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如夜空,诗句如星辰,腹有诗书气自华,引诗入文文亦奇。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唐诗宋词.应该认真地要求学生熟练背诵。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可将古诗词分门别类,以备选用。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鉴赏和审美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瑰丽的诗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意图:九年级上下册三个古文单元共安排课内重点诗词十二首,其中不乏大家之作,李白、刘禹锡、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文天祥广为传诵的经典名句均在其中。这些诗句不止写法独具特色,且意蕴深刻,或乐观自信、或不屈昂扬、或雄壮豪迈、或慷慨悲壮……,这些诗句及所传达的人物的气节精神有很多被引用到写作中,使语言文采倍增,使读者备受鼓舞,这些资源特别适合被开发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材料。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积累,  相似文献   

4.
汉人以《诗》观赋、以《诗》论赋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此一历史阶段之经学化了的《诗》学观。从汉赋中的一批引《诗》资料看 ,很多是藉称《诗》以宣讲儒道、张扬经学 ,但却有一部分则重在援引古诗原有的蕴义和诗文本身 ,或援用诗典 ,或化用诗意 ,或引用诗句 ,客观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借鉴的意义。《诗》三百一经流传 ,就不断产生双向的影响 :既是政治的、经学的 ,也是诗学的、文学的 ;汉人以《诗》观赋与引《诗》入赋 ,又于此提供了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执行课标,加强学生作文训练和指导以提高其写作水平,文章就此阐述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向在其所著的《列女传》、《说苑》、《新序》中,保存了大量对《诗经》的解释性的文字,其义与鲁韩间有异同。而关于刘向《诗经》学在齐、鲁、韩三家中属于哪一家的问题已聚讼千年。本文从《列女传》、《说苑》、《新序》三部著作出发,将其中引诗全面整理,通过其与齐、鲁、韩三家诗的比较,究其不同;通过对其引诗的分类,发掘、还原刘向对于《诗经》的理解,从而述出刘向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7.
辞赋作品引《诗》用《诗》之风源于两汉经学与文学互动,即使在经学衰微的魏晋时代此风仍然不减。不同风格的辞赋作品对《诗》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有着异彩纷呈的发挥,而京都赋题材的作品对《诗经》文辞的称引和化用则呈现出特殊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模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向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课堂质疑的方式上,不再是教师以问题统领课堂,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展质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进行质疑,开展数学学习探究工作,本文就将从质疑的不同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0.
归纳整理嵇康的四言诗,可以发现其四言诗创作的引《诗》法可以分为摘取《诗经》原句入诗及摘《诗经》原句易以一字入诗两种。其引《诗》的动机在于留下文本痕迹,昭示《诗经》为其四言诗创作的典型。这种作法并非嵇康独创,汉末时已蔚然成风。纵观四言诗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发展,置于篇首的引诗法一直沿用到清代,且应用于五、七言诗;置于除篇首外任意位置的引诗法,则演变为集句和“摘句为题”。  相似文献   

1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审美教育,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诗歌的语言与日常口语以及普通的散文化语言都不尽相同,它凝练、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初中学生往往不能领会这份诗意的美。作为教师,我们怎么做才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世界并感受诗歌的美呢?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华古诗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可是,现行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册却只有二到四首古诗,我觉得分量太少,应该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引领学生走进古诗世界,阅读大量古诗,享受到古诗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危莉莉 《考试周刊》2013,(79):145-146
本文以如何让学生能较快进入学习情境为题,总结了物理教学中几种常用的引课方式,并举以实例,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引课对于物理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在于借助课内学习,强化课外阅读,加强语言积累,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下面谈谈笔者在阅读指导方面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化学课堂“引课”效率,改变引课缺乏目的性、激发点、激情度、有效度的现状,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实践中,笔者拟从“引课的准备”、“引课的方式”、“引课的反馈”三方面对提高课堂引课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潜心研究,以实现课堂转型,减负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书里书外的生命息息相通呢?一句话,那就是入境。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进行情境的创设和"入境"的铺垫、引导及点拨,对学生心灵智慧进行启迪,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情感与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曹操创作的保存至今的作品统计来看,共引《诗》26次。曹操的引《诗》,有对前代文人引《诗》传统的继承,但在引《诗》的形式、语境、情感参与方式和程度等方面,对前代文人引《诗》传统的发展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直接引用的形式减少了,概括性引用的形式增多了;实用性引用的比例减小了,文学性引用的比例增大了,引用的情感色彩与审美特征增强了。这对当时文人与以后文人引《诗》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他既深受传统因素制约,又深受时代新思想的洗礼。所以,从历史的维度进行审视,在对我国古代文人引《诗》传统的传承发展上,曹操创作中的引《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建文 《学语文》2010,(2):21-21
阅读文学名著是高中生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可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对策,现与大家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研读殿堂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时代的教学需求,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已经从之前应付考试的心态转向锻炼数学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发展。如何导入课堂教学,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导入的形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文选》李善注引诗文献来源有五种:《毛诗序》、《毛诗》、《韩诗》、汉诗(李陵诗)、《左传》所引《逸诗》。引诗中风、雅、颂均有涉及。引诗的作用分成五类:一是解释句子,二是解释词语,三是注出及解释典故,四是注明赋文引诗的出处,五是注出赋文中诗经词句的出处并连带引出毛苌的解释。引诗中出现的异文多是音同字异,对于意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