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坐功法     
盘坐功法周道宏盘坐功是我国儒、道、佛家及气功修炼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功法。因为它是被公认的见效快、效应好的功法,从古至今凡练功有成效者,一般都练此功。所以历代对盘坐有关论述也很多,如《坐驰》、《坐忘》、《坐禅》、《坐功诀》、《坐忘论》、《坐功十段》、《坐...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09,(12):90-96
中国健身气功落户布鲁塞尔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框架内项目“中国健身气功培训普及班”于10月24日至11月1日在比利时健身气功协会开课。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主席王岚率6名教练访比进行交流。10月30日,培训班在布鲁塞尔圣·吉尔市政大厅举办讲座、示范、团体表演等活动,约200人出席。  相似文献   

3.
在这所学校里,我们常常会看到来自五大洲的各种肤色的参观者不时地发出惊奇的喊叫声或不停的掌声,或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原来,这里是北京市戏曲学校。戏曲,尤其是京剧,是集文学、美术、歌唱、朗诵、表演、武术、雕塑、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因此戏曲教学不同于任何专业教学,从过去的科班到戏校,始终以剧目教学为主,通过剧目教学达到“唱念做打翻”各项基本功的全面发展,这是培养戏曲演员“以戏促功,以戏代功”的特殊教学方法。其次是根据学生的条件和需求,在翻跌跟头(毯子功),武术格斗(把子功),形体训练…  相似文献   

4.
“中国香功”功理浅探袁悟"中国香功"的基本原理是;(1)在集体练功的谈笑风生的气氛中,配合香功音乐,使身心自然放松;(2)依样画葫芦,挥动双手,造成宇宙间真气流的旋涡,将真气流通过相应的穴位或毛孔注入体内;(3)通过一定时间的习练,达到量变向质变的飞...  相似文献   

5.
生殖崇拜与气功缘起章方松生殖崇拜是中国上古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是原始初民以图腾崇拜对象物所蕴涵着人类祈求生殖繁茂的崇拜意味,进行祭祀、巫术等宗教活动的。这种以图腾崇拜作为祭祀表现的崇拜物,往往以动物的生殖拟态来蕴涵人类和殖崇拜的象征意味,表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功美国走红贾湛编译纽约的6月,热气灼人。市中心拥挤的交通,喧闹的街道更使人烦躁不安。然而在距帝国大厦半个街区的“生命之源”中心里的人们却在享受着海风拂面般的凉爽。原来他们正在做气功。随着教练缓慢而轻柔的讲解声,练功的人们把双手举至头上,然后缓缓...  相似文献   

7.
占地1350平方米,投资数千万荷兰盾,集医疗、教学、研究与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神州医药中心,座落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繁华的唐人街区。该中心的门诊部设有中医内、外、妇、儿及针灸、推拿、骨伤。气功等科室(所),由中国的专家教授主持日常诊疗工作。该中心配备有优质中药饮片剂六百多种,中成药四百多种,各种传统及先进中医医疗器械一应俱全。医院规模宏大,成为欧洲目前最大的中医医药机构。不少患者已在此得到了精心治疗,全荷兰及比利时、德国和法国的患者也纷纷慕名来此求治。与此同时,该中心还设立了欧洲中医针灸进修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8.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道家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以其博大精深、隽永多义的思辩内涵,超迈豁达、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魁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而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以老庄哲学思想为基本内核,以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人生观、养生术、及道教、中医、气功、武术等为表现形式和社会化、泛化形态,内化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人格类型之中,凝聚而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全真教是在宋江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  相似文献   

10.
全真教是在宋辽金元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道教新派别,也是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入元后,因缘际会,全真教得到广泛传播,盛极一时,与正一教平分秋色,成为道教的两大派别。时至今日,道教依然是正一、全真两派组成。全真教的兴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王矗开创之功自不待言,丘处机发扬光大乃师全真思想之功,尤不可灭。王、丘师徒二人作为宗教领袖、道教思想家,无疑应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探讨王、丘二人的生平和思想,理应成为中国道教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心性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包括儒、释、道三教的心性说。它的发展,是中国哲学体系完善、内涵深化、思辩形式不断提高的表现。其中,道教的心性说是在唐宋之际神仙信仰危机四伏、证仙思想由外丹转向内丹的过程中迅速兴起的,是内丹思想的根本性理论,其代表人物为张伯端、王 。张伯端倡三教合一,以其心性说证先命后性的内丹修炼术,使这一道教理论新形态的哲学体系得以建立。王 在总结三教心性说的基础上,用心、性、精、气、神等基本范畴来论证内丹修炼的性功和命功问题,并用先性后命、性命双修、内外功双…  相似文献   

12.
面对滔滔的大江和曾经的功果桥,我曾在今年又一次造访功果桥的时候赋《重过功果桥》二首,以志感怀:  相似文献   

13.
公孙季功即公孙弘,季功乃公孙弘之字。刘敞所见本《史记.平津侯列传》载公孙弘之字当作"季功",后世之本乃转写去"功"字。与公孙季功连称之"董生",就是指董仲舒。公孙弘、董仲舒与夏无且的交游,当在文帝后元二年至七年这数年之间,最迟亦当在景帝初期,不大可能会延及景帝中元之后。周桂钿先生对董仲舒生年的推断是比较可信的。"太史公曰"明确指出了《史记.刺客列传》所载荆轲刺秦王始末的材料来源,乃是出于公孙季功、董生转述夏无且之说。现传《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乃割取《史记.刺客列传》而成。《史记.刺客列传》全篇都应该出自司马谈手笔。  相似文献   

14.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千百年来,沛县人勇宕强悍,爱好练功习武,其武术闻名还选,延继不衰。明清见鼎盛,各地武士侠客慕名纷至求艺学技。遂演绎形成武功拳术十二个门派。新中国延生后,沛县武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作为国家命名的“全国武术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气功先进县”,现乡乡有拳社,村村有武场,爷孙夫妇,拳剑刀枪,习武场景蔚为壮观。全县100多万人口中习武者达20多万。不少人自幼练功习武,内外兼修,身怀绝技。上海电视台赴沛县摄制了“硬气神功”电视专题艺术片。多年来沛县向国家和省体育、文…  相似文献   

15.
啓功先生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曾寫過四首絶句,因是宴席上唱和的即興之作,先生没有保留手稿,故而這四首絶句没能收進北師大出版社所出的《啓功全集》、《啓功年譜》,乃至2017年出版的《啓功評傅》也不曾提及這次值得一記的"雅集",自然也就没有談到這四首絶句。啓先生這篇佚稿夾在柴德賡先生的手稿裏面,由柴念東先生保存了下來。柴老是北師大老校長陳垣先生的弟子,也是啓功先生的師兄,是一位傑出、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的手稿、往來書札、日記等均由其文孫柴念東先生整理并陸續發表。啓先生這篇佚稿由三位作者對其加以考證、解讀,希冀爲研究啓功先生的書法藝術、詩歌特色和生平交誼等方面填補一空白,也從側面揭示著名戲劇家李金鴻先生的一項不爲人知的才藝。更重要的是,從中還能看到在日僞統治時期,啓功先生用自己的方式保持了民族氣節。  相似文献   

16.
啓功先生以其博學多聞、多才多藝及高尚人品博得學術界、藝術界及很多普通群衆的尊敬與愛戴,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啓功現象",而且這種现象的熱度越來越强。但學界不應僅滿足於這種"啓功之熱",而應把它推進爲"啓功之學"加以研究,應該大力提倡培養復合型的傳統文化學人,并集思廣益研究如何在當代培養這種人才,而目前的一些做法却不能盡如人意,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7.
张凤 《寻根》2002,(2):88-90
曾为我的第一本书《哈佛心影录》作序、多年来始终鼓励我的杜维明教授,深信明其道不计其功,他奉献儒学,辛勤地从事学术研究;他还奔波于全球,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化中国及现代精神的反思,强调化多元的基本理念,并于联合国及各国倡议明对话,以缓解亨廷顿提出的明之冲突。  相似文献   

18.
《巴蜀学史稿》系四川省巴蜀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巴蜀化研究中心、四川人民出版社组织编纂出版的2001—2005国家重点出版计划的“巴蜀化系列丛书”十种之一。《史稿》是巴蜀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地方学史,对巴蜀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之功。全书论述范围广泛,挖掘深刻,主线分明,评议确当精到,新论迭出,对巴  相似文献   

19.
长沙岳麓书院有一副旧对联,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其实放开眼来打量,这副对联还是名实相符的,特别是晚清以来,湖湘人文异军突起,更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当然有曾国藩的开拓之功,以及陈宝箴的推助之绩,梁启超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散史》,是郭预衡先生积数十年之功推出的一部杰作。这部一百五十余万言的煌煌巨,好似一座丰碑,标志着中国古代散研究达到的新高度。它体现了郭先生一贯的治“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