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青 《情报科学》1993,14(1):43-46
非独占性是情报商品的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对情报商品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情报商品的“独占性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机理,阐述了各种类型的情报商品的独占性特点及其在商品化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情报商品的独占性的保护。认为情报商品的独占性问题源自情报商品的知识产品属性,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法和技术合同法来保护其独占性。  相似文献   

2.
李扬  陆南燕 《现代情报》2006,26(9):182-184
根据高新企业图书情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提出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系统进行一体化改制;并以知识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目标,把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系统与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企业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搭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情报界有人曾根据下述理由将情报纳入商品范畴:①情报是劳动产品;②情报可以买卖。这二条理由说明情报具有商品的重要特征。但情报与普通的商品是有区别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最主要特征是:①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②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网络组织不同学习情况下竞争情报发生的可能性,认为竞争情报主要发生在网络合作伙伴的非共享性知识或关键知识的学习中,发生在互动学习、对等学习和竞争性学习中,尤其发生在对等互动竞争性学习中.  相似文献   

5.
王军 《情报科学》2008,26(3):354-358
定性分析了网络组织不同学习情况下竞争情报的发生,认为:竞争情报主要发生在网络合作伙伴的非共享性知识或关键知识的学习中,发生在互动学习、对等学习和竞争性学习中,尤其发生在对等互动竞争性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彭知辉 《情报杂志》2013,(5):61-65,76
公安情报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不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公安情报产品具有独创性,情报内容不能重复生产;情报内容独立于载体,可面向众多用户提供情报服务;情报产品的效用取决于用户对情报产品的吸收、利用。根据公安情报产品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的不同,可将它分为情况反映类情报、系统资料类情报和综合研究类情报三种类型。公安情报产品生产是由公安情报资料、公安情报用户、公安情报工作人员等要素,由公安情报需求分析、公安情报产品编制及公安情报产品转化应用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秦荣环  傅翠晓 《现代情报》2005,25(12):10-11
动态分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情报学篇的统计方法,并对四版中出现的情报学核心期刊作了统计。通过分析得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分布与地区知识密集度有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引领全国情报界;情报学核心期刊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同时具有更新性,《现代情报》进入情报学核心期刊表。  相似文献   

8.
初田辉 《科技与管理》2002,4(3):113-114
高技术是以最新的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高技术并非仅指某一单项技术,而是指处于科学,技术和工程前沿的科技群落。高技术使用价值特性有间接性,渗透性和共享性;高技术价值特性有高风险性,高附加值性和高成本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分析并明确了竞争情报过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给出了知识管理对竞争情报过程的支持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工作机理。指出,依据该模型,企业易于理解和把握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实现竞争情报过程中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有效运用;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模型对于增强企业竞争情报水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莫毅易  周九常 《情报杂志》2007,26(5):111-114
在回顾相关研究成果和分析竞争情报组织几次“转移”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组织对竞争情报的影响:使网络组织内非法和不正当竞争情报大量减少、竞争情报具有共享性、竞争情报外部化与内部化的统一、竞争情报更加容易泄露、竞争情报主导者出现以及学习与竞争情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的商品特性决定其市场创新的独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科技期刊的五个商品特性:商品的知识性,价值的倍增性,使用价值的长期性,知识的公共性,商品化的差异性。这些商品特性决定了科技期刊在知识市场活动中创新的独特性,并对这些创新特性作了分析论证:科技期刊与读者、与作者的市场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稳定的合作关系、服务关系;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向社会(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能持续发展,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联合办刊;培育科技期刊消费群,扩大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吕萍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4):283-284,250
信息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称之为信息产品,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新闻出版、咨询、数据库、电信等.信息产品具有物质产品或传统意义商品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信息产品具有共享性,它可以同时被多个人使用进行决策,而不同个人由此获得的效用既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13.
孙琳 《现代情报》2018,38(10):65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通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过程,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与关系集描述空间的扩展以及知识元属性关系网络的生成。[结果/结论]实例研究从业务和竞争力两个视角,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的融合与深加工,为产品情报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对产品情报知识元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论情报吸收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海 《情报杂志》1996,15(4):19-20
讨论了用户情报吸收过程的意义和现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情报吸收过程就是用户对情报信息所含知识内涵的同化和异化过程的观点,并对布鲁克斯的情报与知识关系作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朱根发 《现代情报》2002,22(8):148-149
商标情报和专利情报、专有技术情报均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许可贸易的三大支柱。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尤其当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东道国是严格限制产品进口和外国投资时,许可贸易往往是国际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唯一可选择的贸易方式。本文介绍如何运用《商标法》实施商标国际许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根发 《现代情报》2002,22(8):147-149
商标情报和专利情报、专有技术情报均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许可贸易的三大支柱。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置了许多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使国际企业以传统的产品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遇到了严重的障碍,而采用许可贸易方式,以技术出口代替商品出口.以技术出口带动商品出口,就能克服商品贸易壁垒,同样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出口商品异曲同工之效。尤其当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东道国是严格限制产品进口和外国投资时,许可贸易往往是国际企业进入目标市场唯一可选择的贸易方式。本文介绍如何运用《商标法》实施商标国际许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植惠 《情报科学》2006,24(6):801-805
本文提出了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即:建立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换与统一理论;研制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大集成系统;开发信息、知识、情报的测度方法,同时指出了实现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的方略。  相似文献   

18.
论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瑞红 《现代情报》2004,24(10):179-181
竞争情报具有的知识属性,使其与知识管理之问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本文首先分析两者之问的关系:接着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两者共存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所以企业要努力实现两者之问的良性互动。而不是知识管理包含或者取代竞争情报;最后论述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两者良性互动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何佳讯撰文试图揭示情报产品的三个本质特征,并以此作为把情报产品与情报、文献、文献产品相区别的标志。认为:(1)融入情报劳动——情报产品形成的前提特征。情报劳动是整个社会两种阶层——一般知识劳动人员和专门情报工作人员的劳动总和。专门情报人员的劳动是知识与信息主体的伸延,必须包含情报人员的劳动消  相似文献   

20.
学术刊物具有两重性,即有精神产品的属性,也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所以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创造思维成果的记录,交流和推广的载体;所以具有商品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精神产品的一种物化形式,只有进入市场,通过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学术刊物必须以商品形式存在,必然以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流通,必然受到市场价值规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