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  相似文献   

2.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相似文献   

3.
4.
易石秋 《教师》2014,(13):58-58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传奇,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文豪,他璀璨夺目的光亮照亮了整个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星空。他既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连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也是他的门下,并且终生执弟子礼;又是豪放派词的伟大开创者与最高典范;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作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定风波》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主人公因心上人远去而音信全无,心灰意懒,寂寞愁苦的哀伤心情。下片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后悔当初未能把心上人留住,希望着想象着在鸡窗、蛮笺、象管、吟课的静谧温馨的氛围中过着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的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体现了市民的审美趣味,抒发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词作语言浅俗,明白如叙家常,表现了柳永俚语俗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乌台诗案"以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处境凄凉,生活困厄,但苏东坡在困境中没有消沉退缩,而是秉持自己"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涉足山水,为民造福,实现了自己人生和创作的双重飞跃。黄州,注定是苏东坡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地方。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历来备受推崇,其原因主要是人们认为它就途中偶遇春雨之事,即景抒情、以小见大,写出了一种人生哲理,显露了苏东坡在逆境打击之下,依旧淡定从容、洒脱豪放的胸襟气度。然而,笔者仔细品读后,发现其中其实不无消极成分,洒脱之意未见多少。  相似文献   

8.
闲时吟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脑中耳畔萦绕几首较熟悉的古曲,或许传达着同样的意味,试用古曲戏赏,希望一窥集佛儒道于一身的苏轼。  相似文献   

9.
唐诗宋词是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它往往有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是诗人独特情感的表达。鉴赏诗词通常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步骤,就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一节课就沿着这样的思路,带学生走进东坡词。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一生是跌荡起伏的一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进退得失,他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诗意的、审美的人生态度来应对各种现实环境。其一生的审美人生态度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适意”。  相似文献   

11.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就其命运而言是悲惨的.但对于中国文坛而言却又是幸运的。在黄州。作为闲者苏轼去江边游黄冈赤壁,去城郊访故友.去承天寺赏月……留下了能炫耀古代文坛的许多诗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相似文献   

1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的经典词作之一,苏轼以出行途中遇雨这一生活小事为素材,以“雨”为意象,在词中三次写雨,通过自然之雨、人生之雨和超然之雨把自己所经历的宦海浮沉和人生思考融入其中,展现出苏轼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13.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相似文献   

14.
元丰二年(1079),官场和文坛的污水一齐向苏轼泼来,“乌台诗案”苏轼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在落寞而壮阔的黄州,苏轼终于跨过他人生哲学的三重门,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5.
人们历来认为《石钟山记》的主旨是提倡探索真理、亲身实践精神,但却忽视了它深层的影射含义。实际上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真实意图是直指"乌台诗案"的。《石钟山记》是苏轼遭贬后的含蓄反抗。"乌台诗案"中,苏轼因别人主观臆断其诗而蒙罪,《石钟山记》正是苏轼对主观臆断者的嘲讽。  相似文献   

16.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他词作中突出的乐观旷达的精神赢得了众多学者的赞扬。纵观苏轼的一生,特别是经历过“乌台诗案”后,儒家理想的破灭、与亲朋的离别等种种苦难无疑给苏轼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苏轼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用智慧巧妙地化解了这种悲伤,他的人生智慧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不朽的精神宝藏。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实验的“双促双发”课题,全称是“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课题。它探索的语文教学形态与传统的根本区别在于:(1)教师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人;从“解惑”者转向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2)师生关系发生转变:由“师道尊严”“老师至上”转变为“民主”“平等”“和谐”。(3)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由单一转向立体、多元,教师、学生、课文、环境整合为一体,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系统。据此,古典…  相似文献   

18.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平各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吧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的风清,如此良夜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著名演奏家、筝作曲家邓翊群先生的筝乐作品《定风波》为例,从宋词的文学意象与文学作品表达为起始点,从不同视角分析该筝乐作品与同名词篇中的内在关联,探究二者之间文化内涵的共有关系,以词言乐,以乐释词,从而达到宋词与古筝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苏轼《定风波》词具有巧妙的艺术构思,作者使用以小及大、借题发挥的手法,成功地表达了他的进退自如、荣辱不惊的生活态度。象内之象鲜明生动,象外之象深邃隽永。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弦外之音。因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