(1):74-79
通过剧本研读,结合具体情节、台词分析后发现,南戏《小孙屠》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鲜明,情节设置简短凝练、关目构思奇巧、戏剧冲突焦点集中。这些叙事特征来自于剧作者对伏笔、叙事视角、双线叙事结构、冲突构建、典型性人物塑造等叙事手段的运用。通过对南戏《小孙屠》叙事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中国早期戏曲在叙事技巧探索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集韵》和《集韵》研究有宋一代,小学类工具书蜂拥而出,其中,韵书的刊刻也形成了一个高峰。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等重修《切韵》《唐韵》而成《广韵》以后,又于景佑四年(1037年)成《礼部韵略》,宝元二年(1039年)成《集韵》,前后大约30年,由官方编定三部有重大影响的重要韵书,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三部书中,当然以《广韵》影响最大,那是因为人们把它当成了《切韵》的替代品。其次,《礼部韵略》也产生过重大影响,那是由于士子博取功名必须依从此书。惟独《集韵》,虽同为官修韵书,却“刊行稀少,流布不广”[1](页2)。其实,在这三部著作中,《集韵》卷帙最大,收字最多,内容最复杂。但这也正是此书流布不广的原因[1](页2-6)。由此可以想见,《集韵》编辑难,流传难,研究更难。  相似文献   

5.
肖娟 《考试周刊》2014,(24):144-145
教学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读《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这两本书,作者对教学论有了很多的认识,对我国教学论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对教学论进行反思,前瞻教学论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踪凡教授 《赋学文献论稿》 以元典文献为基本线索,展示了中国赋学文献批评的历史进程与变迁;在赋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重要突破,代表中国赋学文献研究的前沿;同时作者或为读者指明路径,或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学界赋学文献研究的典范力作.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重构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理论潮流,最早诞生于《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重构论讨论专辑"."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所推介的带有"新义"的创作潮流.一个代表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讨论的主要理论潮流,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主要创作倾向.理论阐释和创作实践上的对照...  相似文献   

9.
天空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成长的岁月如流水,叮叮咚咚,流淌了一辈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总是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孩童、少年、青年、老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总是遇到不同的境遇,或阳光明媚,或阴雨绵绵;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总是收获不同的果实,或成功,或失败。然而,这就是成长,直到我们老去,岁月都未曾遗弃我们的成长。漫漫长路,成长像一位母亲,将一个个道理娓娓道来:时自己应严苛,对他人应容忍。当枯木逢春之时,等待它的依旧是死亡,要抱着发芽的心情,用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一分为三”是中国哲学界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2 0 0 0多年前,人们就对此话题有过议论。老子曾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认为,生生不息,变化不已,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易传·系辞下传》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日往则月来,月入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指中庸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以细嚼慢。因的方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读完了潘世东教授主编的《汉水文化论纲》。这一来是由于时间实在有限,二来是为了尊重知识、尊重作者、尊重我们的汉水文化。这期间,我无数次被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所感动和震撼,也无数次为对编纂这本书而付出智慧和劳动的作家学者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2.
《高考改革论》是刘海峰教授又一部专门探讨高考改革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书以高考改革为主线,从高考改革理论、高考改革政策、高考改革反思、高考改革走向以及高考历史回顾五个方面,围绕坚守与改革,系统、深入地阐述高考改革之道。本书不仅廓清了一些对高考制度的误解,更为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维柯的《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虽然直接谈的是大学人文教育问题,但却包含深刻的解释学思想。它在"古今之争"的框架下,通过对笛卡尔的批评,引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对比分析:逻辑学与修辞学、批判法与论题法、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第一真理与第二真理,其中隐含有为人文科学的合法性正名、反对唯自然科学马首是瞻的重要内容。他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却触及到了解释学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在19世纪并没有完全受到重视,而在20世纪的哲学解释学中却大放异彩,充分显示出其思想的超前性,由此他无愧于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祖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来敏《本蜀论》,成书于三国蜀汉,是巴蜀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书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此书早已亡佚.但此书对于研究古蜀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即对《本蜀论》的作者情况和亡佚时代等进行探究,并通过比较《蜀王本纪》等书,说明古蜀传说在记述上的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胡风是1930年代在与鲁迅的直接联系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左翼文学批评家的.1934-1935年他写出《林语堂论》和《张天翼论》两篇过万字的“作家论”,初显其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这里既有简单、幼稚的一面,也孕育着其文学批评进一步发展的“深刻”.  相似文献   

16.
王红 《文教资料》2014,(11):48-49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考空间受到“问题”的限制。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则给学生创设了更自由的学习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并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充分展示智慧。本文以《云南冬天的树林》的课堂教学为例,主要说明应用“先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孔祥勉 《文教资料》2011,(18):110-111
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学者恶评不断。但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政治主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作者从君王的角度出发,为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方针,因此,他的道德观点散发着理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于1513年问世,迄今已六百周年。这本惊世骇俗之作,使他获得了近代著名政治思想家的桂冠,但马氏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一位历史学家。揭去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家的光环,从其系列的作品中,剔除纷出的褒贬与是非,还原到16世纪意大利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他对近代西方史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重读一百年前夏目漱石著《文学论》,更能看出其独具一格、卓尔不群.作者不是以某种“主义”而是以“全义”的视阈,以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作家的三重角色,从(F+f)的“文学公式”出发,以“焦点意识”、“幻惑”、“文学语法”、“暗示”、“渐进推移”等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为中心,以18-19世纪英国文学原著为主要例证,阐述了文学构成论、文学特性论、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论、文学修辞论、文学推移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用社会心理学方法写成的自成体系的文学概论著作,对今天的中国文论界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七十多年前出版的张我军译本错译甚多,在译本严重老化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加以重译.  相似文献   

20.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然而由于其学说过分推崇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被巴赫金认为只是主观化了的生物学,而巴氏本人所信仰的是客观的社会因素。基于此,他拒绝接受弗洛伊德的相关学说,他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实现复调理想全部归功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彻底忽视了文本的内在艺术作用。试以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结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罪与罚》为细读文本,分析其中出现但经常被人忽视的大量梦境,揭示它们的存在价值,并以此重新体会小说的作品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