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据《北京晨报》消息,郭敬明《最漫画》团队推出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漫画传记——梅兰芳本传之同名漫画《梅兰芳》以及梅兰芳外传之《再见梅兰芳》,近期正式上市。郭敬明在谈及  相似文献   

2.
梅兰芳     
近来,陈凯歌导演、众明星加盟的贺岁大片《梅兰芳》正在热映,影片讲述了一代伶王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在使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重回人们视线之余,影片本身也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本期将“梅兰芳”作为关键词,为大家解析相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2008年末上映的传记电影《梅兰芳》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梅兰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符合主流文化的形态标准,充满道德情怀。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君子人格美、家庭伦理美和民族大义美三个方面,通过对影片的分析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此类影片的主题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     
因为严歌芩,看了《梅兰芳》。我喜欢的孙红雷真抢戏,生生地把黎明的光芒给抢了去。黎明还是适合演《甜蜜蜜》里的黎小军,憨憨傻傻的样子,和机敏的张曼玉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5.
丁春梅 《考试周刊》2013,(81):40-41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传记作品,如:《名人传》《富兰克林自传》《老舍自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唐宋八大家小传》《启功传奇》《梅兰芳画传》……不少单元对传记的内容特色等还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坛上冒出几个少年俊彦都算不得新闻了。今年最风光的畅销书《幻城》,据说是高三学生郭敬明为调剂紧张学习生活的戏笔之作。郭敬明是“新概念”作大赛两届一等奖得主,很有实力,一直就在等待一个突破的契机。借《幻城》获得的盛誉,立即有聪明的出版社乘势推出《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反应竟然也相当热烈。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人们偏重利用上海《申报》的演剧材料来研究20世纪早期的演剧面貌,对北京《顺天时报》上的演剧材料利用不够。笔者调查了1919年梅兰芳访日前《顺天时报》所刊登的与梅兰芳访问演出相关的所有记载。从中可以看出,近代大众传媒作为新型的戏剧传播途径,对于推动梅兰芳的首次访日公演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写道:“……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促进象征主义,此后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这段文字拿名人梅兰芳说事,不论是教参还是教师都讳莫如深。《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2003年第1版,第53页)  相似文献   

9.
顾素芝 《现代语文》2009,(6):147-148
多年以来,人们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了解,只是通过他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这种途径获得的。京剧中的梅先生仪态万千,雍容华贵,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他几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京剧神话。其实梅先生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完美的人,电影《梅兰芳》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走下神坛的真人和完人的梅兰芳。  相似文献   

10.
秋日的多媒体教室,阳光灿烂,听于永正老师执教《梅兰芳学艺》,感觉到于老师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在课堂上,他仍然充满激情,童心洋溢,他的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丹 《阅读与鉴赏》2011,(12):80-80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2.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有着"伶界之王""四大名旦之首"美称的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2008年12月5日,随着电影《梅兰芳》的全球公映,引发了一股"梅兰芳热"——他创造了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他提高了"戏子"的社会地位,他拥有着一段扑朔迷离的梅孟之恋……同时,他那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他那德艺双馨、从善如流、如水一般永远处于低处、对于身边的一切常含包容之心,更令人敬佩。他真可谓是戏子人生,君子人格。本期我们将走近绝世名伶——梅兰芳。  相似文献   

13.
岳红梅 《云南教育》2008,(10):42-42
秋日的多媒体教室,阳光灿烂,听于永正老师执教《梅兰芳学艺》,感觉到于老师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在课堂上,仍充满激情,童心洋溢。  相似文献   

14.
你还记得八零后吗?你还能依稀描绘出当年韩寒的《三重门》掀起的八零后式的叛逆吗?春树、郭敬明、张悦然,他们的《北京娃娃》、《幻城》、《樱桃之远》,你还记得多少其中的片段呢?  相似文献   

15.
凝结了深厚文化底蕴与人生思索的影片《梅兰芳》实现了艺术与商业上的成功。影片在以三段式叙述结构重点展现了梅兰芳艺术追求与民族大义的同时,也将孤独映照下的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这“双重人生”的彰显与融合传达给了观众。“双重人生”的博弈和由“出”到“入”的人生体验使影片具有形而上思索的普适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裔美国文学作品《菊池日记》中的自传事实与传记事实极其丰富,但历史事实却只有一个,即珍珠港事件之后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生活。日记作者查尔斯·菊池对不同的事实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历史事实的政治策略、传记事实的精神分析策略,以及自传事实的社会策略,使《菊池日记》迥异于其他日裔集中营叙事。集中营生活对日裔美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场飞来横祸,但对菊池父子而言,此次集体创伤却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他们各自的童年创伤,可谓不幸中之万幸。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汉学家蒲安迪把《史记》称作中国古代的“史诗” ,说它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就如古代希腊《伊利亚特》、《奥得赛》之影响后代欧洲文化一样。司马迁的《史记》要比被称为“世界传记之王”的古希腊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国粹"京剧是中华民族戏剧的灵魂,那么梅兰芳就是这个"灵魂"的支撑。在他的艺术人生中,不断地缔造着一个个经典,在观众的心底烙下了永恒的印记。能够把梅兰芳的一生搬上银屏,是很多艺术家的夙愿。著名导演陈凯歌精心制作的电影《梅兰芳》已确定将于12月12日在全球同步上映。人生如戏,一生都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京剧大师拥有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9期《<拿来主义>与梅兰芳》一文,认为鲁迅先生“对梅兰芳个人的评价显然是有偏颇失妥之处的”,其理由是:“梅兰芳是近代戏曲史  相似文献   

20.
主流文学期刊《收获》在其长篇小说专号(2010春夏卷)上全文刊发郭敬明最新长篇小说《爵迹》。消息一出,立即有读者表示不满,认为这个曾发表过余华、贾平凹、宗璞等名家力作的杂志有失慎重。有读者认为,《收获》原本是份严肃的文学刊物,发表作品的门槛也很高,此次刊登一个80后作家的玄幻作品,与《收获》发表纯文学的定位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