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通过三星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专利大战",介绍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然后通过数据,对比国内外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情况,发现国内手机行业在专利布局、尤其是外观设计专利布局上面的不足,针对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市场与专利需求,提出针对外观设计专利布局和具体的专利挖掘点。  相似文献   

2.
2015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将"部分外观设计"纳入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这将有助于在专利审查及专利侵权诉讼中能更加方便和准确地判断外观设计的相似性。通过对美国部分外观设计审查实践的分析和借鉴,建议中国部分外观设计制度应当把"部分外观设计"从产品不可分割的局部设计,扩展至产品可以分割的局部设计;部分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应当采用虚实线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并以完整产品的名称结合部分外观设计的部位命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给出外观设计专利创造性判断的基本審查方法:第一步,确定用以对比的外观设计或者外观设计特徵;第二步,将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与用以对比的外观设计或者外观设计特征相比,找出区别;第三步,以涉案外观设计专利所属产品的本领域设计人员作为判断主体,确定外观设计所属产品的设计空间,据此判断上述区别是否明显。  相似文献   

4.
产品是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中的核心概念,产品的解释关系到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认定和损害赔偿计算。对于GUI外观设计专利而言,"有形产品"要件的局限性应被正视,"有形产品"的观念应被突破,即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不必囿于"有形"。不具物质实体的软件产品契合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概念内涵和制度功能,是适格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将软件产品解释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困境的可行出路。  相似文献   

5.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对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十分不同。但是在无效宣告程序中,请求人常出示外观设计证据来无效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权,由于这类证据依赖视图公开的内容,使得专利权人一方难以接受,最终走向行政诉讼程序。本文以"直管"案为例,从各次的判决中的差异来探析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作为证据的异同和考虑。  相似文献   

6.
唐恒  金志成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8):180-183,188
运用计量经济学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相关理论,对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外观设计专利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目前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中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公司业绩水平的贡献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三个层级法院,分别针对一件"防盗门锁"外观设计专利行政纠纷案作出的两审判决以及一个裁定的核心内容。文章进一步结合外观设计法的立法目的、宗旨及保护客体,提炼出判定功能性设计对产品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影响的标准,有助于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确权审查和侵权判定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考量功能性设计对产品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的《2020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的外观设计专利数据展开分析,总结了全球格局中我国外观设计数据的主要特征。针对我国居民外观设计存在的海外布局区域不平衡、价值不高及转移转化薄弱导致的维持率低等现状,从顶层设计、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转移转化机制及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转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何突破高铁巨头的"专利丛林",使我国高铁顺利出口成为当务之急。作为高速列车心脏的牵引系统,其技术革新是列车提速的关键所在。为使我国高铁企业了解牵引系统的全球专利发展态势及布局,本文以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领域全球专利文献为基础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对中国牵引系统领域的专利布局给出建议,我国企业应积极探索在国外进行专利布局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提高我国高铁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法院作出的戴森诉维克斯"吸尘器"外观设计侵权案判决中,设计空间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评价方法。目前,本案判决中主要的考量因素及判断原则已被广为借鉴,在备受关注的苹果诉三星Galaxy平板电脑外观设计侵权判决1中也引用了本案中关于设计空间的理论。本文通过对本案的判决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欧盟国家在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时的考量因素和判断原则,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和确权审查提供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很重要,因为它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审查、保护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观设计相同、实质相同和不具明显区别的判断。《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5.1.1规定"外观设计相同是指涉案专利与对比设计是相同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在确定产品的种类时,可以参考产品的名称、国际外观设  相似文献   

12.
专利布局是企业根据自身商业战略和市场竞争环境,申请合理数量和结构的专利组合的过程。本文探讨了企业专利布局工作的本质,从企业如何构思和启动专利布局、专利布局的思考原则、专利布局的基本方法和预期结果等实践中,提出"345"专利布局方法体系(三个原则,四个步骤,五种结果),并对专利组合申请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提醒,供企业专利工作者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专利布局对提高企业专利的整体价值十分有效,专利布局策划是企业专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虽然"专利布局"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被相关人员所提及,但迄今少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阐述。为了进一步澄清概念,促进其在实践中发挥成效,笔者从其定义入手,在本文中对专利布局的概念、模式和策划程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地抓紧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铁产业。本文对高铁领域专利技术的布局进行研究,为我国掌握高铁行业发展态势,把握技术热点提供可借鉴性建议,为专利布局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从纵向、横向和深向三个角度宏观来观测专利布局态势,即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专利国内国外布局和专利构成分析。在对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铁领域主要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发现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高铁领域的专利高产大国,但仍然存在专利布局过于保守、专利技术投入过于传统等问题,而国际各国对我国专利技术已形成了包夹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网络证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大量的网络证据可用于专利检索,有助于提高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同时,对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淘宝的网络证据应用于专利权评价报告为例,梳理其在外观审查中的应用现状和资源状况,分析淘宝检索资源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外观设计专利网络证据检索及应用、做好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决定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对包括GUI的产品外观设计给予专利保护。本文试图对GUI所承载的技术方案与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从混淆和创新角度考察GUI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范围,对如何给与GUI外观设计合理的专利保护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企业专利竞争中,率先在指定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的专利组合布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专利组合价值的准确评价对现有专利组合布局的有效性判断及未来技术战略的正确制定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防御战略的视角,在专利组合理论和专利组合布局原理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专利实现专利组合划分,从核心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两个维度对专利组合价值进行评价,并使用BP神经网络得到最终的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以寒武纪专利数据为实例的分析表明:由该方案设计得到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说明基于防御战略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方案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在保护目的、保护对象及侵权判定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加之外观设计领域存在的家族类似这一特殊规律,现有设计抗辩与现有技术抗辩遵循不同的逻辑和判断方法。审查现有设计抗辩时,需要在外观设计专利、被诉侵权设计及现有设计之间进行三者对此,且需要遵循正确的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其专利布局是否能够支撑产业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生命周期、专利权人、技术领域、区域布局等角度对RFID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领域RFID技术领域专利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RFID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处于成长期阶段;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呈现明显的梯度化趋势;企业是RFID专利的主要研发力量,高校及科研院所侧重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小类G06K,“方法专利”和“物料管理”领域专利数量较多;国外企业专利质量高,已基本完成专利布局,正逐渐形成技术垄断等.  相似文献   

20.
国际航空制造行业竞争态势日趋严峻,长期占据行业霸主地位的全球两大民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进行专利布局以阻击后来者,这使起步较晚的我国航空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本文旨在通过对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在飞机装配制造技术领域内的全球专利进行分析,分别梳理两家公司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情况,掌握其专利布局的技术分布和时间分布,并通过对标分析,剖析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专利布局的侧重点及其差异,最后从专利布局角度为我国民机制造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