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蕾 《新闻窗》2013,(4):33-34
体育解说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对体育比赛进行的解说与评论。观众习惯了看电视或听广播体育赛事直播时听到解说评论员的声音,然而少有人会认真地问一问:为什么体育赛事直播总要配备解说评论员?体育赛事直播一定得有解说评论员吗?答案显然并不总是肯定,下面的回答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优秀的解说员可以让观众随着比赛进程的发展或喜或悲,或惊呼,或捶胸顿足,他的话语与见解甚至能够成为球迷在赛后谈论赛事时反复引用的‘经典’;而糟糕的解说员则会让球迷反感,甚至产生想关掉电视声音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和冬季运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花样滑冰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也逐渐提高,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和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关于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近四届冬奥会的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未来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体育赛事直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解说员及主持人,而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专职体育解说员、主持人却少之又少,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解说员、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体育解说员、主持人要得到受众喜爱,获得业界肯定,应该在专业方面勤下工夫,不断提高解说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的解说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嘉伟 《新闻传播》2024,(3):106-10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教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大众而言,除了亲身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来释放对体育的热情之外,很多时候会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了解体育讯息,电视体育节目成为大家满足“体育需要”的重要渠道。电视体育节目解说是体育赛事直播、转播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以及受众的收看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下,张卫平作为一名出生在1950年并经历了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变革时代的央视解说员,他的解说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张卫平解说风格的形成、特点等分析,对今后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的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提升、汉语口语表达以及高校电视解说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播出,体育解说员在节目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女性解说员的表现颇受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女性的形象气质和声音条件等难以表现赛事的激烈程度。然而在体育节目收视率方面,我国女性观众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尝试探究让女性解说员在体育解说中充分发挥出其优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媒体时代,体育解说员的解说风格从一开始的多描述少评论到现如今的多评论少描述,不同的解说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因此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随着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己的解说风格,更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7.
吴晓亮 《青年记者》2006,(12):74-75
“体育评论”首先是在平面媒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引发了网络、报业在“体育评论”上的全面竞争,比方说:今天的比赛,几天前的网络、报纸已经开始预测,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关于比赛的情况,这就给电视评论员增加了难度,怎么说?说什么?如果还是“旧信息”,那么就是信息的重复,这样  相似文献   

8.
苗巍 《新闻传播》2010,(9):34-34
目前我国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电视体育节目直播以及广大受众的欣赏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还包括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中过分渲染比赛胜负。掺杂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过于激情以致在直播过程中失去理智、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评论员情理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寻求适合体育评论员解说比赛时的情感把握以及在直播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同时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9.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通过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描述、分析、报道的一种语言创作方式。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电视体育评论员"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中,让观众认识到了一种新颖的主持方式。而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体育解说员的报道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语境有差异。本人从成品节目的典型解说案例来分析体育解说的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全媒体语境下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大众传媒的"旗帜和声音".体育评论作为大众传媒报道体育新闻的"主阵地",对整个体育报道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体育评论是大众传媒报道体育新闻时各显神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1.
正类似于其他职业,体育解说几十年来都在不断地成长、发展、改革与创新。在一个个历史阶段中,宋世雄、孙正平、黄健翔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体育解说的水准和审美观。历史中耳熟能详的解说评论员数不胜数,其中央视体育频道出现的相关人才更可谓层出不穷。在生活中,观众通常会一边观看体育节目,一边评价解说员的解说,在网上的评论更为激烈。好的解说让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赛事与电视媒介的独特性让体育比赛解说语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评论的独有特点。本文从解说语言的情景语境切入.分析探讨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征.以求更好理解其独特的语体学意义,把握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本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时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又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冯莉 《新闻前哨》2012,(8):118-119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达状况。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世人瞩目,也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今生活中,体育远非只是一种运动,其功能已经超过了展现人类体能与挑战极限的范畴。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社交的良好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商业功能亦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可以提升国格、拉近世界的距离。所以,人们不仅关注体育生活,而且积极参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于电视体育节目的语言工作者,除了体育新闻、体育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外,还有体育评论员和体育解说员。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电视体育解说(体育评论)在节目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主客观角度下体育比赛解说评论的句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机前的观众所获得的体育比赛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电视画面传递出来的信息,二是体育解说评论员的解说评论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电视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同于广播的解说评论和网络上的文字直播,后两者接受的途径是单一的,要么通过听觉,要么通过视觉,而电视的受众则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得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广播评论主要呈现四种样态:一是从报刊体直接演化过来的口播评论,即写成文字稿由播音员宣读的形式,如《拜金主义要不得》、《一条最可宝贵的经验》,这种形式在“本台评论”和“本台评论员文章”中时有所闻;二是录音评论,即采用人物讲话和现场音响辅助论证的形式,这种类型在广播中最为活跃,如《烈士陵园被冷落引发的思考》、《从“泰坦尼克”号说起》等;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电视体育解说中的种族偏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欧美国家主流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已经逐渐从显性转向隐性,但在这些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体中,体育解说中显性种族偏见依然比比皆是。根据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电视体育解说员的话语对于受众对赛事的认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种族偏见很可能对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在种族志和价值观等层面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体育借助电视这一强势传播媒体形成了体育的电视化存在。本文从新闻价值观的视角,将体育解说置于电视这一视听结合的特定媒介下去探讨体育解说的表达方式和解说核心,以期探寻最佳传播效果所采用的解说模式。  相似文献   

19.
崔义刚  贺蕾 《东南传播》2014,(4):138-14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地方体育频道和网络体育直播中的体育解说评论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赛事解说中存在着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知识不足、"家里人"倾向严重以及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教育机构加强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传播机构严加要求,体育解说员和评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马骞 《新闻实践》2013,(1):56-57
现在的体育观众对于一项自己喜欢的赛事在理解程度与对规则的熟悉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观众对比赛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体育解说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