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下,所有学科都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即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历史学科亦然.历史学科很少或不能靠多动手、多操作、多实验来完成,盖其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特征,即"过去"的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只能靠文字、材料、图表、影像显示在脑海中把握.所以,在历史课中科学处理好这两重矛盾,就将打造出高效益的、充分发挥学生水平能力的历史课堂来.  相似文献   

2.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由于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只能借助“中介物”,即各种历史材料。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有通过帮助学生熟悉和分析适当的史料,才能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由于具有史论统一性、过程性、具体性和广泛性之特点,为历史课堂教学谈古论今提供了可能。运用各种与历史相关或非历史的知识,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立体的学习环境之中,以期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由历史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地说,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及史论统一性三个特点。近几年来,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和探索,历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一种倾向发展的同时,却又往往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发展,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历史知识特点的这一倾向。  相似文献   

5.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历史知识又具有史论的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历史知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别于其他各科教学的本质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目前有些教师往往把历史课讲成政治课、语文课或故事课,都是没有把握历史教学的特点造成的.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的特征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第一个特征,必须以马列主义理论观点指导教学,做到史论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史作为大学政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它专业课一样有它遵循的一般教学原则;而作为一门历史课程又因其特殊性,也即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及史论的统一性等,与政教专业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主干课不同,教学中容易流于史实的琐碎和认知的感性化,往往使人产生与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不能配套的感觉。针对政教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殊要求,我认为在注意中国革命史历史课程特殊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强化其教学的理论含量。  相似文献   

7.
杨军霞 《考试周刊》2012,(82):130-130
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是指历史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以鲜明的导向烘托气氛,营造情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复述性和积累性的学科,同时,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再加上历史学科的课时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理解史实和记忆知识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新课教学中采  相似文献   

9.
“歌诀记忆法”是把学习的材料编成易于记诵的语句,赋予其外在的音韵和节奏,使材料整齐对称、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从而便于记忆的一种方法。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数量之多、难度之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它决定历史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生活.人们无法再次去经历、去体验,只能凭借过去留下的历史资料去认识、想象。中学历史课从学习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是应该受到学生喜爱的.但现实的历史教学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历史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实际生活存在着距离.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轻视.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门承古启今、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末的学科,具有时间性、综合性及具体性等特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想、多向思维,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例。分别从“用联系的观点看历史”、“勇于质疑”、“多角度探讨”、“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四个方面出发,讨论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性,是中学历史最具学科特色的特质之一.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中学历史教育务必使学生形成史证性思维意识,不仅在于能使学生理解史学的发展会不断丰富、完善对历史的认识。避免把课程(教材)中的“历史”当作是绝对客观的教条,而且能使学生形成言必有据的严谨态度。这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现代公民所需的重要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高考考查目标,忽视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导致了史论脱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学历史教师要强化“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意识,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第41题.可以说是自2007年开始新课标高考以来,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命题的一次重要改革,各方好评如潮。首先,此题“短小精干”.材料较少,问题只有一个;其次,“一问多考”.考查了学生多种学科能力(阅读理解、概括分析、调动和运用知识、史论结合、审题表达等能力):第三,答案开放,即此题实际上有几种答案。...  相似文献   

15.
电教媒体的应用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力度。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必须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把电教手段引入课堂,可以是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克罗齐的世界学术名《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是一本属于历史哲学范畴的史学概论性质的史论作。否定“历史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与过去性,否认“历史哲学”的意义是此书的二个重要议题。此外,克罗齐在书中还极力否定“普遍性”。这些问题的要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揭露克罗齐“史论”的虚伪性,有助于引导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推动历史学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的传统历史教学,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中心位置,是知识的发送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千百年来,历史教师就是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以课本为媒介传授历史知识。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过去了的人和事的再现。即使历史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8.
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考试题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史论结合的特征。在调研中我发现,由于缺乏对高考试题史论结合特点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教学时缺乏指向性、针对性,既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一、巧妙地运用历史歌诀歌诀是记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如果将史实串编成歌诀,并运用在教学中,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历史将会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比如给学生讲清朝入关后的皇帝世系,可运用这样的歌诀:“顺康”拥有很多钱,从加到减同光宣。”即“顺(治)康(熙)拥(雍正)有很多钱(乾隆),从加(嘉庆)到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通过把歌诀等融入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将“热点”问题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客观事实。其过去性决定了历…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知识具有科学性、过去性、具体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要顺利地完成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这三大任务,教师就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思想智能相一致、史论相结合、“古为今用”、直观性和按年代顺序叙述历史等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