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成熟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是进行各个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人所共同使用的工作语言、工具语言、操作语言的知识体系,是适用于某个学科实际教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五年来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访谈调查与观察结果,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影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人格经验统整";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视角,分别追溯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这些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发现:影响当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在根源上无一不是背离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结果.得到的研究启示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必须针对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视野探究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需要对课程的内涵做严密的探讨,这基于如下背景:理论探究的混乱;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困惑;课程与教学之关系的难于把握;教育学科体系有序化的任务。探讨课程概念的内涵,在逻辑思路上要依次明确内涵探讨的基本任务,把握这个概念所指对象的基本定位,从基本属性、结构属性、生成属性三个层次上做完整的分析,基本属性即为定义,结构属性即为课程要素及其关系,生成属性即为课程构建的三个层次。需要把握课程的相对边界。  相似文献   

4.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长久以来存在多种声音。不同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及两者的关系存在差异,因此,从实践话语体系、政策话语体系与理论话语体系三个不同的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及两者关系展开新论,在多元话语体系下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与回答。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导游业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同时教学效果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课程教材偏离职业属性、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制约、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技能模块化教学、全方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任务驱动化教学等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理工科专业课日益成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作者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在阐述联想思维的内涵、特点及其与课程思政属性相匹配的基础上,结合“光电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课程思政库建设,从方法论层面探索了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运用联想思维实施课程思政的流程和方式方法,以及对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林杜 《科教导刊》2023,(17):114-116
防卫与控制技能是公安民警现场处置强制性执法的重要手段,防卫与控制课程实战化教学是公安民警获得这项技能的有效途径。防卫与控制课程实战化教学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自身长期教学观察,从防卫与控制课程的开课目的、技能属性和教学理论等多个视角,探讨防卫与控制课程的理论依据、课程本质特征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提高防卫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避免课程教学与警察执法实践脱节,文章针对防卫与控制课程实战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对抗实战训练和结合执法情景进行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敏 《教书育人》2022,(5):81-84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因其具有隐性的课程育人功能和人文英语的课程属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高度契合,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超星学习通为实践教学平台,从不同阶段探究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路径,并以...  相似文献   

10.
高等土力学作为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富含理论又具有工程属性的课程。文章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土力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岩土工程专业、高等土力学课程教学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资源、教学思路、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生高等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课程话语的历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相似文献   

12.
"课程育人" 是课程领域对新时代"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诠释。回顾整个教育发展演化的历史,课程作为育人的最基本载体和实施场域,始终存在着知识的传承与精神教化之间的张力。"课程育人"的理论逻辑是通过兼顾课程的"工具属性"与"价值属性",实现教学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这既源于课程内容的价值增值过程,是课程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精神层面的耦合作用与共鸣,也是课程实施的系统创新过程。课程的育人实践,需要面向意义建构,融合方法创新,加强课程协同,注重课程融合,从而拓展课程生长点,实现课程的思维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与具有普适性和偏重理论的课程原理相比,课程话语更加着重课程的实践性。课程话语体现了课程的语言性本质,其作为一种课程教学的普遍性交流媒介,承载了课程教学者最直接的课程思想和方法,而不同的课程话语也将起到不同的课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其课程设置与实施引起学者的关注与再探究。通过收集1949—2020年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文献,从归纳的视角进行分类,从理念论与实践论两个角度得出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属性、价值内涵与地方特色、校本文化、职业教育的融合五个方面展开。期待今后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从拓宽研究视野、本土文化挖掘、融合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属性四大角度深入挖掘,使劳动教育课程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程是当代社会实践活动的典型形态。以社会工程为视角,课程改革体现出现实性、未决定性等实践属性。课程改革的实践属性对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了内在的要求。课程改革须以对现实的协调分析为基点,建立协调分析与决策机制,并以渐进改革为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为导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基于岗位需求的项目驱动课程教学模式,并应用于电视摄像这类实践技能性强,与职业紧密联系课程教学中,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尽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存在复杂性,但从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出发,探索适合学生掌握职业关键能力的有效课程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跨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教论坛》2007,(4S):39-39
为什么要转换课程模式,这一争论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转换仅仅是表层的,还是深刻的社会思维模式的转换,厘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徐国庆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模式转换的重要阶段,即从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伴随着实践层面的模式转换,学术层面的话语争论一直存在着。一方是依依不舍的学科话语,一方是坚决的实践话语。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学课程中的实践类行为活动是指生物学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属性,且在教学实施中具有较强行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在生物学课程实践中,它既是一类教学活动,又是一类自主学习活动。实践类行为活动的设置,是新课程教材区别于旧课程教材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成为国家生物学课程教材的主体内容,与原课程理论知识和定向技能的传授相比,有着特殊的  相似文献   

20.
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产品应是教学产品,即课程。高职课程的产品属性包括课程生成与课程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教学产品。高职课程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者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响应度。建立课程的教学产品概念,有助于解决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