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今年全国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将达520多万,高考 名人数估计近700万.数百万学子磨拳擦掌意欲在考场上一显身手,高考过后成绩 出,拿到标准答案的考生,对于自己报考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颇费 躇.填报好的学校,怕分数达不到录取线;填报好的专业,怕大学不录取或调换专 好校好地方好专业大家都争着上,而一些普通学校不愿报或干脆不报,往往造成名 扎成堆,其他一些院校第一志愿严重缺档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考生报考志愿过 造成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连连脱档,空有很高的分数,却进不了一所理想学校 被动局面. 下…  相似文献   

2.
政策动向     
《考试》2004,(7)
北京市自考办消息,2004年10月起,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整个网上报名程序简洁明了,网上报考期间市、区自考办都设有咨询电话。报考期间考生可随时上网查询自己报考课程的情况,并可以修改和补报课程.但不能退报课程(即付费成功后不能退费)。考生网上报考须持有北京市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具有网上支付的储蓄卡,即可网上支付报考费。另网上报考只是报考方式的变化.目前北京市自学考试允许每个考生最多可以报考5个专业,每次考试最多可以报考8门课程。考生还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转区县和增报专业手续。此次新考生也全部实行网上注册.同时要选定  相似文献   

3.
刘昕斓 《高中生》2010,(11):47-47
2011年高考很快就呼啸而至,一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究竟是专业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还是文化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抑或两者并重?这不能凭考生的感觉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考生报考的艺术类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规则来判定。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5,(1)
2005年起所有课程报考均采用网上、电话和邮政储蓄营业网点现场办理三种方式进行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完成报考手续。市自考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新生注册和报考只能网上办理。考生在参加网上报考期间须仔细核对各类报考结果。凡已缴费成功的考生其报考结果不得修改如未实现缴费则视为报考未成功。在网上报考期间考生可重试或拨打95588工行咨询电话及时与工行工作人员联系新考生首次报名要建立考生考籍档案。考生报名时要领取”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登记表”、”制证袋”、’‘考籍档案袋”。应按要求用钢笔认真、准确填写有关项目不…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7,(24)
2008年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特别是美术类专业考试即将来临,那么,美术类报考应注意些什么?本文对考生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简单介绍。报考院校要分层次、有梯度考生为了增加录取机会,一般会选择报考很多院校。部分考生报考十多所院校,没有区分不同层次,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解决方法是考生在选择报考的院校时要有梯度,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中档的和较差的三大类院校各选择1~2所报考。  相似文献   

6.
自学考试从1984年在全国推开以来,以其形式的开放性和成绩伪真实性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肯定.它有其它函授形式不具备的优点,但就自身而言,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当前自学考试应该实行“四化”。 一、专业组合化 专业组合化指考生根据各专业考试计划自由报考课程,最后组合专业。由于考生不再按专业分课程报考,因此考生报考什么专业、怎么报考课程不再受考试部门限制,而完全由考生自己掌握。考生既可以选定一个专业一直报考下去,又可以中逾更换专业报考课程。只要考生取得的课程合格证书组合结果与某专业考试计划一致,就可以向考试部门申请办理毕业审定手续。通过专业组合化改革,既加大了考生报考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自由度,又减轻了考试部门对考生档案管理的负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求职观念的变化,自学考生可能不断更换专业,当前这种专业割据不相往采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自学考生期待着专业组合化的改革。 二、课程次序化 课程次序化指各专业全部课程的考试安排要合理并具有一定次序性。这就要求考试部门对全部课程进行合理排列,制定出各专业开考计划,改变目前走哪说哪的课程开考临时筹划行为,使得考生能对学习、考试进行总体布局。首先对初考课程和复考课程应合理规划,最  相似文献   

7.
刘昕斓 《高中生》2010,(33):47-47
2011年高考很快就呼啸而至,一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究竟是专业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还是文化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抑或两者并重?这不能凭考生的感觉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考生报考的艺术类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规则来判定。  相似文献   

8.
一.理想是一流名校,但成绩还差很远,如强行报考会造成哪些后果?   答:考生首先应该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如果不能够结合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名牌院校,志愿填报与分数不能够成正比,填报的志愿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强行报考,不但会造成当年高考有可能落榜的情况,而且对考生的心理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考月历     
《招生考试通讯》2009,(1):13-13
艺术、体育特长生测试 1月份是高校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测试的高峰期,考生需到自己所报考的高校参加测试。只要测试时间不冲突,考生就可参加多所高校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属提前录取批次院校,即在一本量点院校录取前录取考生,考生即使在参加据前录取时志愿落空,也不影响其他批次的录取。因此,考生如果选择报考公安院校,就相当于为自己增加了一次录取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卫国 《现代教育》2005,(1):61-61
2005年4月份自学考试的报名工作将在北京市所有区县除推广电话报考外。又推出邮局现场报考方式。这两种报考方式在全市所有区县铺开后。广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在网上报考、电话报考、邮局报考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一种自行完成报考。突破了传统的报名方式。选用网上报考的考生,必须使用北京市商业银行的借记卡.而且必须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如果使用电话报考或是在邮政储蓄营业网点报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考考生来说,高考可能是他们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考生们为了能顺利跨跃这一道门槛,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备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报考也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许多考生却因为报考过程中的一些小小失误,而使自己即将实现的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这里,笔者就以往录取中发现的一些细节进行一个小结,提请考生留意。  相似文献   

13.
阚枫 《教育》2011,(35)
对于报考研究生的选择,部分考生因为在自己求学梦想中参杂了过多的就业考虑,导致在报考中出现了投机、盲目的心态,而这些心态也说明在年年的考研热背后还存在着报考泡沫的现实。专业选择的趋热与趋冷每年考研报名,名校、热门专业都是考生们热衷填报的对象,考生们不惧竞争压力追逐热门,其中有他们心中的名校梦助推,但是更多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日后就业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一)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的考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1.高水平运动员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的考生应符合高考报名规定的报考条件,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剑心 《求学》2004,(12):26-29
决定报考军校之后,遇到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选择学校和专业:应该报考什么样的军校呢?什么样的军校适合自己?——这是摆在每一个报考军校的热血青年面前的课题。据本人在军校的工作经历来看,许多考生报考时确实存在盲目选择军校和专业的问题。入学后由于不适应所报军校和专业而被迫退学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这里就报考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作简要分析和提示:  相似文献   

16.
郭明昌 《高中生》2013,(9):45-47
考大学考什么?一考分数,二考志愿。分数决定你能否跨过大学的门槛,志愿决定你如何规划人生、选择未来。分数不达线,一切无从谈;分数上了线,关键看志愿。每年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由于做足了志愿报考这门功课,志愿填报得当,顺利实现了自己的升学愿望,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然而,还有部分考生尽管高考分数入了围、上了线,因未能掌握志愿报考要领,导致上线落榜、高分  相似文献   

17.
问:报考成人高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报考成人高等学校的考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报考高中起点本、专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报考专科起点本科的考生,必须具有专科毕业文化程度。成人高等学校报考对象为在职从业人员和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报考人员应身体健康。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1,(9):22-23
从2011年起,小语种专业提前单独招生被取消,除保送生外,其他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都需要参加普通高考,并在相应批次录取。想学小语种的考生可以对照自身条件及报考要求,看看自己究竟适合哪一种招生方式,有的放矢地备考。  相似文献   

19.
一、报考情况根据全国27个省(缺上海、云南、西藏、青海数据)的数据统计,报考情况见下表: 从考生性别来看:理科报考考生男生比例为62.8%,女生比例为37.2%;文科报考考生男生比例为42.3%,女生比例为57.7%;全体报考考生男生比例为55.8%,女生比例为44.2%;从以上比例看:总体报考考生男生多于女生,但文科报考考生中女生多于男生。从考生的应届往届来看:理科往届生占理科报考人数的37.1%,文科往届生占文科报考人数的39.6%,全体报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新课改高考方案,学校对高三学生进行重新编班,第一类考生报考的是第一批招生院校,被编为A班,第二类考生报考的是除第一类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被编为B班,第三类考生报考的是高职院校,被编为C班。学校根据自愿与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选班进行分类指导。那些学习目标不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选择报考了第三类。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