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以豪放雄奇的山水诗闻名。1084年4月间,苏东坡来到庐山游历,但见庐山峰峦秀丽,丘壑纵横,泉瀑奔泻,云雾变幻,姿态万千,感到十分惊异。庐山的和尚、道人、隐士听说苏东坡来了,都向他索诗留题。于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少不了赋诗作文。最后转到庐山西北麓的西林  相似文献   

2.
读郑板桥     
在中国历史上,郑板桥是一个并不算大的人物。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清代有几个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扬洲八怪",却记住了一个名字:郑板桥。郑板桥出生于扬洲兴化的一个书香门弟,早年家道破落。青年时期的郑板桥在勤奋读书、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清官,他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交友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交友理论。郑板桥认为,交友首先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的人群,学会荆、兰合处;交友还要掌握方法,注重朋友之间的相互搀扶与合作;此外,交友还要诚恳,要讲信用、讲谦让,常把人往好处想。当然,郑板桥还强调,交往也是有原则的,不能与小人交,要与善人交。  相似文献   

4.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10):32-33
主持人龙吟:郑板桥的父亲,曾带着年幼的板桥,辞家去教书。在成家之后,郑板桥也成为了一名"塾师"。江村执教的经历,不仅让他获得了养家薪资,也为他的诗文、书画创作积累了许多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有很多人知道我国大科学家竺(zhú)可桢(zhēn)的名字,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曾在考察庐山时,被三大自然之谜所困惑:庐山佛灯是谁点燃?庐山云雾为何有声音?庐山雨怎么会自下往上跑?这其中以佛灯现象最具神奇。  相似文献   

6.
<正>1746年,郑板桥任山东潍(wéi)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突然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哑巴跪在地上呈(chénɡ)上状子。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原来,哑巴5岁时生了一场病后便不能说话,但耳朵却好使。哑巴的父母很有钱,哑巴还有一个同胞哥哥。前年,父母因病相继去世。父母去世后,哥哥想独吞父母留下的家财,半文钱也不给  相似文献   

7.
一位朋友向我诉苦 :自己读初三的儿子 ,以前曾是一个老师夸奖、邻居羡慕、父母喜爱的好孩子 ,可近段时间以来上课却萎靡不振 ,精神恍惚 ,人在教室心在外 ,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原来他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经常和这些人混在一起 ,无心向学。在此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教育学生如何择友。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不成熟 ,又交友心切 ,但缺乏交友的知识和经验 ,人生阅历浅 ,要么不会交友 ,要么滥交朋友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容易误入歧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对初中生进行择友教育不容忽视。初中生交友要注…  相似文献   

8.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9.
梁阁亭 《少年文摘》2011,(10):58-61
他的梦想再一次被撩起,再也不曾平息。他记住了这项运动的名字:高尔夫。1972年,梁容银出生在韩国济州岛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人靠着父母给一个柑橘园干活来维持全家十二口人的生活。家里八个孩子中,他排行第四。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太阳很强很刺眼,活很脏很累人,他的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但他很懂事,既不偷懒也不抱怨。  相似文献   

10.
姜帅 《考试周刊》2014,(77):165-165
<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古人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学生应该怎样交友、处理关系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好朋友是一本书,"开卷有益",让你受益终生;坏朋友是一杯酒,慢慢浸染,贻害无穷。《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季氏篇第十六》:"孔子曰,益者三  相似文献   

11.
近日,在五年级语文试卷上看到这样一道口语交际练习题,让人拍手叫绝。题例:根据提示,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补全下列对话。淘淘:我最喜欢吉林的长白山,那里风景秀丽,物种丰富,美好的事物让人看也看不过来,简直是A__。乐乐:我最喜欢庐山。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B__曾在《望庐山瀑布》中用诗句C__来赞美庐山瀑布的气势。  相似文献   

12.
张国学 《现代语文》2003,(12):45-45
郑板桥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他最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例外。传说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一个以鱼肉乡民为能事的知府路经此地。郑板桥因鄙弃他的为人,就装作身体不适,故意不出城迎接。那知府也素知郑板桥心高气傲,便厚着脸皮进了城。衙役们报说知府已到,郑板桥只好勉强设宴招待他。宴席上,知府见一壶薄酒,几盘素菜,只有那一小盘中的几只螃蟹还算是点荤腥,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盘中的螃蟹说道:“本府虽不谙风骚、拙于诗赋,但遇到郑大人,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今天倒想吟诗…  相似文献   

13.
瓦拉赦效应     
<正>瓦拉赦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赦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赦既不善于构图,又  相似文献   

14.
世态     
郑板桥因游佛寺时遭受和尚冷遇而拈字作联,巧妙讽刺"势利小人"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很多人往往站在同情"落魄者"的角度,为郑板桥的辛辣反击和机敏睿智拍手叫好,对"势利"和尚受到无情的嘲弄感到快意,很少有人站在和尚的角度或以全面的视角来客观审视有关"世态炎凉"的问题。品读王京生的《世态》,也许我们会觉得茅塞顿开,也许我们还会为我们曾经的狭隘和小气而感到羞愧。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16.
一天,佛印和尚到苏东坡家中谈佛法问题。佛印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苏小妹在内房听了,很不服气,想嘲弄一下这位自命不凡的和尚。便扬声说:"佛印法师,我有一个上联,请您对一下好吗?"接着吟道:"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相似文献   

17.
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寺里,这两座山上有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去溪边挑水,时间长了两个人便成了朋友。不知不觉 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 5那座山上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就没有太在意。哪知一个星期过去了,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是不是生病了?我要过去看看他,看能不能帮上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朋友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星期没有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  相似文献   

18.
上海某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学生集体跪拜父母引起争议。与集体跪拜事件相仿,也曾有地方组织过万人洗脚,同样引来争议无数。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我们在质疑之时,也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且如此,而况人乎。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虽然现代社会与古代不同,但对父母的敬重、孝顺永远不能变,子女跪拜父母,表达感恩之心,无可厚非。其次,中国人自古就有"跪天、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山水诗的产生时间和地点,一般认为,是南朝宋初的永嘉地区,但这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话题。中国山水诗有一个产生、兴盛和走向新阶段的过程,雄奇险秀的庐山山水和儒、释、道兼综的庐山文化为这个过程提供了绝佳演绎场景。中国最早的一批山水诗人是庐山上的和尚、道士和隐士。陶渊明、谢灵运的庐山诗则是中国山水诗兴盛的标志。发祥于庐山的山水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对后世山水诗产生典范性的影响。因此,庐山才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管理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一岗位上,管理者越多,管理效率越低。对于这一现象,有的人从管理者的素质上寻找原因。有的人从机构重叠上寻找答案。我们在此从责任离散上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后果。 一、责任离散的含义 责任离散是与责任集中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所谓责任离散,又称责任分散,是指某具体任务由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层次地负责,双方的责任范围重复,责任内容分工不明确,结果双方都不负责任。 中国有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里,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责任离散的结果。担水的任务,一开始由一个和尚承担,责任集中他身上,他无推托责任的条件和动机。后来由两个人抬水,分工也明确,谁也无法推托责任。最后,由三个和尚担水,就出现了责任离散,同时为每个人推托责任提供了条件,结果相互依赖,谁也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