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梅 《历史学习》2006,(7):28-29
李鸿章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仁见仁,智见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近代化的过程。尽管今天我们指责洋务派“认识肤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惊天动地了。到19世纪80—90年代,人们还耻谈洋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肥(李鸿章是合肥人),尤鄙言洋务”。  相似文献   

2.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捐资重建了包公祠并亲自撰写的碑文,虽寥寥数语但却折射出李鸿章的处境和心态。此碑文不失为了解研究李鸿章思想和生平的难得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时期的对外交涉中,李鸿章先后主持了李宝谈判、李脱谈判、李福谈判、李伊谈判、李巴谈判,对战争的进程有重要影响。李鸿章在谈判中有过妥协,更有过抗争;其妥协多是在清政府授意下做出的。探讨李鸿章的对外交涉活动,以及李鸿章思想变化与朝廷态度变化的关系,对中法战争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法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参与了对法交涉,包括李宝谈判、李脱谈判,李鸿章与脱利古的谈判是在紧张对峙的气氛中进行的,因为清政府也希望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李鸿章在多次的谈判中坚持定见,驳斥了脱利古的无耻要挟,遏制了法国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6.
在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的战争中,李鸿章为了褒扬祭祀死于战场的淮军将士,在全国各地不断地修建淮军昭忠祠,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遵奉清政府表彰阵亡将士的定例;其二,依前湘军昭忠祠的修建;其三,淮军将领的要求;其四,维系淮军集团利益,提高淮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和巩固了李鸿章的地位,向世人显示了李鸿章及淮军政治实力存在,也是李鸿章登上政治巅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09,(12):33-33
据说慈禧是一个比较博学的人,尤其是对于戏曲音乐,都能知道一二。一次,李鸿章进宫奏事,正碰上慈禧在听音乐,于是便装模作样地站在一旁洗耳恭听。待乐曲演奏一停。慈禧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乐曲?”李鸿章急忙答道:“奴才愚蠢,望老佛爷赐教。”这慈禧最喜欢别人不知,向她求教。听到李鸿章如此,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地位余明侠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十分复杂的人物,是非功过,集于一身。本文拟从近代铁路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陈述自己的某些看法。可以说,中国近代之有铁路,是与李鸿章的努力分不开的。在他的倡导下,开始用火车站代替驿站,用蒸汽...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比较姚传德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是中日两国近代化运动初期的领导人,比较分析他们近代化思想的同异,对于搞清中日近代化过程和结局不同的原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大体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期,但是...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因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百年来一直被斥为汉奸、卖国贼。本文认为,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一贯妥协退让的政策和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表现及中日双方的态度来看,签订《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主要罪责在清政府,而不应由李鸿章一个人来承担。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是谁向清廷密保袁世凯?一般认为是李鸿章,本文依据有关档案资料进行考证,认为是两江总督、湘军领头人物刘坤一向清廷密荐了袁世凯,而非李鸿章。  相似文献   

12.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陆海军均遭败绩,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李鸿章奉行的“避战自保”的方针,那么李鸿章又为什么坚持这一方针呢?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李鸿章与近代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中国的自强事业,曾国藩、李鸿章二人都曾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不仅使留美幼童如期遣出,而且还在尔后派遣学生留欧:曾李二人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中外史上较重要的人物,他们在与列旨交往的过程中,采取了读信待夷和以夷制夷两外交策略。在这方面,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对其评价盖棺尚未定论,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过去,我对李鸿章的认知来源于高中历史教科书,李鸿章避战求和,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还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特别是成为历史专业的学生之后,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看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之后,对李鸿章有了新的认识,更能理解时局中的李鸿章的无奈与悲凉。  相似文献   

17.
王磊 《成长》2007,(9):43-44
炎炎夏日的一个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之一。而郭嵩焘则是一名羽扇纶巾的儒士,但二人却相知良深,私谊笃厚。郭嵩焘是李鸿章的洋务高参,李鸿章则是郭嵩焘政治生命的保护人。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喜欢骂人,对自己的属下骂得尤其厉害。不过也有人喜欢被李鸿章责骂的,因为大家觉得李鸿章对于不是自己亲近的人,是不屑于责骂的,因而很多人以得到李鸿章的责骂为荣。李鸿章骂得越厉害,被骂的人越高兴,因为这样会和李鸿章的关系更进一层,离升官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于晚清重臣,淮系领袖,中国近代化先驱李鸿章的研究,逐渐由冷转热,由纯粹批判转为理性分析。本文参考有关资料,从文化世家的新角度,简要论述了合肥李鸿章大家族主要成员(父母、本人、兄弟、子倒等)学养著述,品德操行,建功立业,为人处世等情况,特别强调家族文化传承,精神遗产的重要性,认为深入研究李鸿章家族这种独特的不寻常的历史文化现象,无论从地方史,还是家族史,都是颇具标本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