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责任,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欧美发达国家都把博物馆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学习基地,儿童是博物馆的主要观众和服务对象。2014年美国约有35000家博物馆,其中儿童博物馆约有300多家。在美国,不仅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儿童博物馆,而且其他博物馆也都十分重视儿童的博物馆学习,往往都辟有服务儿童的专区(儿童展区或儿童体验学习中心)。参观博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角色体验在儿童展览教育运用的概况,儿童科学乐园引入角色体验的必要性,同时选取中国科学技术馆儿童科学乐园角色体验展区中的典型展品案例,阐述将角色体验运用到儿童科学乐园内容设计中的一些思考。认为角色体验展区应注重展品的科技内涵,启发儿童进行探究式学习;要能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选取有合作性质的角色,培养儿童交流意识,鼓励儿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角色体验展品的亲子话题,促进家长与儿童良性互动。希望促进角色体验在儿童科技展览中得到进一步运用。  相似文献   

3.
2005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高等艺术博物馆扩建后对外开放,展区比原馆面积大一倍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家庭观众,该馆的教育部门研发了以创意玩耍为主题的互动展览并取得了较好成效。随着中国众多新建博物馆的开放或老馆的扩建,为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博物馆的教育者正在研发活动项目,本文介绍该馆如何为家庭研发基于游客体验的互动区域。希望本案例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操作方法对于中国同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手法日渐趋同及科技化,新建的博物馆建筑能提供保护和陈列展品所需设施,如空调及光线控制、展柜及安保等,展示的空间亦可较自由地分割运用及使用现代化的辅助展示工具,如多媒体设备和展板等。在较多的情况下,在同展区会展出同类材质的展品,如书画、玉器或陶瓷等,对在小范围内的温湿控制较易掌握,文物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以法国克莱尔·诺维安策划的《深海奇珍》(The Deep)国际巡回展在上海的展览为例,用个别追踪法观察观众参观的行为,以展区吸引力、展览吸引力、展区持续力、展览持续力等指标评价展览的目标达成程度。调查分析显示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和持久力两者之间成正相关,相对于模型、标本、照片,图文版的吸引力极低。这些信息可供博物馆展览的规划设计者回味和思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多家博物馆设立儿童专区,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儿童受众的独立展馆逐渐开放,但都偏向于自然科学或者职业体验的方向,又或者采用国外的运作模式。苏州博物馆基于我国国情、总结国内博物馆运营实践,专门设立了以儿童需求为核心的空间——探索体验馆。该馆针对3-12岁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苏州特色文化,接轨国际教育理念,开展展教相关研究,逐步建立起苏州博物馆自己的展教体系,有助于儿童在早期成长阶段建立起社会公民意识,为其将来学习、生活、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儿童们往往认为专门为科学家所开设的博物馆与现实生活并无联系。正因为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甚紧密,各种展览被笼上一层神秘的、难以理解的烟云。除了学校组织或由尽职的父母领着,儿童们是很少主动地参观博物馆的。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否与博物馆的性质、启蒙思想、展厅环境有关系呢?如何使那些仅仅偶然参观博物馆的儿童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博物馆,并对展览感兴趣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借助于陈列在法国巴黎科  相似文献   

8.
观众通过展览凝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物与人的秩序中彰显自我凝视器物的身份与地位。博物馆空间作用中的展览建构,既是对观众身份建构的过程,亦是对器物表征的建构过程,更是对展览文化的书写过程。观众通过凝视展品与建构展览彰显着自我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能动性。在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而是主动参与书写展览文化的能动者。从博物馆民族志的书写到书写博物馆的展览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的视域也从展品扩展至观众,进而反思由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展品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物类展览是我国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类别。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讨论日渐丰富,但以科技自然类展览和儿童博物馆为多,文物类展览一般以设置儿童活动区的形式作为对儿童教育的补充。然而,与文物类展览分离的儿童活动区或许为文物类展览忽略儿童观众的需求提供了有利的借口。据观察,部分博物馆的文物类展览仍将受众定位在文物爱好者和研究者等成人层面,未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因此,有必要为文物类展览提高儿童教育意识,设计教育活动等提出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和革命博物馆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继承和发展了原历史革命博物馆的空间格局,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是天安门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展览主体为国博新馆建筑,展示了新馆建筑的诞生过程,体现新老建筑的对比与变化。其展陈设计,充分考虑建筑作为展示主体的空间特性,将城市和建筑空间格局引入展厅空间,以达到城市与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态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使其摆脱了传统展示方法对展示空间、展览内容以及观众参观活动的束缚,增强了展示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博物馆展览及相关文化产品与公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互联。博物馆运用数字展示技术时应明确使用目的、内容、对象,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充分利用交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博物馆更新改造中设置与展厅相邻的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开展与展览内容对应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国际上博物馆“展教结合”、加强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史博物馆Q?rius展区即是这一趋势的产物,它将教育与展厅及其展览内容密切呼应、深化展览教育,在空间规模、功能布局、对象设定、活动规划、教育资源、人员分配、突出公众的“个体化”“参与式”和“关联型”学习等方面拥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博物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馆建设亲历者的角度和视野,提出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设计应全面存在、深度介入所有展览环节的"内容先导"观点。文章阐述了博物馆展览的内容设计与深化、空间、展品、形式、制作、展览公司、研究等七个相关环节和节点的辩证关系,以期达到内容设计与各个环节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的状态。可以说博物馆是相关学科、专业及应用技术集成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许多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中迅速运用计算机技术。但是,从事计算机设计展览的人很少来自于博物馆界。于是,在进行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展览设计时,他们首先要搜集大量的原始资料。因此,这就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能力合作。那么,这样的展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合肥市科技馆近年来连续的展区改造实践,认为空间设计是展区改造的物质基础,是展区主题的宏观体现;提出了空间设计要以展览主题为中心、要注重对公众的引导功能、要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要充分利用展示空间、要充分注重安全等原则;并进而提出了空间设计的组织形式选择和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情感包含知识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等诸多发生在博物馆中的情感现象。儿童在博物馆中与家长、与其他儿童以及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各具特点。从增进情感互动的角度出发,博物馆策展时要关注儿童在博物馆里的"喜怒哀惧"等情绪;选取易于让儿童产生情感共鸣的"物"为展品;用好创意增进情感互动;选择与儿童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展品;策划跨学科、跨界的教育活动作为展览策划的一部分;增加馆校合作传承传统文化;借力"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区"等。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陈列展览可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个部分。针对博物馆临时展览,从临时展览的选题策略、到临时展览的实践尝试,以苏州博物馆临时展览框架为例,详细解读了系列化临时展览对于提升博物馆影响力、促进博物馆学术研究和培养博物馆策展团队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系列化展览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展览开发是博物馆展览的基础问题,随着公众参与逐渐被提上研究议程,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展览开发过程中如何引入公众参与。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展览开发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众参与体系:明确的参与者角色、系统的参与理念和阶段式的参与行为,已经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借鉴美国博物馆的经验,我国博物馆展览的开发,应在构建展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公众,拓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并不断寻求公众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临时展览是增强博物馆活力,满足观众需求,发挥博物馆职能的重要途径,而展览评价则是对展览绩效的监管、检验和优化。目前,我国博物馆临时展览良莠不齐,大多缺乏与观众的良好沟通、策展人员对观众需求了解不足、对展览整体把握力度不够等等。因此,对临时展览进行长期有效的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和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并建立了博物馆临时展览评价体系,期望能通过该体系,对临时展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提升展览水平的目的,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韦纯学 《中国博物馆》2000,(2):52-53,96
对于一个公共建筑,门厅这样一个功能性的共享空间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博物馆或纪念馆这样的专业性建筑,还有一个同陈列(或展览)主题紧密相关的专题性共享空间,这就是人们贯常称呼的“序厅”或“序言大厅”。门厅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一个过渡空间,是观众和游客入室的必经之处,起着引导观众、转换时空和调节视觉的作用;而“序厅”则是一个同陈列或展览主题紧密相关的开首空间,是展示空间的延伸,也是整个展示活动的前导;它除具有观众进出的集散功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的序厅还有用作礼宾和外事活动的功能)。重要的是序厅在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