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澄清生命德育论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其在理论上存在的困境,以便回答生命德育论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学校教育主要局限于让认知和理性取代了生命的存在,往往忽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导致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不珍惜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凸现出来,学校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文章从生命的阐释出发,具体分析生命德育视野中的我国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现生命本真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周榕 《考试周刊》2008,(52):207-208
我国的道德学习理论基本采用的是获得理论,该理论有一定的优点,但缺点很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德育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德育存在目标定位偏移、内容泛化、实施途径和方法有困惑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等事件频见报端。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反思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努力探寻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曹海永 《湖北教育》2003,(23):22-2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德育目的偏颇主要表现在高校德育目的的国家本位,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价值;高校德育目的的义务本位,有必要过于强调义务和服从;现行高校德育目的过于强调培养道德模范,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内在的快乐和幸福。因此,重建新的德育目的应确立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7.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反省视角,让我们用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文化的眼光审视"大德育"背景下我国德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以获得新的认识与思考,为德育心理学形成"范式"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从而建构本土文化观照下的德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9.
生命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和本体论依据,德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人的生命的升华,因此德育具有生命性。德育的生命性体现在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功能、德育实践等方面。德育的生命性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德育生命观,使德育返璞归真,实现德育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重建研究 课程是人投入其中的“生命流”,人在课程中表现自己的生命,并在表现的同时体验自己的生命。当我们把课程的着眼点从知识转向生命时,课程的“德育性”就随之产生了。当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时,就会有对于人生方向之思量,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课程,当它成为真正的生命历程和生命资源时,也就是广义的德育课程了。  相似文献   

11.
12.
制度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论与方法,十年来学者们围绕制度德育的含义、理论基础、制度德育的功能与价值、制度德育的机制建构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研究中还存在理论体系不够系统、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实践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要把制度德育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整体审视制度德育,把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实践研究和执行监督机制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制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卢卫平 《湖北教育》2003,(19):17-17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空泛的传统德育观念逐渐为个性化、生活化乃至生命化的人本德育、生活德育和生命德育所代替,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我国社区德育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多,主要对社区德育的概念、内容、特点,社区德育的发展历程、意义和功能,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途径、方法和机制,中外社区德育的比较,我国社区德育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注意到了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较好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成果不够丰富,研究的创新性不强,研究水平总体较低,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代替社区德育研究,对社区德育的一些重要问题关注不够,对质的研究方法不重视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生命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命意识日益凸显。现行德育范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在生命内涵多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同时,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6.
魏伟 《文教资料》2009,(34):111-112
随着道德教育的发展,现代德育模式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本文在对德育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德育模式的现代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标准指出了我国长久以来德育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相似文献   

17.
笔者参加了一次某区域德育工作研讨会,许多德育工作者纷纷就学校德育发言介绍学校的经验做法,尤其是在如何创新思维举行诸多德育活动方面作了大量的阐释介绍,可谓精彩纷呈新人视听,但却很少听到某学校谈自身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的。  相似文献   

18.
王静 《文教资料》2008,(19):91-92
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德育就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围绕传统学校的基本内容来用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德育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然而,传统的学校德育的内容存在缺失现象,生命关怀--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却有时被忽视.本文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生命关怀的角度,让学生先自爱,进而去爱其他人,从而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生命化德育认为生命既是德育的原点也是德育的终点,更是超越知性德育的现实需要。生命化德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人生幸福,关注生活世界,关注苦难体验,关注道德事件。生命化德育是成全生命的德育,让生命在德育中诗意地栖居,是生命化德育核心的表达,也是生命化德育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一种关涉人的生命生成的教育活动,是生命个体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德育应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这既包括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应呼唤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关爱,又包括在德育实施中应倾注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