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有个提法格外有趣:中国的古书,文字为纵向排列,于是读书人看书时要不断地做点头状;外国的书为横向排列,故而读书时人看书时不断地做摇头状。那么,如此差异意味着什么呢?有研究者认为,“点头”表明对古人、对传统的“盲从”与“认可”,而“摇头”则表明对传统、对古人的“怀疑”与“否定”。因此,两相比较,外国人较之中国人更讲究出新,且善于出新。此论的确有点“道理”———至少能给读书人一个重要的启发:别简单的盲从,而应该动动脑筋。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请细品两句虽则看看似相左,却同样发人深省的的诗。…  相似文献   

2.
阅读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寂寞,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书会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书会给他生命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天津教育》2008,(9):10-10
一、学生希望教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为了更多地了解教师的读书情况,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读书有什么期望。约有37%的回答希望教师博览群书,心胸和视野开阔。学生们还希望教师读书后要与学生分享,读了一本好书可以向学生推荐,希望教师将书中的做人道理用浅显明白的话语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4.
黄汉才 《新课程研究》2009,(8):158-158,167
有一次,笔者在白色的写字板上点了个黑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黑点。”笔者故作惊讶地反问:“只是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看见吗?”同样的道理,换个立场,老师在学生身上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了他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所拥有的一大片白板呢?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换个角度,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学生,你将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书犹药也,读书可以医愚。”的确,读书使人明智,而智慧犹如光明,愚昧犹如黑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生能有什么作为。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尤其是初中生,要自觉地培养读书习惯,并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求知的乐趣,掌握一点治学的方法,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下面所展示的一些名言粹语和阅读感言是从我班同学的摘抄本里整理出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现代铁路两条轨道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多少吗?——4英尺8.5英寸。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奇怪的数据呢?这里面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吗?其实,这压根儿和科学没关系,倒是和“传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古语新讲(下)●戴海做人与读书做人的脚跟全在读书。———《沈氏家训》几乎每一本《家训》,都劝勉子孙崇尚读书。沈氏的这一训示,好在把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强调做人要站稳脚跟。脚跟站在哪里呢?他说“全在读书”。此说未能重视实践的方面,然而,读书对于做人的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读书观是有快乐的,只是这快乐不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本身真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古代科举考试使读书很苦很苦。但是一般人读出来之后,他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三个东西:“黄金屋”(那现在可能是别墅了);“千钟粟”,那就是吃的东西;还有“颜如玉”。综合起来看就是,  相似文献   

9.
“书犹药也,读书可以医愚。”的确,读书使人明智,而智慧犹如光明,愚昧犹如黑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生能有什么作为。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尤其是初中生,要自觉地培养读书习惯,并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求知的乐趣,掌握一点治学的方法,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下面所展示的一些名言粹语和阅读感言是从我班同学的摘抄本里整理出来的,这是他们在愉悦的读书活动中同“智者”对话的真实记录,相信一定能引起更多同学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学历史,首先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爱国主义,传统美德,远大志向,本国国情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言行录,常于一问一答之间告诉人们许多为人为学的道理,其中就有不少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人有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为师先学做人,做人是为师的基础。为人到什么程度才能为师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就要有“仁”,“仁”是立人的根本。那什么叫  相似文献   

12.
<正>孟子是儒家的一位圣贤,被尊称为亚圣,对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重大的影响。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体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最主要的主体构成部分。我们的生命是天地、祖先给的,但我们要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离不开教育。如果人一生下来,就被放在狼群中,他将来就是一个狼孩,不会懂得怎样才是一个人。所以,要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明白。一儒家讲礼有三本,不仅讲生命来源的根本,也讲做人道理的根本。所  相似文献   

13.
张洪盛 《考试周刊》2010,(56):41-41
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抑或是其他?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培养学生们质凝问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让每一个在小学读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苏教版人的一个理想。什么是习惯?习惯又有什么用呢?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相传,清代有个叫刘蓉的文学家,小时候在家里西侧的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  相似文献   

15.
谁的影子     
在城市的中间有一个广场。有一个影子停在那个广场的中间,两个孩子恰巧路过那里。有一个孩子说:“这个是什么的影子呢?”另一个孩子歪着头说:“呀,什么的影子呢?”随后.两个人走了。  相似文献   

16.
Cathie 《家教指南》2006,(6):42-43
家有不爱读书的顽童,真是愁煞了家长。究竟是孩子不爱读书,还是家长的一盆冷水浇灭了孩子读书的热情呢?家长究竟做错了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7.
读书使人快乐,使人精神百倍.书就像一艘知识的大船,载着爱读书的人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探索新的知识和新的奥秘,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劳保华在《“官德”修养刍议》(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首先就要正确处理好做官和做人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先做人,后做官。做官必须做人,但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能做官呢?从品德修养来说,好官首先必须是好人。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好官、清官,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官,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起码的要求,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那就是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总之,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错,也有道理     
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过:我不怕学生出错,只要他错得有道理。听后颇有感触。是啊:人生无常,孰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呢?错得有道理说明他动了脑筋,思索过,探究过,这一过程是多么的可贵和重要。而大多数教师怕学生出错,更认定“教条”的正确结果。为这一目的,不惜设计出一个个像绳索似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扪心自问:教书育人最在乎学生的什么呢?“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错误的过程哪有正确结论的出现?爱迪生开始试着用炭丝做灯丝有没有道理?牛顿的“万有引力”有没有错误实验过程?那些错误有没有道理?难道学生在科学领域推测,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养其习于童蒙” ,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其意是说 ,从小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至关重要 ,古人也说 :“性相近 ,习相远。”是说好习惯同坏习惯相差甚远。对于习惯的重要性 ,胡适先生也曾经说过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他还说 :“青年人要读书 ,不必先谈方法 ,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 ,好买书的习惯。”胡适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假如一个人根本就不喜欢读书 ,还哪里谈得上什么读书方法呢 ?反过来说 ,假如一个人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久而久之 ,也会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必须从读好书开始。读好书 ,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