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白石画鼠     
齐白石喜欢画老鼠。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画了一幅《鼠子啮书图》:一盏油灯,火焰微微,两只老鼠正在拼命啮咬一叠线装书;另一只老鼠正朝书奔来,形神俱备,画家自视为得意之作。不幸的是,这幅作品为一只更大的鼠——他的一位同乡悄然袖去。画家不得不重作二幅,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画鼠     
齐白石喜欢画老鼠。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画了一幅《鼠子啮书图》:一盏油灯,火焰微微,两只老鼠正在拼命啮咬一叠线装书;另一只老鼠正朝书奔来,形神俱备,画家自视为得意之作。不幸的是,这幅作品为一只更大的鼠——他的一位同乡悄然袖去。画  相似文献   

3.
齐白石画虾     
舒乙 《少年读者》2009,(1):80-81
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当然,他是大师,几乎什么都画,白菜、桃子、牡丹、山水、人物,样样好,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虾,齐白石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受到了很高的礼遇,被当作“国宝”级人物看待。而此时的他却仍与解放前一样,不担当任何公职,也不拿国家的工资,仍靠卖画度日。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画虾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历来被公认为以画虾最著名。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一节节的虾身透明而富有弹性,长长的虾须和两只虾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摆动着。而且,这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水墨虾,在齐白石的笔下不到一分钟便能画一只。后来有不少人学他画虾,但这份功力都是望尘莫及。与齐白石有过交往的吕宜园所撰写的《看齐白石作画》一文,就详细地记叙了齐白石画虾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国画大师齐白石,平时不苟言笑,却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他对时政、社会的一些看法,往往以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他画不倒翁就是一个例子。齐白石画过许多不倒翁。每次画都赋予画面以不同的涵义,充分表现了他的幽默和机敏。  相似文献   

7.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没人睬,叽里咕噜滚下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老鼠。你们知道吗,在英语中还有许多“鼠”有关的词语和习语呢,大家不妨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齐白石到达北平,打算以卖画为生。然而,虽然他经历了五出五归的磨砺,对自己的篆刻和书画也颇为自信,但因为他走的是八大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所以画卖得并不太好。有时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画些神佛、罗汉之类的东西摆地摊出售,生意倒还不错。有一天,齐白石在鬼门关附近的街头待了一天,也没卖出去几幅。傍晚,正当他收画准备回家时,有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走了过来。青年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六十三岁题画白菜时写道:“余有友人尝谓曰:‘吾欲画菜,苦不得君所画之似,何也?’余曰:‘通身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  相似文献   

10.
齐白石在1946年到南京、上海卖画,带去的二百余作品被抢购一空,盛况空前。回到北京时,他带回的“法币”一捆一捆的,十分可观。可是,不料这一大堆的“法币”,拿到市场上,连十袋面粉都买不到。他活了86岁,经历了从前清到民国这段漫长的历史,遭遇这样的笑话,平生还是第一次啊!  相似文献   

11.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相传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插着菖蒲、艾叶,江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而香粽却是人们必尝的食品。 据说端午吃粽子的风俗是因纪念屈原而兴起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更加明白:“今俗以五月五日以为节物(指粽子)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食粽祭屈原,寄托了人民对爱国诗人的敬意和哀思,故千百年来约定俗成,并广为传播,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个座右铭是:“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曾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从他笔下流动出来的许多人物、山水、花鸟,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但也有人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向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1864-1957)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做过木匠;27岁始拜师学画,打下坚实的工笔画基础:40岁后,画风渐变,走上石涛、八大写意花卉一派;后因家乡匪患,孤身避难定居北平。当时北平画坛多数画家认为他的绘画笔墨“粗野”。受陈师曾先生劝告,改变画风,独创红花墨叶的双色花卉与浓淡几笔虾、蟹、草虫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4.
前天早上,我正在与周公会面,忽闻一声100分贝的叫声:“啊!仓鼠不见了!”这音量,只能出自我们家的“帕瓦罗蒂”——老妈之口。我—下子冲到仓鼠笼子前,里面空空荡荡,难道那两只小仓鼠真的“飞”了?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14,(11):27
古时的人们对“虎”和“鼠”很畏惧。“虎”常用来象征威武勇猛;“鼠”虽然个头小,但不仅偷粮食,还乱咬东西,传播鼠疫,也让人很头疼。对自己害怕的东西,古人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加“老”字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  相似文献   

16.
鼠年话鼠     
众所周知,老鼠的生物习性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创造汉字、汉词的祖先们对这种头小尾长,贼眼溜溜的小动物也没有什么好感,给予它们大量的贬义词,如鼠子:骂人的话,犹如“小人”。鼠技:比喻薄有技能,无大本领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画家绘画风格的形成,除了与其绘画技巧的锤炼与认知的提高有关外,画家的生活经历或经验也会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张大壮的写意风格介于大写意与小写意之间,并以色彩表现为特色,水色交融,酣畅淋漓,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齐白石的画风直接、外向,具有质朴的农民气质,拓宽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领域。黄宾虹的画风倾向于含蓄内省,曲径通幽,有着中国哲学的深邃智慧的美学境界。张大壮、齐白石、黄宾虹3位画家鲜明绘画风格的形成与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审美取向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研究3位艺术家完全不同的画风及形成原因,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白石老人的两个孩子良迟、良已都在上小学。由于学校不大好,这两个小家伙"不学习,尽打架",于是白石老人想给他们转学。通过朋友帮忙,孩子们如齐老所愿,转到弘达学院附小上学。为了表示感谢,白石老人给附小主任画了一幅虾,由良迟带去。主任拿到后很满意,展示给老师们欣赏。不想良已那个班的班主任周淑云动心了。于是  相似文献   

19.
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相似文献   

20.
鼠标在“怎么来的”栏目中算是一个比较新潮的家伙,它的历史不长,只能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博士在1963年设计出了鼠标的原型,并且在1968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鼠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