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曲子词到格律诗--唐宋词体演进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体在隋唐之际本是合乐而歌的流行曲子;时至宋代,则出现了音声与辞意不谐的状况。苏轼等词家突破音律的拘限,藉词以抒情言志,并且更加注重学的格律技巧。印刷术的发展、词作传播方式的转移。以及南渡以来词乐的失传,都更加速了曲子歌词向格律诗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
南唐冯延巳、李Jing、李煜三人的记号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冯延巳李Jing的创作超越了“花间”词洗淡了脂香粉腻,注入了身世之感。李煜词则进一步直接抒写情怀,突现主体精神,开始具有雄奇之美和博大气象。南唐词本身可算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后来从晏殊,欧阳修到苏轼的北宋词,也经历了一场类似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变化,前者像是后者的一次初步预演,两次发展,是呈螺旋形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3.
咏物词的发生与词的兴盛基本同步。咏物词的总体创作情况从数量上看与唐宋词的发展也基本同步。但是,作为一种成熟的创作类型,咏物词与整个词史的发展却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咏物词的出现,较之最优秀的唐宋词精品的出现,要滞后许多,咏物词创作观念和审美理想的确立相对滞后于词史之演进。  相似文献   

4.
"词史"说自清初被提出后,便一直存在于清代词学中。起初出现于词选序言及词评中。发展到晚清,常州词派从尊体角度出发,认为词也应具有干预现实的作用。"词史"意识在部分词人的创作中初露端倪,"词史"概念却并未成形。直到周济借"诗史"概念明确提出"词史"这一具有确切含义的术语,"词史"观念在越来越多的词人创作中得到体现,词史概念基本确立。"词史"观念是在特定学术背景下形成的,并且是由一种模糊的意识发展成为晚清的成形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对毛泽东一生思想的研究进程中,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尤其是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轨迹鲜为人所关注。本试图从青年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中勾勒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师古、探原、穷本阶段;第二,重体、务实、尚理阶段;第三,思变、伐古、革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上看,诗到词、曲的变化是:由典雅到通俗;由庄语到绮语到谐辞;由齐言到杂言;由写意到叙事。这种嬗变反映出古代文学由追求功利到追求审美;由尚雅到尚俗;由抒情写意到叙事写人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其东方文化传统悠久,全国人口近四分之一为华裔,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因此,研究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裨益。  相似文献   

8.
文学研究必须基础于凿实、全面而详尽的资料基础之上,这是不言自明的事。但一般说来,资料的发掘、考订却只是文学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就等同于文学研究本身。当然,两者的价值取向可能并无上下之分,我这里原本也无意于褒贬判断。我只是强调说,文学研究只能以文本——即作品作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依据;而在延绵数千年、浩瀚如海难以计数尽阅的作品中,也只能以其主流作为判断的基本依据。那些已经被时间淘汰的就让它沉埋掉吧,因为文学从来就是凭质(首先是审美价值)以保证其不朽的生命活力,而不是靠量多取胜。相应地,吟过诗、写过小说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文章阐述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化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的产物,是多元化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引发的冲突和妥协的结果。移民人口的增加和种族冲突的不断升级,加速了多元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金元词的整理、研究史,金元社会状况实际,说明金元词的分界的必要,提出以元好问的金词选集《中州乐府》为基准,以划分金词和元词,元好问及“河汾诸老”等金代遗民词人的词作需具体对待,以便对金词和元词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2.
唐圭璋先生所纂《全金元词》,为当代治词学者案头必备之要籍。惜乎此书于八十年代前夕出版时,唐先生年事已高,无力再任校订之役,遂使全书留下了诸多遗憾。2000年10月,中华书局第4次印刷了《全金元词》,书后附有唐棣棣、卢德宏二先生的“订补附记”。它汇集了近20年来众学者的研究成果,分八项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补茸,实有功于词学。“订补附记”中最后一项是“补词”,新增补词作96首。作者就此96首新补之词,先覆核其所引原书,而后又做了初步的校订。现分标点和校勘、误辑和漏辑、词人小传考辨三个部分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13.
全真教自金初形成后,主要以乞食为生,蒙古进入中原后方转为耕作自给。但不论是乞食还是耕作,全真教对财产的态度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在金元时期,全真教轻财如土、以义取利、公而无私的财产观念基本贯穿于始终,这也是全真教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全真教形成的这些财产观念,并不是对世俗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体而言,这些财产观念都和修道紧密相连,这就为全真教正确处理财产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金元俳谐词的梳理、概括、分析,认为与宋代俳谐词相比,金元俳谐词的数量减少,俗化程度也有所降低。金元俳词在题材上进一步拓宽,出现了自嘲衰暮与调侃先贤的新题材,这是文人内心情志的丰富表现,是其滑稽玩世心态的戏谑表达。在形式上,由于对稼轩的倾慕,出现了许多戏仿稼轩《沁园春》止酒词的对话体词作。大多数金元俳词体现出一种悲喜交融的幽默性。  相似文献   

15.
王学奇、王静竹所撰《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是近年来出版的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语言类工具书,在前人同类工具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收词数量时代跨度、词语探源、异体别构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16.
辽金元三朝诗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发展的,是中国韵体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显示了独特的风貌和魅力,有一定的历史贡献。辽诗以圣宗即位为断,分为前后二期。金诗经历了前、中、后三个发展时期,尤以金、元易代之际为繁盛,出现了彪炳千载的艺术大师元好问。元诗发展大体与蒙古统一北方、统一全国和元明鼎革的历史进程相对应。早期的北方诗人群、一统后的元诗四家、衔接中、后二期的萨都刺和易代之际铁崖诗派领袖杨维桢等一大批诗人是镶嵌于元诗史上的明珠。元诗为题画诗、边塞诗、竹枝词、宫词、奁体诗、咏物诗等部类都提供了新的基质。元代北方民族诗人群体的出现也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辽金元绝句诗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代的水平,将中国古代绝句创作推向新的高度.辽代绝句诗创作始于耶律倍,圣宗以后在艺术上逐渐成熟,终于到耶律弘基、萧观音臻于艺术水平的最高点.金绝句诗的发展分为三期:前期借才异代,为草创阶段;中期国朝文派的绝句诗创作出现高峰;后期是绝句诗的繁荣鼎盛阶段.元绝句诗的流程以延祐年间为断,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元绝句诗为中国古代这一体类的诗歌提供了很多新的因子.辽金元绝句诗是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发展的,是民族融合、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对历代诗歌进行了多层面的批评,而对元代诗歌的批评更具有兼容性、不平衡性的特点。限于篇幅,不对历代诗歌作出讨论。通过《总目》对金元诗歌的批评,对《总目》的诗歌批评内容、特点和所体现的诗学观进行简要论述,并简析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诗学观。  相似文献   

19.
音乐赋是继承楚辞而来的,它们在四个方面存在渊源关系:两者大量涉及音乐内容;两者都善用铺陈的手法;两者都擅用精彩华丽的语汇和语言艺术技巧;早期的音乐赋作品善用"兮"字句,而它所用到的"兮"字句型正被涵盖在楚辞"兮"字句型之内。没有楚辞,就没有音乐赋。但汉晋音乐赋由于受文坛重视华美辞藻、重视诗歌等文风的影响,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而发生了部分衍变。而这种衍变正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在宋元时期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制度,尤其地方官学、官学化书院空前发展,但私学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这一时期仍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其形式主要有乡校、游学、家学或自学等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