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心理审美活动.音乐是通过旋律表情达意,能直接受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净化情绪,纯化感情.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绪陶冶功能.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人们的情绪会随着乐曲的变化而变化.音乐的陶冶情感功能是巨大的.从心理学来讲,音乐主要是通过宣泄和补偿达到对人们情感陶冶的目的.在音乐世界里,人们摆脱了自身的渺小和平庸,心灵变得光明和澄澈,纯净美好,且想象力也成为人们感官的无限延伸,体验到心灵自由的全部快慰.在悦耳怡情的音乐中,人们身心得到放松、平衡,达到和谐安逸的境界,音乐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融入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于一体,使人获得完美的精神享受.因此,培养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鉴赏音乐,进而热爱音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且帮助人们进行情绪的表达,是一种抒发情绪的重要方式。钢琴音乐艺术不仅具有审美性,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人们的情感有效的表达,通过钢琴音乐艺术,听者可以从音乐中听出钢琴家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情绪并且与之发出共鸣。本文主要从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歌唱者的情感和情绪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的感情沟通正是由于情感、情绪的感染功能,才能以情动情。文学,电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等无不是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堂中的多元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考试周刊》2008,(53):221-221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它能通过音响的运动,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者而实现的,音乐着重于形式美,强调以音乐自身的运动去展示情感起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唱歌是通过人的嗓音表达情绪与情感。一首歌或一支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功能的特殊性就在于情感的感染、启迪和陶冶,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挖掘音乐教材的情感力量,还要注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善于运用多种富于情感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适宜音乐学习的"情感场",以达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  相似文献   

8.
龚燕 《家教世界》2013,(10):101-10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不同于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因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在琵琶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呼吸、血流及运动神经的活动频率,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和情感。音乐可以使对立两极的感情相互转化,如通过积极的感情内涵作用于人的感情,逐步取代人们原有的消极感情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感情。优美的音乐中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的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使人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处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一、音乐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 (一)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在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都凝聚和散发着非常浓郁而丰富的感情色彩。音乐的美育如同其他一切形式的美感教育一样,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之上,并与认识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和现象激发人们真实情感,从而受到影响、陶冶、鼓舞的一种教育。当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其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接受并感染上作品的感情色彩,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开头一段音乐时,会让人产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音乐教学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道:"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高尚起来。"音乐决不仅单纯为了娱乐,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同时也是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音乐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那么,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86):151-152
音乐是净化人类心灵最质朴的表达方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大脑的放松。人类情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滋养和抚慰,因为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驱散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同时还能够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心态。高中是学生课业学习负担最繁重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体悟音乐中包含的安定与平和。通过音乐的赏析释放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郁晓燕 《考试周刊》2009,(41):231-232
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是音乐审美的情感,并非道德情感。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恰当地表现音乐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为了解决双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将其完全摒弃。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相似文献   

15.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是陶冶情感的课程。而情感是左右人思想、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当代的艺术教育中情感更是主宰着艺术课堂的整个过程。本文将以情感为中心,对情感在艺术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实质上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其音乐形象给人的美感是间接的,是在联想、想象中获得的.音乐美虽然不直接诉诸人的理智,但它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理,通过对情感心理的感染熏陶,使人得到某种教益,获得人格的升华,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等方面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中对艺术类的学科教学教育越来越注重。音乐作为能感染人、陶冶人的艺术,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完美呈现与音乐教学质量紧密相连。情感是音乐的精髓,能影响音乐演出的成败。因此,在音乐的演奏中除了要对节拍、旋律熟练地掌控,还要对情感的把握与表达做到灵活运用。初中音乐教学是音乐的基础性教学,更加要注重情感的教育与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刘珩华 《教师》2013,(19):82-82
音乐和创作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劳动,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凝聚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体现着人们的浓厚情感。音乐教学正是应用具有丰富情感的各种音乐为载体,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一、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也是用于情感领域的教育活动。音乐教师是音乐作品艺术情感的传播者,应对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从而成为优质媒介,使学生感知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9.
杨翠荣 《考试周刊》2014,(14):173-173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渗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1.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盛的情绪陶冶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20.
马象立 《文教资料》2010,(1):104-105
人的情感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所以美木教育要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