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磊 《中国广播》2008,(4):31-3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吹响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号角,为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
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地大力推行的依托新闻媒体开办的“政风行风热线”,不失为一个融舆论监督、行政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于一体,整合监督资源并强化监督合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舆论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为新时期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担负着激浊扬清、去伪存真、拨乱反正的重任,为什么现在却出现了“软化”、“弱化”、“退化”的倾向?根本原因在于舆论监督未能建立健全运作机制,而从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舆论监督也需要监督。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其独特的功用。 《闽西日报》这样地市级的党报来看,目前新闻舆论监督是喜多忧亦多。喜的是近几年来,该报在坚持正面宣传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6.
邓洪涛 《新闻前哨》2009,(10):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与实效。”2008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推动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赵金  濮端华 《青年记者》2003,(12):53-55
赵:报道事实,发表看法,是舆论监督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新闻媒体对政府及其官员提出批评,对司法行为发表意见,也是在其正常的权利范围之内。但是现在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已经被新闻界认为是舆论监督实践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濮先生,就您的观察,这种“越位”是属于监督主体的职能越位呢,还是属于监督  相似文献   

8.
“城乡热线”栏目是改版后的《河南日报(农村版)》开办的,开办一年多来,刊发了许多舆论监督的稿件,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我们知道,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当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制约机制,具有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城乡热线”栏目在正确利用新闻批评的武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前,改革在社会全方位展开并不断深入,由此触及的各种社会问题、社…  相似文献   

9.
龙强 《东南传播》2014,(1):20-23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0.
当前,“舆论监督”一词具有党政公文用语、法律用语、学术概念等分别。另外,舆论监督一词与“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相互混杂交叉。既存在同—概念“舆论监督”的不同内涵,又存在足以混淆视听的相似概念“媒介监督”、“传媒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概念的歧义和混杂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和严谨,带来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交流障碍,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辨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就要在舆论监督中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选准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题材,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党赋于党报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党报办得“高出一筹”,具有权威性,取信于民。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做好舆论监督切忌零打碎敲、各自为战,而要发挥党报的优势,形成合力,一抓到底。同时要不拘形式,或内参,或公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一、敏感问题内参监督。内参工作是党报工作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的明确要求,再次显示出党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深刻学习和认真  相似文献   

13.
朱文丰 《今传媒》2003,(4):54-55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联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件”,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谈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时指出:“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胡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舆论监督"连续第5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月中旬,成都市检察院出台《受理新闻单位移送案件线索实施办法》,明确提出新闻单位和记者一旦了解、掌握到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案件线索,可以向检察院移送。检察机关主动表态欢迎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隐性案件线索”提供给检察机关,并就移送案件线索的范围、方式等作出规定,还表示受理后认真调查落实,及时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新闻单位和记者。新闻媒体负有舆论监督职责,检察机关负有法律监督职责,成都市检察院尝试把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形成联动,使两种监督由原来平行开展工作形成合力,有利于更加有力地打击腐败,保障社…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和实施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舆论监督渠道和监督手段。在现代社会,媒体及其传播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实现舆论监督的主要途径,而舆论监督也已经成为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那么在新形势下,媒体应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为受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呢?不久前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前不久向省报记者透露 ,该局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质量监督执法队伍 ,最近设置了专门的监督电话 ,表示欢迎新闻舆论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 ,并请记者在报纸上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为此 ,安徽日报在刊登了题为《欢迎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消息后 ,又在配发的“编后”中说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让执法队伍也置于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之下” ,“百姓欢迎 ,政府放心” ,“令人拍手叫好” ,云云。局长的表态没有错 ,报道的内容也很好 ,但后面的“编后”却让人感到别扭 ,甚至很不舒服。似乎局长的表态倒成了一种额外的恩惠 ,老百…  相似文献   

19.
(一)舆论监督,身处“叫好”与“犯难”之间,好不尴尬。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人民群众对之更是拍手称快。然而,谁都不能否认舆论监督之难。连连发生的血腥报复案件,将之说得明明白白。“叫好”与“犯难”,实际上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备受重视与不可或缺。那么,舆论监督究竟难在何处?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兴起为舆论监督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把舆论监督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为了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传统媒体应积极实现与网络的互动,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