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从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议上获悉,截至8月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8.5%,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08年我省有高校毕业生19.9万人,比2007年增加1.2万人。截至8月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就业率的提出作为一种导向,检测并触动了高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联动与改革。高校应从更积极的角度出发,以就业率为导向来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办学水平,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就业率导向的功能及其思维转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09-109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在今天启动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2004,(6):13-13
教育部有关官员要求,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行宽口径统计,以学生离校时所提出的就业去向为;隹。目前就业率的统计是宽口径的,不同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毕业生必须有了报到证才算是就业。现在无论学生是打算自主创业还是将来想做自由  相似文献   

5.
最近,媒体和网络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其实大可不必跟“就业率”过不去。第一,明确就业率目标,恰恰说明了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关切。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温家宝总理在非典期间就曾经每天都要过问毕业生就业率。明确就业率目标,正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关心和负责。第二,就业率不是盲目确定的,更不能说是盲目追求的指标。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十个部门共同确定的。制定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社会就业形势、社会公众心理预期,也参考了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大体稳定在70%以上,作为总体要求,这个目标并不算高,但也并非没有难度,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第三,明确就业率目标,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就业率大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集中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对高等学校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也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建设,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分校、分专业的就业率,也成为每年以数百万计的广大高孝考生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填好志愿的重要参考。第四,就业率从来不是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提出高校就业率目标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把完善就业管理体制、就业政策、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服务以及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明确进行部署。同时,在进行就业统计及评价方面,待就业登记率、登记失业率等都是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建立在系统研究基础上的,具有较为丰富内涵的。同  相似文献   

6.
就业率是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数据。文章通过对现行就业率统计方法的分析,认为由现行统计方法得出的就业率不能准确、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状态;建议引入“就业指标体系”,从毕业生就业状态饼状图、毕业生升学率、就业单位地域分布、就业层次等多方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使就业统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教育部首次向社会公布直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排行榜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效仿,将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作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好坏一直是社会评价高校的一项重要指标,由官方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将直接影响各高等院校的社会声誉,乃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布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之利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分析了公布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之利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就业率的上报和统计工作,高校面临着就业的压力。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既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又保证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确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毕业生就业率的由来和定义1999年,教育部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如此重…  相似文献   

11.
汪晓东 《云南教育》2009,(15):33-33
针对最近社会热议的“被就业”一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给出明确说法:如果高校在就业率上有造假行为,教育部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时将实行一票否决。对于个别高校毕业生虚假签约的情况,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认真查处,绝不姑息。  相似文献   

12.
高校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由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要求不断提高,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不再是一本学历证书,供需矛盾加大,所以高等院校应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3.
王颖  满东升 《培训与研究》2005,22(6):114-115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公布的实际情况,指出就业率统计数据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科学、完善的就业状况统计体系,保证就业率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科学。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就业水平与质量如何,已经成为各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体现,这不仅关乎学校的声誉,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院的服务意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农业高校学生就业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主体回归: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客观、高效地统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发挥就业率重要性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外在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毕业生、用人单位主体地位的缺失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二者的主体作用、进行动态化网络化就业率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比2005年的338万净增75万。而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全国城镇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岗位.预计全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去年增加100万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才能实现高就业率呢?下面几位专家的指点.也许会对求职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由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要求不断提高,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不再是一本学历证书,供需矛盾加大,所以高等院校应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高校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也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个人、学校专业设置、学校声誉密切相关.文章从毕业生个人及学校两个角度,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