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的存在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优秀的武术教育才可能促进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存在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建国以来我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武术发展的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深化武术本体的文化内涵,提升对武术本体认识水平,从文化的视角,武术攻防得到了多层面的阐释。研究认为,武术是对人体攻防本能的“人文化成”,武术攻防中隐含了“搏杀”与“搏弈”两种尚武理想,武术拳法的攻与防内涵了中华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3.
武术功力成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发展现状与武术功力运动开展情况入手,对武术功力成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武术功力已初步具备进入学校武术教学的条件,可以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少林武术在起源与发展中受到了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其进行研究,佛教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少林武术的武德方面.2)少林武术的拳术、招式命名.3)少林武术的内功修炼方面.4)佛教修行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佛教思想与武术的结合,特别是禅与武术的紧密相连,是少林武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被称为“拳禅合一”的武术.  相似文献   

5.
文化因素决定了武术运动存在的历史长度与质量。人们对武术运动的关注逐渐由运动本身向武术文化内涵与价值的追求转变。这一根本转变直接影响着后奥运武术运动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充分发掘武术文化内涵与本质。研究发现,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生"、"养"、"和"、"合"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与发掘与研究,将对武术运动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将有助于推动武术运动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由于受到视觉文化时代感性审美的影响,当代武术出现了极端化的发展倾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传统与时尚”“技击与艺术”“文化与物化”等多维二元关系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只有坚持武术的传统并且使之与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武术传统的与时俱进性,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只有抓住武术的技击本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满足全球不同地域异质文化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并且积极的通过“物化”方式进行全球化传播才能将武术发扬光大,才能增强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以“大武术观”的理念视野,对武术的继承与创新或曰武术的“变”“常”问题的理性探讨,为武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术与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是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演绎法,从文化学、传播学、符号学的视角,阐释了传媒时代下大众传媒将作为当代武术发展的有效传播路径,对于当代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而从服务和教化两个视角,对武术与大众传媒融合发展的价值定位进行了详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武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是适应大众传媒的武术传播范式,是当代武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和时代必然.  相似文献   

8.
武术从业者是武术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也是武术文化的使者与言者,武术从业者的生存问题就是武术的生存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武术从业者这一概念,以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历史存在与现实发生为研究基点,提出武术从业者是武术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首先,对武术从业者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类;其次,从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术从业者及其群体进行初步考察;最后,在武术从业者生存的视角下反思武术发展研究现状,明确武术从业者这一研究主题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近十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科研状况进行了统计和阐述分析,揭示出学校武术教学科研基本状况,进而反映出我国学校武术教学整体概况。研究结果表明:1)学校武术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群体的专门性研究较少;2)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大、中小学武术教学之间严重脱节,地域性差异不明显。最后在深入分析基础上对学校武术教学科研发展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以其为今后学校武术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法,对武术文化中的神秘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武术中一直存在的神化、神话现象并不能作为拳种、门派起源的历史佐证,应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分析其历史、社会、政治背景及其在团结组织成员时发挥的社会心理作用。总结了武术神秘性的表现方式,包括习练方式、传承方式、招式功法、对深藏不露的宣传、对名山大川的借助及对超能力的追求等。指出,武术神秘性与对武术文化研究不足有关,神秘性也作为武术传播断裂的弥补手段而存在;武术神秘性包括模糊性处理和物理性处理两种方式。进而分析了武术神秘性的祛魅与附魅问题,以及梦与武术神话、神化问题。认为存在文化真实的武术神话,同时应警惕虚假的武术神话。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对明清、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至今4个阶段武术思想的变化过程及其文化生态成因的考察中,寻得历史对当下武术发展道路困境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武术发展性继承了传统武术“侠义”“结社”的思想,民国时期发展性继承了传统军事武术思想,因而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武术自身也蓬勃发展。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武术思想与传统相背离,传统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排挤,武术“现代化”全面铺开,武术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在探索中发展,逐步认识到只有民族集体性的文化传统回归,才能为武术的核心价值观的回归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摘要: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知识动力学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生产对于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从武术发展的本质、武术发展的动力、武术发展的方向三个层面深入展开知识生产对武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作用。研究结论认为:知识生产是武术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武术的知识生产终将促成武术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的融合,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必将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变得更加丰满、健硕。试图通过对当代武术发展中知识生产作为主导作用的研究,实现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全新探讨,从而使武术的未来发展能够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知识重构,进而推动新时期武术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实证举例等研究方法,对明星效应及武术明星的概念、武术发展困境与武术明星效应的相关性、非武术明星效应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吸收更多非武术专业出道的明星,打造出一套全新的集武术竞赛、艺术、娱乐、表演、舞台于一体的明星秀期播类电视节目,不仅可以拓宽武术传播的途径,而且能够促使武术成为大众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从“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入手,从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的教育性、武术的发展与“武术文化”的动力性、武术的国际化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武术学习与“武术文化”的激励性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重视“武术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于2009年重新修订了武术的定义,确立了"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这对现行的武术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如何在教育环节中体现出武术文化符号、载体象征,如何体现武术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武术教育必须由单纯的武术技能传习转向更重要的武术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综述,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武术教育存在的弊端与武术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对未来武术教学教育方式、重心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我们只能选择自救,把武术文化精华加以传承、发展、创新,并期望由此推动武术教育方式的转变,进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术史的研究对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有重要意义。笔者全面总结了自民国初年至现在中国武术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对近代唐豪等武术史家的重要贡献作了评价与肯定,指出了当代武术史研究的若干特色。最后说明了今后武术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政治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跆拳道是中韩两国民族精神与体育项目的代表,它们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和周围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战以后武术和跆拳道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跆拳道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与普及,而武术却逐步走入了低谷.为了探究其原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武术与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古代社会的政治环境使古代武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都远远胜于古跆拳道;现代跆拳道运动则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了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成功地登上了奥运舞台.建议: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营造和努力把握适合中国武术发展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借鉴现代跆拳道的发展模式,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武术市场化应与政府投入相结合,早日完善武术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为武术发展服务,武术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成立武术推广发展中心,组建相应的武术表演团队,提高武术在国外宣传和推广的效果;优化武术发展的讯息环境,以引起世界大众对武术的认识与关注,加大时各武术网站的管理力度,使之能真正地为武术的推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中西竞赛武技看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与失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中国武术技击体系与武术发展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中西方竞赛武技比较入手,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体系存在的缺位与失衡问题。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是导致武术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并由此导致了对武术本质认识模糊、武术推广艰难、武术特色丧失、武术传承危机和武术的异化等问题。提出在注重基本功法的练习的同时,应强化武术的技击性、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突出武术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19.
挖掘武术的文化与体育内涵,对武术知识产权的客体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武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分析武术知识产权的主体;并对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摘要:以当代竞技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所折射出的符号意义进行结构主义分析和特征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当代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结构分层,进一步揭示中国武术套路在当代竞技体育环境下的生存特征与文化意义。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中,受众以招数、拳势、隐意三个代码为解读框架,并借助身体显文本与竞技伴随文本进行情境填充,从而获得符号创造者对竞技武术套路特征的意义表达。表意性、体势性和高端性作为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单纯的特征表现,对武术群体做出了不同层面的竞技武术回应。对竞技武术套路符号的研究价值在于,竞技武术并不是非常规的武术文化形态,在符号内部仍然保留有武术文化的传统的恒定要素,解读竞技武术套路符号必须要以符号代码和符号文本相结合,从而产生竞技武术套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