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5,(3):15-17
简介湄洲妈祖祖庙供奉神祇的主要建筑,归纳妈祖陪祀神的五个主要神灵体系,最后分析湄洲妈祖祖庙陪祀神体系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广东、海南两省60多部方志,收集有关妈祖宫庙的记载资料,并以之为基础,探讨妈祖信仰在粤琼地区传播的特点、影响以及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仰为载体建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信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华人共同意识,组织华人参与集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马来西亚种族多样、文化异质的多元社会里,妈祖信仰通过仪式、建立会馆组织等途径建构了华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由于明清时期福建及台湾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破坏严重,促使发端于宋代莆田湄洲岛上的妈祖信仰更加兴盛,并对其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多元化、人性化及信仰主体的“分身”等。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5,(4):11-15
马来西亚的妈祖宫庙作为当地华人精神信仰的载体,随着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迁徙而逐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宫庙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独特的文化功能特点在海外华人群体传播妈祖文化、形成宗教信仰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加入信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成功地进行了自下而上的等级扩散,最终妈祖信仰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官方根据实际需要对乡土化的妈祖信仰进行了标准化重构,并与民间达成了契合,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摘录、开放式访谈等方法构建妈祖文化测量题库,然后经专家评鉴分析筛选题项,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初步测评,最终编制完成了妈祖文化认同量表。该表分为文化认知、信仰知觉、自豪情感、意愿行为等四个维度,共30个题项。对妈祖文化发源地的福建省居民进行初步测评,得出结论:1)妈祖文化认同量表的构建科学可行;2)当地对妈祖文化认同度较高,尤其是自豪认知度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8.
黄睦平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3):78-81,85
简要介绍闽北妈祖庙宇的分布情况,阐述闽北与妈祖信仰有关的各种信俗表现,并探讨历史上闽北山区兴起妈祖信仰以及在现代妈祖信仰发生嬗变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9.
指出近20多年来,福建的妈祖信仰在传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而莆田在福建妈祖信仰中占有特殊地位。福建妈祖信仰新特点也给台湾民众和社会带来了若干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芷溪村地处福建西部连城县的南端,在古代不仅交通闭塞,而且当地山多田少,耕地十分贫瘠,气候亦十分恶劣,因此,百姓缺乏足够的粮食,这迫使一部分村民必须外出谋生,这为神灵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芷溪村民的信仰复杂,他们信仰的神灵主要有:洪福公王、观世音、关帝、公爹、妈祖等。以保航护驾著称的妈祖在偏僻的客家山村并没有因为远离大海而失去了她的用武之地,而是在进入芷溪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调整了自己的神性,在这里不适用的功能渐渐被淡忘,而村民们需要的护境安民、保赤送子、救难解厄等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被逐渐加到妈祖身上。而她似乎也没有让芷溪人失望,因而才有今天的香火不断。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仰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它从宋代形成以来,其分布地域不断扩大。现今,妈祖庙的分布区在中国已经扩大到了北至东北辽河流域,南至海南南沙群岛,东部遍布沿海各地,西至四川云南的广大地区。其态势既反映妈祖信仰扩展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妈祖信仰与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影响妈祖信仰分布的因素很多,本文就其中最为重要的海洋因素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阐述妈祖文化包含的合理精神内核,指出和平博爱、积极进取,忘我利他的妈祖文化精神对促进两岸和平共处和祖国统一,吸引闽商台商投资以及妈祖信仰带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都将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产生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妈祖信仰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具有道教性质,但也表现出某些佛教色彩。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妈祖信仰活动,在很多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述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在明清官方与民间涉海活动中得到普遍的推崇与信仰;认为晚清时期福建船政、福建海军与北洋海军也崇拜妈祖,并形成一整套祭拜礼仪,这种信仰格局是由福建船政局奠定,波及北洋海军,发挥着精神慰藉与道德教化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妈祖热"已经成为不争事实,除了庙宇大规模的重建、扩建、新建外,妈祖信仰在整个民间信仰体系中一枝独秀,沉寂多年的民俗祭典、分灵进香、绕境巡安等重新在民间热烈展演,并出现了台湾民俗、信仰回传福建的新现象。2009年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妈祖热"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经济发展、政策宽松、传统驱使、政府支持和寻根谒祖热的刺激共同促成了当前了"妈祖热",政府、民众和庙堂也要"妈祖热"的现状中反思自身在构建和谐宗教、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人们素有移居海外的习俗。在早期的福建海外移民中,妈祖主要起航海保护神的作用,而当福建移民抵达海外移居地时,他们也把妈祖信仰带到了新的地方,并赋予新的使命,使妈祖宫庙成为联络乡谊、增进感情、共谋福祉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17.
班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因观点、兴趣、爱好、态度等相一致,以感情作为联系纽带而结合成的一种无形的小组织,我们称之为班级小团体。小团体成员之间一般关系较密切,交流也很频繁,心理相容且容易相互吸引,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他们的活动无论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仰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民间信仰。沿海漕运北上催生了妈祖信仰向北传播,而沿海和运河贸易的发展促使北方妈祖信仰进一步扩展。与南方相比,妈祖信仰的北方传播无论是传播路径、信众来源,还是价值功能都体现出了北方特性。通过简单归纳北方妈祖文化的特点,政府或民间可在今后的倡导和推进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明代行人是明王朝专门从事对外工作的人才 ,他们在出使过程中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 ,无不将自身在使途中的平安寄希望于妈祖这一海神。本文主要从妈祖信仰之由来、明代行人出洋之艰险与妈祖信仰、明代行人妈祖信仰之具体表现、明代行人妈祖信仰与“人定胜天”的关系四个方面谈谈对明代行人的妈祖信仰这一问题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史籍记载,论述了妈祖成为天妃娘娘的过程及原因,并着重介绍了妈祖信仰在宁波传播的规模、影响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