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 :我们已学过了《鸟的天堂》的第一段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荡舟前进 ,沿途观赏到美丽的霞光水色 ,仿佛进入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录像 )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生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大榕树。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顺序 ?生 :“河面变窄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等语句显示出这一顺序。师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了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 ?请看投影。生 :有大而且美的特点。师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大榕树的“大…  相似文献   

2.
《鸟的天堂》这篇构思巧妙,语言生动优美的游记,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从而表现出”鸟的天堂”的幽美环境。课文第二段是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这一部分作者对大榕树的干、枝、叶、根,按从整体到部份,由远及近的顺序对大榕树进行描绘。  相似文献   

3.
“天堂”一词在书中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确实具有这样的特点。巴金笔下对大榕树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从远写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请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土都有一个新的生伞在颤动。”作者并深情地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可见,大榕树自身作为鸟的天堂的条件已具备。但众多的鸟儿要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天堂”,仅有树还远远不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似乎是不经意地在第  相似文献   

4.
时间为序理清思路从这篇文章的结构上来看,是以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的,主要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文中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第一次看到大榕树时,是太阳落下山坡的傍晚,热气已退了。写了远望近看大榕树的情景,特别描写了大榕树的枝、干、根、树枝、枝叶,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是黄昏,忙碌了一天的鸟儿们十分疲惫,早已栖息了,所以给人一种静止、安谧的感觉。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二次作者看到大榕树是在第二天早上,这一时间正是各种鸟类进行频繁活动的大好时机。由于作者观察细致,便从飞起一只大鸟,写到二只、三只,最后树上热闹,到处是鸟声、鸟影,并写出了各种颜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鸟的天堂》(六年制第十册11课,五年制第八册23课),写得很美,无论取材还是布局,都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文章选取了黄昏和清晨这两个相对时间内同一幅画面,摄取了呈现出截然不同势态的两组镜头:一个宁静,一个充满生气。作者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对摄取的景物——鸟儿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进行了有次序的描写,而后又极其细致地描写了鸟在这美好环境中的活动,使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将描写榕树的高大茂盛与鸟儿众多而快乐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映衬,使人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  相似文献   

6.
犤教材分析犦《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11册中的第18课,它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尤其是在表达上富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写了大榕树奇特的静态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向读者完美地展示了“鸟的天堂”的绮丽景…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11———14自然段 ,体会大榕树上群鸟齐鸣 ,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 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鸟儿活动的 ,初步了解什么叫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并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直奔重点1 (投影)读题填空(1)看大榕树 ,树叶伸到水面上 ,真绿得可爱。那是茂盛的榕树 ,主干在什么地方。(2)看大榕树 ,枝干的数目 ,枝上又生 ,到地上 ,泥土里 ,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3)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注意地看 ,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我不禁这样想。2 引…  相似文献   

8.
这是《鸟的天堂》一课中作者见到那株茂盛的古榕树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感受,也是对那篷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大榕树充满诗意的赞美。作者是在一个盛夏的黄昏见到这株大榕树的。当时,余晖中水清、浪静、叶绿、风平,一片恬静幽雅的气氛。作者的眼前是一幅典雅、宁静的南国风光画面,为什么会产生“有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9.
榕树     
最近,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里面说到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并被作者称为“美丽的南国的树”。放学时,我发现我们小区里也有一棵高大的榕树。  相似文献   

10.
《鸟的天堂》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第二篇讲读课文。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茂盛的大榕树名副其实是鸟的天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和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动态的方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意蕴深刻,学生往往不能披文入情地理解体会。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肺腑的赞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看图学文《鸬鹚》(第九册)一课的教学,应着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观察图画,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由湖到岸;由远处的几只渔船到近处一只渔船上的渔人、鸬鹚。而且,要能在观察中体会整个画面表现的宁静气氛。指导学文,要让学生借助看图,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对湖面动静变化和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诗《瀑布》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叶圣陶;这首诗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一、观察要讲究顺序按一定顺序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惭.物的全貌。观察顺序可由外部列内部、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处到远处(或者按以此相反的顺序观察)、通过有序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瀑布》的作者是按照参观的路线,由远从近地观察瀑布的。全诗共3节,每节的前两行都从侧面交代作者观察瀑布时的不同地。第一凶的前两行是“…  相似文献   

13.
师: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是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放鸟叫录音,配合大榕树上鸟儿活动的录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大榕树上有许多鸟在活动;听到了这  相似文献   

14.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和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鸟的天堂》没有从鸟落笔,而是先着意写大榕树,使人产生“鸟的天堂”为何没有鸟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描写大榕树呢?我认为:课文题为“鸟的天堂”,当然离不开写鸟。然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却并不在于写鸟,而在于写榕树。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6.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了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为了让学生跟随作者走进"鸟的天堂",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初读课文时我组织学生给课文分段。很快,学生分好了段,我了解学生的分段情况,准备意见统一后进入下一板块的学习。结果,学生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法。第一种分两段:第一段(1~9):写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二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鸟的天堂》是一篇短小隽永、质朴优美的散文。它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十分美丽奇特以及它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一、导入新课,感知内容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记叙了作家巴金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既生动描述了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村一株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也表现了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和奇异。全文语言凝练,文质兼美,为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11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担负着本单元“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任务。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可以确定本课学习目标为:(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培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反复诵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3)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准确并试着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