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爱好者》2007,(4):F0003-F0003
Arcadia本是一个地名,音译为“阿卡迪亚”.它是古希腊时的一个城邦.位于地中海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的高原地区。传说在古希腊时代,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过着富有淳朴气息的田园生活,远离世俗、远离喧嚣,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此,在西方文艺作品中,“阿卡迪亚”这个词确实就像汉语中的“世外桃源”一样,被用来形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随着这种理想生活不断地被搬进牧歌.十四行诗、绘画、音乐、小说,它已经深深地沁入到西方人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2.
西方有一个和“世外桃源”意思相似的词,这就是已故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创造的shahgrila,中文译成“香格里拉”。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了名作《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在中国喜玛拉雅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山麓里,有处美得像童话般的仙境。那里男女不问世事,不知困苦,也没有疾病和暴力。人们从来不下山,尤其是女孩子,一旦逃离社会就会变成老太婆。这个地方就叫“香格里拉”。40年代初,美国好莱坞电  相似文献   

3.
潘璇 《大观周刊》2006,(39):60-60
中甸,六十多年前英国作家詹姆士小说《失落的地平线》笔下所描述的“香格里拉”——“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这样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无论是以跟团或是自助游的形式,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早己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本期,我们的旅探要旧瓶装新酒,带你重新挖掘几个被一般人遗忘或忽略的另类体验点。  相似文献   

4.
记者记什么     
心中记读者,笔下记所需;心中记问题。笔下记答案;心中记昨日,笔下记今天;心中记愿景,笔下记新步。四对“记”,真善美在其中,新闻规律也在其中,、记者,只有知道这么记,敢于这么记,善于这么记,才无愧于这一职业。40年来,我就这么记着。从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农民,“记”成了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5.
李季 《大观周刊》2006,(46):110-110
如果不是《指环王》。也许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新西兰有着那么多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如今,这些“世外桃源”已成为了所有“魔戒迷”心目中的“中土圣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汉字误读错用辨析(四)若谷苟拘拘拘这4个字都是合体字,字里面都有“句”字,它们的区别在于部首偏旁。苟,小篆有两个形似字。一个是&,会意字,从羊(羊省作土)从勺从口。“勺口”意思是“慎言”,“羊”即“祥”。“苟”,说话谨慎会带来吉祥。“苟”音n(急),...  相似文献   

7.
枯涩、平淡、乏味的语言,是目前一些新闻作品可读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频词”这一语用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据:“大家纷纷表示”、“许多同志感慨地说”、“采取的有力举措”……诸如此类的词句几乎遍地皆是。不仅如此,任何一个新出现的词汇.都可能遭遇这种近于“恶俗”的滥用。曾有人撰说,要彻底毁掉一个词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到记的笔下。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绝境遗址,后人所称“世外桃源”真迹,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桃花源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历史沧桑、文化变故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13-13
“飞机很快就要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这简直像是出身论蔓延到研究生招考当中了。”;“明明是中国话,我怎么就听不懂他们说啥呢?!”;“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冢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我们希望撤军决定是伊拉克人根据伊拉克的时间表做出的。而不是恐怖分子的时闻表。”;“如果卢森堡在全民公决中对欧宪说不,那就意味着朝宪法脑部开了最后一枪。”;“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初步实现‘形似’,但从‘形似’到‘神似’还将有一个漫长过程,而最近连续发生的银行大案,更说明了‘神似’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一些冤假错案可能也不会发生。”;“能管、不能罚;能礼、不能兵。”;“离开了中国,国会山不知道要冷清多少”。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到武汉来开会,谈起他率队采访悉尼二十七届奥运会、写出系列通讯“悉尼走笔”的感受时,很有感触地说到:面对像奥运会这样重大的题材,记者能写出一般的报道不是难事,难的是一些报道还缺点“精”、“气”、“神”,就像烧到了七八十度的水,还差那么一二十度才能到一百度。而往往这一二十度是最难的,不有意识地努几把力,还真烧不上去! 这真是削切的经验之谈。古人论画时就慨叹过“丹青难写是精神”。对于形似神不似的画作,指出其弱点在于“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即外形虽描摹得很像,但停留在小孩子看事…  相似文献   

11.
“假洋鬼子”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对于这个称谓,英若诚不仅不反感,还觉得这是大家表达友善的一种方式。他曾请四弟英若智为自己刻了一枚“假洋鬼子”的图章,算是接受了这个荣誉称号。英若诚的确是个集大俗大雅、大洋大土于一身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今天,面对现代媒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主流国际媒体都在及时地调整对外宣传战略,力争在国际舆论战中占据有利“地形”。有人说,国际舆论战投资是“国防开支”的一部分,是和平时期及战时一种战术“核武器”,它的影响和威力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认知。无论在世界上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顷刻之间便会传遍整个地球。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便是:海湾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分钟,消息已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现在,我们恐怕再难以找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了。在这些报道中,驻外记者一直是“戏”中的主角,所以,不断提高驻外记者的综合素质,是唱好国际舆论这出“大戏”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媒体公信力缺失与加强新闻伦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为官要有“官德”,行医要有“医德”,从教要有“师德”,当记要讲新闻职业道德。记“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新闻媒体由于联系着最广泛的世界事物和受众,以新闻传播的方式对所反映的事实进行一种价值评判和舆论引导,新闻职业道德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编辑》2005,(3):96-96
【编者按】本刊2003年3月刊曾刊载太白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曹彦所创作的“太白人漫像”,今天,本刊又选用他创作的“一个责编笔下的作者们”为题的漫画人物像。这组漫画反映出一位责编与作者亲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新旧事物混合、新旧观念混合的“过渡带”,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色彩。”那么,这期间的新闻工作是否也有“过渡色彩”呢?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研讨这个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问题提出来了,需要分析和回答。我想,新闻工作没有在“世外桃源”中进行,因而无法超越历史的“过渡带”。说新闻工作不存在“过渡色彩”是不真实、不科学的。 在总的格局看,新闻工作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  相似文献   

16.
“狗皮褥子”要不得窦永堂“狗皮褥子无反正”这句俗话,说的是狗皮“正面”可以当“反面”使,“反面”也可以当“正面”用。作为一种日常用品,这自无不可,不幸的是此中玄机已被一些人参透,已在一些新闻“妙文”中屡见不鲜了。譬如,在某些人笔下,借下乡之机乐山乐水...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字。而且自“做”字在宋代作为“作”的俗字出现以来,两个字在书面语中的用法一直没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区分,使得这两个字混用、错用的现象一直非常普遍。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下同)中在列举词条时已有意识地对这两个字的用法进行了统一和区分,但直到目前,无论是普通百姓、学生,还是作家诗人、编辑记者、文秘人员、语文教师乃至汉语言文字研究专家,对这两个字的书面用法仍没有统一的认识,混用和错用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即使在许多汉语言文字大师笔下,这种现象也在所难免。例如:以博闻强记、洞幽烛微而著称的钱钟书先生和以殚精竭虑、律人律己都十分严格的李荣先生,在其文章著作中一般都使用“作”字(但也有极少数地方使用了“做”字);而以细腻缜密、清通如水闻名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却多用“做”字(当然,在其作品中有少数地方也使用了“作”字);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在喜欢用“作”字的钱、李两先生笔下,还是在偏爱于用“做”字的吕先生笔下,竟然都可以找到在同一作品中的同样的语境下“做”和“作”混用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8.
酒殇     
“有水的形状,火的性格”——这是艾青笔下的酒。是赞美?还是警诫?在我,宁愿理解为后者——水火无情。  相似文献   

19.
大理之纯     
大理。一代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诠释的是大理的妩媚浪漫;“背靠苍山,面朝洱海”——苍山洱海展现的是大理的奇伟瑰丽;“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叮咚香茗诉说的是大理的情趣韵味……这是一片沐浴着圣光的宝地!这是一个充满着传奇的地方!火理,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散文界似乎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即对“宏大叙述”的消解,而迷恋于私人化的“小型叙述”。而这本书与此深为不同,文章选取的多为“宏大”的题材,写出了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的体悟,在作者的笔下,“写什么”和“怎么写”得到很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