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诗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水诗自产生之日起,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盛唐时达到顶峰,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而山水诗发展到晚唐,从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与初、盛、中唐截然不同的特点,体现出独特的思想意蕴。具体而言,晚唐山水诗思想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渗入了咏史、怀古的意味;充满了佛学意蕴;以抒写凄清淡泊情怀为主。  相似文献   

2.
山水诗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水诗自产生之日起,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盛唐时达到顶峰,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而山水诗发展到晚唐,从艺术特质方面表现出与初、盛、中唐截然不同的特点,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具体而言,晚唐山水诗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晚唐山水诗在形式上以律、绝为主而少古体;晚唐山水诗在性质上呈现出内敛性,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感伤、萧瑟、衰飒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山水诗之所以发端于南北朝,并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思想意蕴和审美趣味,是那个时代各种历史要素互动的必然产物。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南北朝山水诗兴起的人文渊源,并通过对历史语境的解析,力图梳理出南北朝山水诗的思想与审美基因。  相似文献   

4.
李群玉山水诗,一方面以其特有的审美观照方式,沟通自然精神,开拓了山水诗在晚唐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又因诗人独具的文化气质,为山水诗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山水永诗源远流长,清代山水诗则集其大成。近代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郑珍写有大量的山水诗作。近年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学史著作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山水诗专题研究论文六篇;鉴赏词典、作品选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诗歌研究专著中对其山水诗的介绍和评价。主要表现在生平交游、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而从生态批评和现代旅游等新角度分析其山水诗的文章还未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戴山水诗表现了较为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内蕰,有田园渔樵之乐,有异域风情之美,有怀乡归隐之思。山水承载了他的离别之痛、羁旅之愁、孤独之感,鲜明地烙上了晚唐时代感伤的印迹。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还是在唐代以后,都有特殊的内涵和魅力,而其山水诗更是古今历来山水诗中的奇葩。李白写山水诗并不单纯写山水,他的山水诗豪放浪漫,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他的山水诗景含情、诗言志。其中诗言志部分又从壮情怀天下,柔意儿女长,总析李白佳作;入无清明无以施志,寄情山水凭吊伤情,展李白治国之志;出则堪忧意欲济国,虚实相生山水田园,现李白忧国之思三个方面体现了其思想经历和心路历程,表现了这位壮游的谪仙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8.
散文文体形式美具有流动美、清新美两大基本特征。流动美首先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方面;清新美,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练方面,还表现出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9.
晋宋之际,在玄言诗之后,出现了山水诗,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在谢灵运以前,山水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到了南齐的谢眺,山水诗有了新的发展。谢灵运、谢眺人称“大谢”、  相似文献   

10.
谢鲍的山水诗表现出尚铺排、讲对偶、雕琢辞藻、精心刻镂、以新奇丽密称胜的相似特征 ,但由于其生活、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在创作中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照态度 ,两家的山水诗同少异多 ,各具特色。谢诗追求理与情的契合 ,情与景的交融 ,情景理三者的贯通一致。鲍诗几乎完全屏弃了“玄理佛趣”,其基本特色表现为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苍凉沉雄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的无题诗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不同意蕴,从文本上看,它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爱情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深层意义上看,诗人所表现的爱情生活正是怀才不遇、生命的忧患和幻灭感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山水诗数量庞大,题材丰富,并且有着深刻的思想性。这些山水诗里,不仅仅有对祖国田园风光、山河之美的倾情描绘,也有着对自身漂泊境遇的悲切感叹,更有其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索,其山水诗充分表现出了作为一代伟大诗人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3.
散文文体形式美具有流动、清新两大基本特征.流动美不仅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方面;清新美,不仅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炼方面,还表现在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动态性的描写在山水诗中是一种艺术手段的静的特点,在两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善于写静境,对静的写法灵活多变,表现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相似文献   

15.
李杜山水诗都以表现壮美、崇高美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乏笔致清丽的优美之作;李白山水诗多雄奇,杜甫山水诗多雄浑;李白山水诗多出世之想,杜甫山水诗多入世之思;李白山水诗多夸张,杜甫山水诗多写实;同为风格柔婉优美之山水诗,李白仍以表现阔大之景为主,杜甫则以擅写纤小之景见长。  相似文献   

16.
何方形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1):19-22,29
杜甫的山水诗创作是他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也有快适愉悦的成分,但更多的则表现了诗人拯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表达了怀抱不能实现的幽愤与感伤,意蕴丰厚。杜甫的山水诗展示出全新的情感体验范式,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动态性的描写在山水诗中的一种艺术手段的静的特点,在两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善于写静境,对静的写法灵活多变,表现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境和意蕴。  相似文献   

18.
谢朓山水诗意象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向 我们昭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点和思想意蕴。 谢诗风、云意象着眼于高远的宇宙空间,把诗歌题材推 向了一个高蹈于尘世之外的旷远境界。谢诗暮、夜意象则显 示了他内心隐晦、曲折的痛苦。“香草”类意象则是一种暗示 的象征性描述,它们基本上沿续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象征 意蕴,让山水诗增添了一份高洁之气。谢朓的思归表面是一 种“赏心”,内层却是对“赏心”的疏离。  相似文献   

19.
党绍辉 《成才之路》2009,(24):32-33
唐诗发展到晚唐,咏史诗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少晚唐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咏史诗。在这些数量可观的咏史作品中,李商隐的咏史诗独具特色,显示出了不同凡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为咏史这一体式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钱伟 《文教资料》2010,(27):4-5
王雏因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仅对佛教有精深的研究,而且信奉佛教,因而被人称为“诗佛”。这使得其山水诗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同时。还透露出一种浓郁的禅理意蕴.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空灵蕴藉的独特的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