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起乡村的路,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弯弯曲曲的乡土路,这是印在我们心中的有关乡村的特别记忆。我认为,弯曲的乡土路是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的。乡村的道路——至少是传统的乡村土路,基本上都是弯曲的,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笔直。然而就在弯曲的乡村土路中,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路是人  相似文献   

2.
美点赏析最早接触到刘亮程,是因为他的散文《对一朵花微笑》: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摊草惹笑了。他细腻、真挚、充满诗意的语言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他与家乡的花草树木的倾心交谈,大概正是他乡土之恋的情  相似文献   

3.
乡土教材是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教育的核心元素。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乡土教材具有特殊的意义。考察对照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乡土教材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当前乡土教材发展存在目标定位不清、质量参差不齐、实施队伍缺乏等现实问题。要推动乡土教材发展,必须从振兴乡村战略、提升编撰质量、保障师资队伍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以期为寻找故乡、振兴乡村探索一条可能的通路。  相似文献   

4.
5.
近代以来,在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自信正慢慢消解。基于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分析当前乡村教师遭遇的乡土文化缺失困境,究其原因是: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应与教师教育体系的区隔;城市文化冲击引发乡村教师乡村文化认同危机;"边缘人"身份与断裂的乡土文化教育导致乡土文化实践缺失。面对现实,乡村教师需回归乡土,增进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需重视乡村教师的发展特质;推进乡土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认同;制定利于乡土文化实践的教育策略,推动乡村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回归与重塑。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是乡村教育的素材来源,乡村学校教育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千百年来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互哺共生。但如今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下,乡村学校、乡村教师队伍以及乡村学生与学生家长偏颇的教育价值观使得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渐渐疏离。基于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传承危机的反思,乡村学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开发优秀乡土文化课程;转变乡村教师离农化倾向,增强乡土文化自觉;转变乡村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深化乡土情感,以此改变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逐渐疏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化对乡村教育影响深远,如邻里之间的密切往来形成的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这是一种口耳相传、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对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巨大的文化使命,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分析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乡土教材是传承乡土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乡土教材开发团队日益多元化,高等院校师生、省市教育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新兴的NGO、中小学骨干教师等力量,不断参与到乡土教材开发及实施团队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合作模式:学院派+中小学+NGO、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NGO、文化自觉模式。通过这些合作模式,协调各方诉求,整合多方资源,反思行动结果,共同推进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传承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内在功能,所以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助力.作为乡土社会的文化精英,乡村教师担承着时代赋予的教育责任,即在承续和改造乡土文化以及培养"文化人"的过程中推动乡村振兴.然而,在乡村发展的特殊时代节点,乡村教师传承文化的责任在多种张力的交互影响下面临着"无知""无情"和"无能"的巨大挑战.面对乡村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阶段性功能障碍,乡村教师应从"了解乡土""热爱乡土"和"改造乡土"三个方面,探索文化传承的教育作为,贡献振兴乡村文化的个人智慧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主要围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不同环节应当使用的改进措施,推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建设者与受益者,也是乡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目前,在城镇化的不断进程中,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培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乡土文化的退隐向势与乡村教育边缘化使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与稀释,农村中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与眷恋日渐式微。重塑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需要优化乡土情怀培育环境,唤醒乡土教育功能,提高在外人员的返乡意识,激发农村教师的教育热情,以及发挥本土化人才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下乡村文化与乡村学校教育因彼此分离而面临发展危机。无论是乡村文化振兴还是乡村学校教育难题的化解,都需要把握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困境的同源性,重建学校与乡村社会、乡土文化的联系。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中学通过召开“假期读书会”、筹建“乡土文化博物馆”、组织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探索学校与农户家庭、乡村社区、乡土文化主动融合的“知根”教育并初见成效。以“假期读书会”为主线,通过对活动主要历程的回顾与理性反思,探讨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合作突围的可为空间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历史文化观视角,通过对历史文化在旅游中的基础地位及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抓住乡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优势,做出历史文化特色,并对遵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该如何开发利用作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废都》虽是一部都市小说,都内蕴着作家强烈的乡土情怀;贾平凹通过营造埙乐和奶牛这两种乡土文化物象,展示了他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批判精神;小说充分表现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一代乡土文学家矛盾扭结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机。湖北省荆州古城西郊十公里外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乡村旅游给桃花村的"乡土文化"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乡土文化前所未有的变迁,他们面临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乡土文化变迁的重大困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乡土教育面临不少阻障:乡土意识的淡化使乡土教育丧失了情感基础,乡土文化的边缘化使乡土教育丧失了资源依托,乡土教育的形式化削弱了乡土教育的成效。要找到乡土教育的突围之路,充分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可通过如下路径:注重乡土文化宣传,重塑乡土意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乡土教材;依托地方高校资源,培养专门师资;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开展乡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