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历来是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焦点问题。2009年4月15日,正泰诉施耐德专利侵权案尘埃落定,双方在二审过程中达成和解,被控侵权人天津施耐德向专利权人正泰支付1.575亿元赔偿金,该数额大约是一审判决^1赔偿数额约3.35亿元的一半。该案的巨额赔偿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偏低的困境。本文收集了1185个专利侵权赔偿判决书,研究影响我国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偏低的主要因素,揭开赔偿数额低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专利的商业价值和权利人的保护能力对赔偿数额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专利价值越高,获得的赔偿数额越高;保护能力越强,获得的赔偿数额越多。但是,计算赔偿的方法对专利商业价值和权利人保护能力影响赔偿数额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法定赔偿对赔偿数额产生消极影响,即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会获得较少的赔偿。为了激励创新,我国可以通过提高专利价值、增强保护能力和完善确定赔偿数额方法的方式提高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1—2016年、适用法定赔偿案例、不同产业类型、不同类别专利的800件专利侵权案件中影响侵权法定赔偿数额的因素:侵权时间、专利类型、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侵权专利数量、国别、侵权人个数、侵权人行为个数、专利是否实施、主观过错、侵权人规模、是否出口、产品价格等12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得出:(1)各类产业的参考因素对侵权专利赔偿额的模糊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侵权行为个数、专利类型、侵权时间和侵权人规模对法定赔偿额的影响都比较显著。相反,国别、是否出口对法定赔偿的数额影响较小。(2)发明专利侵权赔偿额方面,专利是否实施具有最大的模糊隶属度,其次是侵权人行为个数、侵权时间、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等。对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额方面,侵权人行为个数具有最大的模糊隶属度,其次是侵权时间、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专利是否实施等。笔者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相关的职能部门或研究人员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基础,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认定,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赔偿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规则,指出立法不足,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竺  黄瑞华 《科研管理》2007,28(1):65-67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侵权赔偿数额对专利潜在侵权人及专利权所有人行为的影响,为合理确定侵权损害赔偿金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历来是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一个难点。在国际上,评估师进行损害赔偿评估已成为知识产权诉讼中重要一环。因此,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既是评估领域中的新课题,也是评估师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专利侵权诉讼的举证可分为三个环节:专利权属的举证、是否侵权的举证以及损害赔偿的举证。其中,涉及新产品的方法专利侵权以及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证明是实践中的难点。为破解"赔偿低"的难题,除改进赔偿制度外,应重点完善举证规则及其适用。当前,应充分利用举证妨碍制度并适当借鉴证据开示的做法。二者不属于举证责任的特殊安排,实践应用时要求法官正确把握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侵权的易发性和赔偿数额计算的复杂性,导致赔偿数额的确定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案件久悬不决的弊端,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领域引入了法定赔偿制度。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时,应既努力遵循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又应尽可能地不悖离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寻求更适合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规定了三种计算方法:一是以专利权入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二是以侵权入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三是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作为损失赔偿额。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不便操作,而且赔偿金额偏低,不能达到充分保护专利权的目的。按第一种计算方法,"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是以什么作为标准计算损失额?如果按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以专利权入上一年的专利产品销售利润做为标准是不合理的。当专利产品处于一个销售的成长期时,它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立法中应明确规定,侵权产品使用者并不必须承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的责任;只有在侵权产品使用者卡观上是恶意时,权利人才能要求其承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的责任。本文对是否停止使用这两种情况下,专利侵权产品使用者是否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及赔偿的数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文韬  张宁 《情报杂志》2024,(1):191-198
[研究目的]从分析专利价值入手,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围绕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定量研究,为评估专利价值提供有意义的知识增量。[研究方法]基于实证产业组织理论,采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以无线蓝牙耳机主动降噪(ANC)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该技术遭受侵权的反事实情形来估计经济指标变化,由此评估专利价值及侵权赔偿比例。[研究结论]专利侵权企业的行为产生了反竞争效应,提升了企业垄断势力,挤占了其他耳机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对潜在进入企业形成了进入威胁。蓝牙耳机价格中约有4.06%源于ANC专利标识。如果发生ANC专利侵权,赔偿额度应是侵权企业利润的2.6~2.8倍。该方法利用市场数据在均衡框架下评估专利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台湾地区,是否引入源于英美法系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演变路径既是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立法部门对于保护专利权的态度变化。造成台湾地区立法反复的主要原因在于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与大陆法系传统相异、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负载遏制专利侵权行为发生的立法目的。我国大陆地区本次修改《专利法》不应以儆效尤,应暂缓引入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3.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性,其损害事实、后果的不易确定性,与一般民事侵权相比较,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难度也就更大。在发生侵权纠纷时,如何合理地计算损害赔偿额,给双方当事人一个公平的“说法”,一直是知识产权审判中的一个难题。因为只有合理的赔偿数额,才能弥补权利人因他人侵权而遭受的损失,也才能给侵权人以恰如其分的打击,防止处罚不足或过度。  相似文献   

14.
张军荣 《科研管理》2018,39(11):116-121
专利侵权诉讼中由于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原告在证明经济损失、被告可得利润方面往往无法充分举证,因而法院酌定赔偿是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常见形式。本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视角,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98份判决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技术复杂度、被告经济实力等非法定事实是影响法官裁判的重要因素。这是法行为学在专利侵权领域中对法教义学的一个挑战,揭示了专利侵权司法裁判的法官决策过程,对专利申请和诉讼的管理和行为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全面赔偿原则以及惩罚性赔偿原则是民事侵权责任法领域两大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原则,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侵权纠纷中,有的国家仅仅遵循"填平原则"而适用全面赔偿原则;而有些国家在全面赔偿原则的基础上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原则"。本文试图通过在对比分析专利侵权纠纷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原则的基础上,简要阐释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的赔偿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赔偿计算难和"法定赔偿"适用比例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加拿大"计算侵权人利润"法的产生背景、特征、典型案例、适用与不适用情形,及其在加拿大判例法上的发展历程,强调这一计算法存在的重要性及其与传统损害赔偿计算法相比的优势,提出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应借鉴加拿大"计算侵权人利润"法中的"实际利润法"和"差额利润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专利法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是为了加大对故意侵权人的惩罚力度,遏制专利侵权行为。但是,惩罚性赔偿也可能因为过度赔偿而激励诉讼,减损专利公开功能,进而阻碍技术创新。近年来,美国不仅提高了"故意侵权"的认定标准,而且司法实践中惩罚性赔偿适用比例和数额呈下降趋势。我国应该首先借鉴美国的完全赔偿原则,而非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8.
"严格保护"的专利法律政策,可体现在授权标准和授权客体的调整、如何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何确定侵权赔偿数额以及如何从源头打击侵权行为等方面。严格保护要符合比例原则,即专利保护范围和强度与该专利的创新贡献度相协调;对于软件相关专利的授权审查,仍应遵从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等专利实质条件标准。等同理论的适用必须与本法域内技术发展程度相适应,以期达到最大程度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效果。赔偿数额的高低,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利人举证是否充分。在源头打击方面,在故意侵权案件可尝试追究公司股东及高管的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我国立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确立了现行统一的顺序法定模式。但司法实践却与立法完全脱节,从修法趋势看也存在单行法之间再次分裂的可能。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为更好的保护权利人,抑制侵权行为,考虑实践的可操作性,我们应当与国际接轨,采取统一的自由选择模式,并将其定位为一种指引性规范。针对法定赔偿泛化、赔偿数额整体偏低的问题,应当坚持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导向,强化证据思维,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0.
毛牧然 《科学学研究》2012,30(6):841-847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可以将专利侵权分为轻过错专利侵权和重过错专利侵权。如果将专利侵权过错分类制度移植入我国的《专利法》,就可以依据专利侵权的过错类型改进我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政策,再依据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政策改进我国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专利制度价值分析后发现,新政策与制度较之当前的政策与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专利制度的正义价值、效率价值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