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开电视机,是一个境内外都看的电视台,连主持四个人,论题竟是:“北大清华不如港大?”心头一震。去年在本栏(详见本刊2005年9A)曾经谈过所谓“港大拒收状元”,当时是港大在内地招生,传闻有11  相似文献   

2.
去年,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中拒绝多名高考状元的新闻,在舆论界引起很大的轰动。250个招生指标,竟容不下11位天子骄子,按照“阿甘事件”的逻辑,分明有违反程序正义的嫌疑。不过,港大的理由很明确:这些状元,属于“高分低能”,面试成绩不合格。港大对申请人的考量,要全面考虑其英语的应用能力、学习潜质,是否适应香港生活,以及对香港是否有贡献,若是只求读书来港,完全不打算参加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则不会收录。  相似文献   

3.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06,(9A):36-36
打开电视机,是一个境内外都看的电视台,连主持四个人,论题竟是:“北大清华不如港大?”心头一震。 去年在本栏(详见本刊2005年9A)曾经谈过所谓“港大拒收状元”,当时是港大在内地招生,传闻有11位各省的状元经过口试以后没有被取录,于是引起内地网站很多的议论。我的分析:因此说港大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未免把事情美化了;“应试”化,仍然是香港教育的一大障碍。我的另一个解释:口试的作用,主要是看个别考生是否适合港大的学习生活,而不是达不达到某个高度。  相似文献   

4.
校园博客     
博眼窥“报”>>本期关键词:港大状元被拒新闻回放香港大学面试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拒之门外今年香港大学可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17个省市共递交多达4848份申请,比去年激增逾倍。经过面试,最后录取250人。港大表示,学校并不单纯以内地生高考分数作为招生指标,面试表现也属关键,11名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拒之门外。港大教务长韦永庚指出,港大对申请人的成绩与面试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校方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个人潜质、是否能适应香港生活,对课外活动兴趣缺乏的“书呆子”,则不会被收录。(…  相似文献   

5.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9,(19):32-33
6月29日《羊城晚报》报道,6月28日,香港大学在广州举行招生面试,有200多人参加了面试。面试结束后,状元陈嘉琪说,在港大的面试中,自己没有进入“二面”。  相似文献   

6.
施剑松  罗德宏 《成才之路》2009,(24):I0013-I0013
香港大学在京招生面试,约700名高分考生参加面试,预计最后招生30人左右。录取率不到5%。提前一天”单独面试。的北京文科头名刘庭梅给港大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但尚未确定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英文面试的启示2006年是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第9个年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标准与内地基本按照高考成绩录取新生不完全一样。港大录取内地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考生高考成绩,二是英文笔试成绩,三是面试成绩。高考成绩并不是港大录取参考的最重要指标,反而考生的英文素养很被看重。考生面试成绩的高低则与考生现场发挥、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性格有关系。对港大来说,内地的高考成绩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参考指标。对报考港大的学生来说,高考结束后,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英语笔试。今年与高考英语试卷相比,港…  相似文献   

8.
从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第二年起,香港的高校就向内地学子抛出了“橄榄枝”,通过与内地高校进行学生交换的模式,拉开了港校内地招生的序幕。2003年香港8所高校同时在内地正式招生,更掀起了一股内地学子赴港就读的热潮。之后,澳门高校也加入了内地招生行列。一时间,报考港澳高校,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质人才的遴选及培育的竞争。今年所港校在内地招生,计划招收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万,录取比例大约为∶。尝到“甜头”的所港校的校长近日提出,有必要提高香港高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校长们将就此问题与香港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实际上,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还不止所。今年月,教育部发文批准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香港树仁学院所高校从年起在内地自主招生,只是因为时近招生工作的开端而限定了年的招生范围,所以不像其他所高校那样反响强烈。由此可见,香港高校向内地“进军”的趋势将越演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高校招生的落幕,港校内地招生的旋风在本轮高招中暂时“偃旗息鼓”。但不可否认,这场冲击波所带来的挑战及影响,并未随风而逝,而且今后还将卷土重来。以港校招生数及真正具实力支付其昂贵学费论,其受众面是狭小的。但是,若将此一事件放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中看,其影响面则大、折射的意义也是深远的。面对这场冲击波,我们既要看重其所带来的启示,也希望帮助大家透过舆论热炒的表层,去客观地了解香港就读、就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甜 《教育与职业》2006,(25):84-86
七、八月份的夏天,到处生机勃勃,一幅大好景象。每年的这个时候内地各大高校,趁着这一片盎然景象,招揽人才,按部就班,不亦乐平。但没想到的是,今年东南边“香港”那个兄弟来势凶猛,犹如一阵狂风卷进内地招生大潮,掀起了一股“港校热”。  相似文献   

12.
多所在内地自主招生的香港高校不约而同地打出“就业牌”,吸引内地考生报考。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30人的香港理工大学不仅公布了内地生留港就业的去向,还公布了平均月薪。2008年该校的内地毕业生有不少留港就业,分布在商业地产、工程、建筑、电信、制造、金融等多个行业,本科生平均月薪超过1.2万港币,研究生则近1.4万港币。香港城市大学近几年留港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上升,达到了37%,此外还有60%的内地学生到海外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06,(10):10-15
随着2006年高校招生的落幕,港校内地招生的旋风在本轮高招中暂时“偃旗息鼓”。但不可否认,这场冲击波所带来的挑战及影响,并未随风而逝.而且今后还将卷土重来。 以港校招生数及真正具实力支付其昂责学费论,其受众面是狭小的。但是,若将此一事件放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中看.其影响面则大、折射的意义也是深远的。 面对这场冲击波,我们既要看重其所带来的启示.也希望帮助大家透过舆论热炒的表层,去客观地了解香港就读、就业的前景……[编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港大"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是有增无减。为什么要上"港大"?已经绝非一人一家所关注。吸引力有增无减2011年,香港大学迎来百岁华诞。香港大学对内地生的吸引力,在历年的高招大战中可见一斑。据"港大"内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马纳介绍,去年总共有近40名"省市头名"报考"港大",占到了内地高考状元总数的近三分之二。事实上,不仅是香港大学,广义上的"港大"——香港的大学,这几年对内地生的  相似文献   

15.
报考     
香港大学2011年内地招生300人在参加高考总人数呈下降趋势之时,2010年报名参加香港大学招生考试的内地学生却"逆市上升",达到9062名。学生第一志愿填最多的为经济、金融、会计,其次为工程、建筑及理学课程。由此可看出,香港大学的应用型专业,对内地学生非常有吸引力。2011年,港大将面向中国内地招收250至300人。港大非常重视面试,如果面试不能通过,即使高考状元也将被拒之门外。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大注重学生的内在素质,理解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丹凤 《考试》2010,(2):9-10
香港大学内地本科招生报名启动 香港大学将面向内地25省招收250—300人(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招生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获录取的学生要先在港大指定的内地大学委培一年,此后正式人读港大修读首个本科生课程。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代表团应香港大学正式邀请访港。在港期间,我们访问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校。虽属走马观花,亦有不少感受,并由此而引发一些思考。(一)感受之一:多样化与综合性。此次造访的几所大学,可以说是各具特色。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历史最为悠久(创校于19if年),采用相似于英国大学的学制,以“明德、格物”为校训,致力于对中西两大文化传统之秉承;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最为年轻(创立于1988年,1991年正式招生),自称“既取中、英式大学精英教育之长,又得美式大学通才…  相似文献   

18.
高峰 《留学生》2012,(3):31-31
近年来,“港大”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有增无减。为什么要上“港大”?已经绝非—人一家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香港大学内地招生采取独立招生与自主招生北约联考同时进行,选拔内地优秀学生,主要面向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并参加2012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想报考香港大学的考生也可通过北约招考平台报考港大。北约联考报名2011年12月18日晚上10时结束。申请者需登录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报名平台,选择香港大学作为自己的报考志愿。港大将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20.
按专业录取的新生将在第一年进入“大专业”学院,接受一年的文理科基础课程和综合教育,然后转入专业学习。这种“大专业”、“大平台”招生方式近年为越来越多高校采纳。面对这种新的招生政策,考生和家长要进行“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