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兴 《百科知识》2013,(18):35-37
尽管植物和作物最喜爱酷暑,因为有很多粮食、水果和蔬菜都在这个季节成熟,但对于人来说,却是酷暑难熬,因此人人都盼着快点度过这个季节,故有"消夏"、"消暑"之俗称。酷暑不仅难熬,而且是多事之季节。成语"多事之秋"固然有根据和特指,但现代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炎夏季,蚊蝇滋生,汗流浃背的我们不但要忍受酷暑,还要忍受蚊蝇骚扰,真是不舒服,如果能一步踏上喜马拉雅山顶的冰天雪地,就可尽享冰爽世界了。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10):64-64
从酷暑进入凉爽的秋季,别提多舒服了。然而秋季却是短暂的,所以一定要在此时为身体储存能量,以安度漫长的冬天,因而秋天的身体保养就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夏怡 《今日科苑》2012,(12):89-91
盛夏酷暑,人们容易中暑且皮肤易生痱子,同时也易受蚊虫叮咬。为此,防暑药及防蚊虫药等也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那么,你会合理地使用吗?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2,(18):71-71
2012年8月24日,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在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了安全科普知识讲座与知识竞赛,近70位离退休老干部冒着酷暑,参加了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6.
雨中访徐工     
连续几天的炎热酷暑天气,让人闷得有些喘不过气.7月8日,在采访车队前往徐州途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车后,顿时闻到一股雨水清新的气息,让人振奋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谭玉龙 《百科知识》2009,(17):38-39
度过了一波更强似一波席卷全国的热浪,“高温”与“避暑”在最近每一年的夏天都成了最热的词汇。面对汹涌的酷暑,“中暑人群”绝不仅仅是我们印象里的户外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人体内热休克蛋白的数量不仅保护机体免受伤害,还决定了我们忍受酷暑的能力。走出空调屋,适度地在夏季的常温下活动,会诱导热休克蛋白保持较高数量,我们也会更耐热。  相似文献   

9.
热,是笔者参加第二届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下简称为工博会)的第一感觉。8月的顺德,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佳丽 《今日科苑》2004,(8):32-33
酷暑在折磨着每一个人,要过好夏季的每一天,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应该是适合夏季的最好选择才行。  相似文献   

11.
持续几天的高温,大家都在为如何度过漫长的盛夏而发愁吧!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专家特意为酷暑提出了16种避暑方法,帮你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季。  相似文献   

12.
樱子 《今日科苑》2004,(7):34-36
不论严寒不论酷暑,在朝阳最热闹的转盘街朝阳百货大楼前的一角,总有一个修鞋的摊子,摊子前总坐着一位老者。  相似文献   

13.
空调自行车     
夏天骑自行车会很热。要是能在自行车上安装一个小型空调,那人们骑车上班的时候就不会感觉热了。 骑上空调自行车时,太阳的光线照射到小型空调上,太阳能空调就立刻会散发出冷气,驱散骑车者身上的酷暑热浪!  相似文献   

14.
从2010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所率领的团队,在山东省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对白垩纪恐龙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8月27日,在酷暑高温中,科技日报记者在金岗口村恐龙发掘二号点目睹了一块恐龙股骨化石的挖掘、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5.
阿Sci:暑假随着7月的酷暑不期而至,小朋友经过坚张的复习和考试,终于可以享受快乐的暑假了。暑假里想干点什么呢?出去旅游、读几本好书、预习下学期的功课、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暂别热浪     
人们长吁一口气:酷暑终于过去了。“热!”入夏以来,这个词被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用不同语言不断重复着。先是印度、巴基斯坦,再是欧洲,中国南方,热浪一次次袭击着地球。全球变暖这个幽灵再次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3,(8):88-88
2013上海科学诠释者学院核心培训周中国行浦东站活动经过5天集中授课,日前在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落下帷幕。浦东新区科技特色学校的科技辅导员、科普基地专业人员、街镇科普干部、高校科学商店学生志愿者等63人冒着酷暑全程参加了科学诠释者培训。  相似文献   

18.
春风、秋雨—— 酷暑,寒冰…… 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天空,闪闪烁烁的繁星…… 墨汁,汗水…… 灯光,眼神—— 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 奇葩终于开放在滴翠流香的早晨! 你呀!好一个闪光发亮的名字, 你呀!我爱不释手的《发明与革新》  相似文献   

19.
高温酷暑,许多人恨不得一天到晚待在凉爽的空调屋里。也因此,许多人用电脑、看电视时间长一点,眼睛就又干又涩,十分疲劳。专家提醒,这与使用空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梅雨季节未过,酷暑竟包裹了南京。在37摄氏度高温下,我们踏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的办公室,他正在绘图纸上裁红剪绿。建筑,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首。作为全国获个人奖最多的国家级建筑大师之一的齐康教授,他的作品遍布大江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