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实践危机,提出了以网络校本培训催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走特色化与时尚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之路,以教师共同体为载体推进体育校本课程纵深开发的具体方略,旨在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危机化解与持续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依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以"奠基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即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核心,采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施途径,尝试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幸福素养课程框架",形成了注重基础、强化素质、彰显个性的人才培养风格,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为例,提出“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原则和具体实施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校本化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不仅包括课程设置,还涉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等内容,成为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杠杆,整体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影响学校的办学特色。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树立了"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探索实践,从而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青岛市数字化书法教育改革学校、"墨香怡情"青岛市十佳德育品牌学校,山东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近年来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致力于以"1+X"为主要内容的"新六艺"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书法与礼、艺、体、技、数相融合,凸显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实践中,重庆渝中区物理学科探索构建了课程建设的"三化"策略,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集成化。在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从“和美教育”文化的挖掘出发,建构“和美课程”,解析“和美课程”的组织特性,积极探索“和美课程”实施的校本模式,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地方课程班级化,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路径.  相似文献   

8.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少初级中学至今还没有认真开设,其中原因固然复杂,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初中学校普遍地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实施路径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立足本地特色,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方面着力探究,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和研究体艺特色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过程,重点呈现在实践与探索上,通过研究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主要以体艺中的武·艺和童·趣为载体,然后将二者融合,开展了综合实践研究。实践表明:体艺教师形成合力,成功开发的《舞动的彩球——韵律球操》《我学礼仪——礼仪操》《童趣——体育游戏》《武·艺课程(一)——武术套路》和《武·艺》等活动的校本课程,填补了自主开发活动课程的空白;有效构建了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校本课程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底蕴。"让学生在礼仪中成长、在运动中锻炼、在艺术中感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形成系列、整体效能的状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则是较好方式。它能依据地域特点、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应有价值。校本化实施的途径,要做到与学科教学、学校兴趣活动、学校德育的整合,并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得到发展。校本化实施对教师的能力和学校的氛围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郑州市经三路小学在市级重点课题《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带动下,重点实施了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我们将学校特色课程规划为四类,名为"3+1"梦想课程,即梦之舟——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梦之魂——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梦之舞——多元化的活动课程,梦之园——生动化的环境课程。梦之舟——校本化的国家课程语文课程,我们走进"梦想书海",构建了以"经典诵读""持续默读""亲子阅读"为纵轴,以儒学经典、唐诗宋词、儿童文学、现代绘本为横轴的阅读体系,让学生接触有价值、有内涵的经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整合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呢?一点要求:以《科学》学科为基础学科,融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结合我对STEAM课程的粗浅认识,并依据构想进行的浅研究和校本开发。  相似文献   

13.
毕元东 《山东教育》2021,(10):22-23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差异进行调整,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如何打造既具有学校个性特色,又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为此,乳山市黄山路学校进行了“幸福魔方”课程的规划研究。该课程以“统整思想”为理论引领,将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中轴,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德育化”的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花木文化"课程建构了涵盖"基础性学科课程""选择性多元课程""综合性特色课程"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从"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生命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公民与社会"五大领域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有机融合,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主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司文娟  闫贵平 《教育研究》2012,(11):155-159
为弘扬中华文化,办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燕山大学附属中学提出建设书法特色学校,在普通高中开设书法校本课程。学校本着书法教育课程化、书法活动系列化的理念,以笔墨为媒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书写技能为突破口,以体察和感悟为起点,以全面育人为宗旨,提升学生品位,优化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在实践中重点探索了校本书法教材的编写、书法教师的培养、课程策略的实施、多种书法活动的开展等,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我校在课程建设中,努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学校所在地太仓地区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娄东文化"为引领,对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开发,使我校的课程体系更具特色化,从而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推动学校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一、以娄东文化为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国家课程实施凸显校本化1.渗透娄东文化资源,拓展国家课程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欠缺,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性地从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对初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弘扬民族精神,教会学生做人;开发智育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的课程,即学校在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当下,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几门校本课程,如何让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成为了每一所学校努力的方向。事实上,想让每一门课程都特色化、精品化并不现实。但作为校长,肯定要打造一门或几门特色化比较明显的精品校本课程。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课改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北京四中初中的课程改革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改革优化阶段。同年,北京市开启了遨游计划实验项目,学校作为项目校,开始了"以多元的课程促学生多元的发展——北京四中初中三级课程整体优化和实验研究"。在本轮试验中,学校将着力点放在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高质量、精致化实施上。整合课程内容,开放课程空间,让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校外。引入社会资源,创新综合实践,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