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颐卦以口为象,图解养生之道。在易学家看来,以阳养阴为常理。以爻象观之,颐卦两阳爻分居上下,四阴爻聚居中间。阳实阴虚,阳刚阴柔,阳有养阴之力,责无旁贷。玩六爻之辞,揆圣人之意,颐养之道,其要盖有三端:其一,求诸己;其二,顺乎常;其三,贵于德。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失诸己,六二"颠颐拂经",六三"拂颐",违乎常。失诸己,违乎常,所以"凶"。四、五两爻皆能顺从上九阳刚,其德不悖;六四"颠颐"而养人,六五"拂经"能尊贤,养人尊贤,所贵在德,所以"吉"。上九居高贵德,"由颐"自励,以一阳而养四阴,所以"大有庆"。观象玩辞,颐养之理昭昭然明矣。  相似文献   

2.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中蕴含着许多克敌制胜的竞争谋略,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而击虚”、“以迂为直”三方面阐析了孙子的“奇胜”思想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借鉴和应用的问题。学习和研究先哲的这一思想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抗争力。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偏离了社会之"善"(不损害一人利益而反应和体现所有公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一味地追求"善的型"(生产力或者国民经济总量)这一问题。党和政府正是是站在历史的特殊发展阶段,对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总结和理论反思,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之善"标明了最终的路线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但是,很少有人对《正义论》中的“善”进行阐释。“善”是一个古老的基本哲学范畴,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就对“善”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伦理学思考和诠释。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善置人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而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从社会关系中来把握善,把善理解为合理期望的理性善;有词典式序列的基本善和基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道德善。当然,罗尔斯的社会道德善仍然没有离开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2):22-23
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的种类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水平。本文将就初中硬笔书法教学中的以"慢"胜"快"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道德哲学中,至善是伦理学中善观念的一种终极的或本体的表述,是对终极道德价值的追求。本文主要试就《追风筝的人》中主要人物的精神以及灵魂的救赎过程,来分析西方至善的本质、追求方式以及至善的价值内涵,从而启迪人们不断地进行至善实践,获得至善人生。  相似文献   

7.
在《灿烂千阳》这部作品中,胡塞尼用近乎残忍的悲情文字叙述了玛丽雅姆苦难的一生,而定格她悲剧人生的恰恰是她的父亲扎里勒。作者以"非善"反衬"本善",赋予其人性中闪耀着哪怕是一点点儿脆弱的善,再虚伪、再险恶的人性,究其本真,始终是向善的。  相似文献   

8.
康德认为,人是一种兼具自然与理智的双重性存在。其中,自然存在体现了人的经验取向,它所彰显的是人的生物性本能与直接性意欲的满足与实现;理智存在体现了人的理性取向,它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由与意志自律。并且,人的理性与自由、尊严以及道德密切关联,因为人的理性要求人遵从自己通过意志自律所立下的道德法则,由此实现人的道德自由。但是,由于人性之中同时含有感性与理性两种成分,故而康德将人性理解为"善之禀赋"与"恶之倾向"的共居,也由此暗示了人性向善的道德可能。在康德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消解人的"恶之倾向",继而使人能够均衡地激活其本性之中的"善之禀赋",培育受教育者敏锐的道德判断力和激发受教育者遵守道德法则的兴趣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两种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管子·牧民》篇所载"十一经"既可视为《牧民篇》的要旨,也可说是整个《管子》治国方略的纲领。"十一经"即治国者应当遵循的十一项原则,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用得其人;发展生产是最有效的经济保障;政令畅通。"十一经"作者认为,治国安邦第一项决定性因素是位高权重者是否具有相应的大德至仁,即能否"授有德";其次是人才的培育与任用,关键是用人之所长,使人尽其才。生产是广义的,包含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蕴涵着难得的商品经济意识。政令畅通首先有赖于"令顺民心",其次要"不欺民"并"量民力",做到公平、公正、信用、自律等。  相似文献   

10.
小说家艾丽斯·默多克有着鲜明的艺术和道德哲学思想,她常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伦理道德之思。在她的小说《大海,大海》中,默多克通过呈现主人公查尔斯从受困于臆想到逐渐认清事实的道德成长历程,揭示了只有摆脱自我、关注他人,才能踏上一条真正的向“善”之路。  相似文献   

11.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本文简要讲述了《红字》的主要情节,并剖析小说所赞扬的海丝特·白兰的“真善”,所批判的狄姆斯台尔和罗杰·齐林沃斯的“伪恶”。  相似文献   

12.
<正>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我感到这节课取材现实,手段别致,精彩纷呈,富于启示,特撰写下两个教学片段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片段1】新课伊始,许老师课件出示一个大大的汉字——"数",并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数(shu)起源于数(shu)"这句话引出代数的起源,然后屏幕上依次投影出现6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让学生先后数出并同时写出整数:6、4、2、1。许老师接着追问:1个苹果可以用"1"来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切成两块,这半个苹果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可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乐学"的源动力,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和感召力,这种"吸引和感召力"是教师的"善导"之基,是教师的整体素养的实际体现,学生只有被老师的整体素养所折服,其"乐学"的积极性才会健康、持久。  相似文献   

14.
赵立伟 《文教资料》2010,(6):122-124
《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总结了春秋时期重要军事斗争的经验,深刻揭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规律的战争经验。孙子对“胜”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内涵极其丰富。本文就其“胜”进行了条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篇,有学者指出其中的一段文字和传世的<管子·霸形>有不少相近之处,文章进一步指出<管子·戒>中的不少记载也与竹书存在对读可能.通过三篇文献的对读,不但有助于加深对出土竹书本身含义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对出土竹书和<管子>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左传》是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之作,叙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记言文字,有的只是情节发展需要的平铺直叙,有的则是对人事进行评价的"嘉言善语",其中包含着较深的思想内涵,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之济世之心,非儒家独有之,墨家、道家亦可言其自身之学理中有此以人为本之济世之心。以此心判定荀子为儒家,法家学者犹可疑问此济世爱民之心与墨、道二家有何区别。故以为荀子亦秉承一儒学之特质,此特质,可称之为“善的自明性”。即“善自身生成发育、彻底成就自身之过程,此过程无须依赖他物,只是自身彻底表显自身”。此过程非道家、墨家、法家所能有,则以此特质论述荀子之学,以见荀子之“诚”是否有此善之自明性之意,以此言明荀子身为儒家而特有之思想。荀子所言之“善”,惟能通过“诚-无伪”而表显,而此成就自身之过程并不能依赖于任何外物之介入,此可见荀子之“诚”亦符合“善的自明性”。  相似文献   

18.
《老子》提出了"道"这一最高哲学概念,以"无为"为核心观点,把"柔弱"看做生命存在的方式。"无为"思想以及"道"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怀的思想对后世中国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万物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反者道之动"入手,解读老子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深沉思考,进而阐释"无为而为""以柔胜刚"是安身立命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被公认是一部阐述“战胜”的军事理论著作,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与论述,皆围绕“胜”而展开.梳理了孙子的“战胜”思想,从“胜”的运筹、“胜”的方法、“胜”的境界等角度,全新解读《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体系,以期为深化《孙子兵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